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虎头虎尾论登基
第249章虎头虎尾论登基
249、虎头虎尾论登基
到了晚上系统查明了原因:“我查出来了,怨气值归零时,你的身体就变成正常人类的身体,也就是说天道现在也不能奈你如何了。”
系统比胤礽还要兴奋,宿主不用死了,那么它的任务就有指望了。一旦宿主t死亡,在曹雪芹本人还没出生的情况下,它除了回平台没有其他去处。
没有完成任务,回去有什么好的?
要知道系统也有绩效考核的。
此时的胤礽已经淡定了下来,就是眼睛有点肿,脸上还带着巴掌印。
“我知道了。”胤礽淡淡说道,大半天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回过味来,此时的他,一身披挂身上佩戴者钢鞭铁锏,颇为威武的守在康熙床前。
“希望这一招管用。”他心里想着,不过就算没用,他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阿玛最后的时光好好陪伴他而已。
如此一想,心中愧意更甚。
假若他只是对自己负责,或许,他能够为了皇阿玛豁出命去。当生命没有压力时,有时间激情上头就很容易为了一些人一些事放弃生命。然而,他不止要对自己负责,他的肩膀上压着许多沉甸甸的东西。
有大清的未来,有儿女,有许许多多其他人兴衰。
“呼,对不起,孩儿不孝。”胤礽轻轻吐出一口气,说出的话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才能听见,就在这时,怨气值拉锯战突然结束。
一个赤红的零字出现在眼前,紧接着,他似乎看到半空中出现点点金光,它们奔涌着融入了自己的身体。顿时,身子暖洋洋的,脚掌下仿佛发出了一根根的根系,将他和大地连接起来。
“这是?”
他不由擡起手仔细查看,似乎没有什么地方不同,但又感觉有些地方不同了。
“啊?”系统突然惊呼起来,随即,有一张面板投射在他的眼前,系统激动地声音劈了叉,“我知道原因了,你看,你居然用功德值把所有怨气值给对冲掉了。怎么可能,你不过写写小说,哪里来得那么大的功德,就算你写一部《红楼梦》教会读者人情世故,有历史借鉴意义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功德值呀!”
胤礽听了,倒是有所觉悟。
自己写的啥玩意再清楚不过,要说靠文教积攒功德,根本不可能。后世人看了,也就是乐一乐,还是带着怨气乐一乐。
他的功德大概率是通过在大清传播了肥皂、镜子一类带来的,或许,还有开办学校带来的。对应了一下怨气值骤然下降的时间,胤礽觉得办学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义务教育的功德也太多了。”他喃喃着,吃惊,一个义务教育竟然会比传播科技功德还要多。
“十年种树百年树人,伟大的帝国都是赢在小学三尺讲台上的。”系统听了,洋洋得意卖弄着自己从其他地方套来的话。
胤礽细细想来,觉得它的话大有道理。
“你说的很对,看来还是需要加紧小学义务教育。”
一夜过去,康熙没有再做噩梦,然而在看到胤礽发青的眼圈后立时心疼开来:“你且好生休息几天,养好身体。”
又担心儿子回东宫被妻妾缠扰,无法好好休息,一滴精十滴血,便又让胤礽搬回了昭仁殿,自己拍拍屁股搬回了交泰殿。
朝中众人被老康的一通操作看傻了眼,太子都完成册封大典了,怎么还住在乾清宫。东宫空置,呃,也不能说是空置,太子的女眷妻儿还是搬进去住了。
可是这不合规矩呀!
然而老康在太子一事上从来不听他们的,且诸位皇阿哥突然保持了沉默,越发没人提及此事。
糊里糊涂的,太子竟然又在乾清宫里住了十二年,康熙68岁,身子骨虽然还不错,却已经不像前些年喜欢大权在握。心里存了退位的想法,保成已经49岁了,总不能儿子50了,他还不退位。
“退位?”胤礽听说后先是一惊,紧接着想到上辈子皇阿玛就是今年去世的,立刻关切地仔细察看对方的脸色,“可是哪里不舒服?太医怎么说?”
康熙一听就知道儿子担心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心里熨帖,摆手:“你天天逼着我和养身蜜酒,我身体好得很,但人老了,想享清福。”
这个理由很充分,胤礽无言以对,但是他现在的主要经历还是在写小说,已经一百五八本了,再努努力,总能赶在身体衰竭之前写够200本。
如果登基当皇帝,日理万机,哪里有那么多的使劲写小说。
“阿玛,您看儿子还年轻,是不是再扶扶我?”胤礽只好腆着脸说自己年轻,嗯,后世不是说了吗,50岁还年很年轻呢。
“年轻?”康熙被气乐了,“你都多大了,明年就50了,都当玛法了,还年轻。”
他怀疑是不是自己一直想着把保成扶上马,以至于孩子都快50岁了,还觉得自己小,这可不行。
“那是虚岁,我周岁才48。”胤礽赶紧辩驳,然后灵机一动,“您看,都说本命年不好,是不是先让儿子把本命年给过了,明年再说您退位的事?”
本命年,可真是一个好借口。
谁知,康熙理由更充分:“古往今来,也就我当了61年的皇帝,已经当够本了。况且,我就觉得虎年退位最好,我就是虎年登基的。”
胤礽小声嘀咕,他皇阿玛才不是虎年登基,而是牛年登基的,只是虎年才是康熙元年而已。
康熙没听听清儿子的嘀咕,就算听清了也不在意,大掌一拍,将退位的事给定了下来:“这事就这么定了,就今年退位,朕有个虎头,也要有个虎尾,明年就是兔尾了,兔子尾巴长不了,不吉利。”
牵扯到吉利不吉利,胤礽哪里敢多话,只好应了下来,好在弘皙前几年已经大致把拼音推广到大清十三省,不算违背诺言便把他召了回来举办了大婚。
如今已经听政好几年,并且领了其他差事,也能独当一面。
大不了,自己捋顺了就让太子监国好了,胤礽想到,忙对康熙说道:“阿玛如果一定要退位,儿臣不敢反对,不过现在国库到底不算丰裕,要不干脆把您的退位大典、儿臣的登基大典和弘皙的太子册封大典三合一一起办了吧!”
不然再单独办弘皙的太子册封大典不知道又要被礼部磨蹭多少个月,还不如一起办,既省时又省钱。
康熙擡了擡眼皮子,问:“是不是再把皇太孙一并给册封了,当初弘皙带来那个女人,非她不娶,你还帮着说情我就知道你们的打算。”
弘皙因为康熙的重视,挑来挑去一直没有挑到最合适的福晋,后来又因为推广拼音耽误了几年。召回来时,康熙还打开秀女册子准备再好生挑选挑选,给弘皙挑选一个样样都满意的福晋,谁知转天保成就上门来求情了。
弘皙在嘉兴看上了一个汉女,一意让那个汪氏女当嫡福晋,保成溺爱孩子,也跟着一块求情。甚至还擡出了什么太阳月亮的梦来,说那汪氏女姓汪名婵娟,正好是一汪寒月,弘皙属日,命格过旺,正好和月相配。
唠唠叨叨说了足足一个多月,说得自己头都大了好几圈,无法只好同意了,却也下令让年氏女先半年进门。想着重长孙从年氏女肚子里生出来也好过从一个汉女肚子里出来。
可是,万万想不到年氏女有福,但福气不太够,虽然赶在汪氏女之前怀孕,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但那孩子病恹恹的,靠着皇家好药吊着,天生不能劳累。
反倒是汪氏女,一连给他生了三个重孙子,身板一个比一个健壮,脑瓜子也聪明。
“汪家虽然是汉人,但他们家还真的把化肥研究出来了,给他们封一个承恩公也不算过。”胤礽讷讷说道,如果汪家只是普通耕读之家他当然不同意这门婚事,哪怕汪氏女再优秀也不能当正妻。
但是汪氏女的兄长汪庆本人是个举人,又有几分本事,把化肥给研究出来,并且一直致力于推广到全国各地,品格也算高贵。在他心里,品格高贵也算是贵族,两家也算门当户对。
“哼哼。”康熙哼了几声,“皇孙是谁我不管,让弘皙以后自己去解决。”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既然弘皙非汪氏女不娶,那也简单,直接擡旗就是了。但是此法也被胤礽父子阻止,他们想用一个汪氏女打破满汉之间的隔阂。扩大汉人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同时,又通过姻亲关系连成一体,不至于被反水。然则,这一点并不容易,当初保成能够顺利立太子,都是因为三藩之乱能为的宗亲都在外作战,再有自己收拢了皇权。
如今弘皙的做法更是挤占了旗权的空间,无疑会面对他们的反扑,当然,如t今旗权已经式微,只要小心谨慎自身稳得住也不会出大乱子。
“那是,也该给那个臭小子一点历练。”胤礽笑道,能一举三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其他,不好强求。再说,也该有弘皙展示自己的机会。
两人做好决定后,赶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夏天就完成了三合一的登基大典,让人目瞪口呆。
传闻太子好奢华,就是这么个好奢华的,自己的登基大典都要三合一,生怕多花一分钱。听说要不是上皇阻止,现在的皇上,前太子准备把皇太孙的册封大典一并给办了。
好在上皇英明,皇太孙是贤是愚还看不出来,哪里能立成国本。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皇太孙是汉女所生,日后,弘皙太子还会有其他满蒙贵女,她们生的孩子纵然是庶子,也未必不能成为大清国主。
事缓则圆,因为胤礽等人没有急切地立皇太孙,虽然让底下人思维纷乱,却也让尖锐的矛盾缓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