第65章 转换调查方向
纪宇神色凝重,“这个可能性我并非没有想过,只是,若真有第二个人隐匿在张志杰身后,那此人反倒更像是真凶。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
“甚至之前特案组前辈们的调查结果,全部都要重新推翻。”
“这有点......”
“难道现在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周然没等纪宇说完,就打断他,“案子所有的可能性,其他人调查的很清楚了,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志杰没有作案时间。”
“如果我们继续顺着前辈们的思路调查下去,依旧会查到死胡同。”
“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大胆地假设,大胆地求证。”
“查案不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找到可能正确的方向吗?”
“当一条路看不到真相的时候,我们为何不换条路?况且,这条路并非毫无可能。”
纪宇陷入了沉默,他微微低下头,双眼凝视着桌上的案卷。
案卷的封面,还残留着几处灰尘。
这起案件,自从张志杰被翻案后,特案组反复调查,却始终无功而返,最终被搁置一旁,渐渐沾满了灰尘。
前段时间他从组长的手中接过任务时,能够感觉到组长内心的期盼。
这是他们特案组每个人心中的一根刺,甚至老刑警袁康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能不能侦破他,就靠纪宇了。
沉思片刻后,纪宇内心开始逐渐动摇。
会不会他们之前的调查方向错了?
会不会张志杰的不在场证明就是真的,因为他根本不是杀人凶手?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行为就是在帮真凶顶罪!
而这个真凶,隐藏得极好,骗过了他们所有人。
一开始,真凶让张志杰顶罪,以此吸引警方的注意力;等到西年过去,真凶的证据消失后,张志杰才开始翻供!
所以无论他们怎么查,都难以寻到第二个人的线索。
想着想着,纪宇的拳头下意识地握紧。
倘若真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他倒真想与这真凶较量一番。
比智商,他从没在怕的!
而且,他也想要为特案组正名,还要还袁康一个清白!
说不定还能借此把袁康从沉迷中拉回来。
纪宇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战意,“好,我们现在重新换调查方向,全力搜寻第二个人存在的踪迹!”
周然的嘴角露出笑容,伸出右手握住纪宇的右手,“合作愉快!”
......
“不是吧,难度这么大的一起积案,你们组长没分派给你一个人?”
“还能不能愉快地查案了?”
“敢情你给我的办公室,就是专门用来查这起案子的啊!”
几分钟后,办公室传来周然的一阵吐槽。
“这起案子,组长认为目前该调查的都己经查过,所以暂时没给我分派帮手。”
“等到查到新线索时,我会申请支援的,不然,现在即便给我人手,查的还是之前查过的线索,只会白白浪费警力。”纪宇摸着后脑勺,尴尬地解释。
通常来说,专案组会根据案件的类型、难度来配置相应的人员数量。
以这起案子的复杂程度,前期按照小型专案组的标准,至少应配备 3 - 5个人,等到后期查到线索,可能还会增加人手。
可现在,算上纪宇这个组长,整个专案组也才两个人。
周然摆了摆手,“算是被你这家伙坑惨了。”
“不过也好,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至少我们两个意见统一,整个专案组就意见统一了。”
“那我们现在,开始调查?”
纪宇点点头,“可以,那我们现在把调查思路转换一下,尝试找一下第二个人的线索。”
“如果有第二个人,他有什么线索需要等4年才能消失?”
这是他们之前没有思考的地方,刚才经过周然的提醒,纪宇首先想到的便是是这个。
“第二个人,他和张志杰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张志杰心甘情愿地顶罪?”
说着,纪宇陷入沉思,开始进行系统性思考。
眼见纪宇进入状态,周然便没再打扰,在他看来,什么线索需要等4年才能消失这个问题,并非最为关键。
因为这个时间,很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警方能想到的可疑之处,嫌疑人同样也能想到。而 4年后翻案这个时间节点,主动权显然掌握在对方手中,很有可能对方会在此设置陷阱。
所以线索消失这个时间,有可能是2年,有可能是3年。
反正他们笃定能够翻案,倒不如多给警方设置一些迷惑性的答案。
如果警方顺着这条线索,反而可能会陷入误区。
讲到这里,肯定要有人说不可能了,毕竟谁会愿意多坐一年牢?
可是张志杰这起案件中,明显不能以常规思维去看,毕竟谁会愿意替别人顶罪呢?
所以周然认为
,这起案子的关键,要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两个村子斗殴事件!
从案卷中来看,这是前面的人忽略掉一点。
既然案子经过多位特案组专家的调查,该调查的要点、该怀疑的地方,理应都查过了。
周然不认为自己一个小虾米,能够查的比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更加细致。
所以,他必须去查那些未曾被调查过的地方,而两个村子的斗殴案,便是其中之一。
案卷中,前面的人仅仅记录了斗殴案件的起因、经过、处理结果,很中规中矩的案件报告。
因为在他们看来,两个村子斗殴和汪宇案没有关联,所以在处理完斗殴后,这起斗殴案便宣告结束,没有必要将其与汪宇案联系起来。
但是在周然假设有第二个人存在之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仔细想想,第二个人是如何精准且按时地将凶器扔到斗殴现场的呢?
总不可能是他手持血淋淋的刀,在大街上行走时,突然看到旁边有人群在打架,便随手扔了进去吧?
正常人在作案后,往往会心虚、紧张,看到人群时,本能地会选择避让。
更不用说警方随时会过来的斗殴现场了。
这些行为在心理学中,是常见的“犯罪后心理反应”的一部分。
即便是惯犯或者变态之类的反人格性罪犯,也不会冒险去斗殴现场。
搞不好他刚拿着刀走到人群中,警察就过来控制住局面,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所以对方一定是提前知道两个村子斗殴,把这个环节纳入了自己的犯罪计划中。
如果顺利,斗殴现场有人受伤,或者有人捡起这把刀,这样一来他和张志杰都不用现身。
如果不顺利,警方顺着线索找到张志杰,再让他顶罪;反正他们早己准备好了脱罪的证据,也就是张志杰的不在场证明。
“对,就查斗殴案!”
“哎,想不到任何思路!”
周然和纪宇两人几乎同时从思考状态中回过神来,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