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100

回到宿舍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半,暖壶里已经被同宿舍的同学给打好水了。她感谢了人家,也把家里给带的馍片一人分了一块。

跟桐桐同专业同班的叫付微微,住在桐桐上铺。二十四了,未婚,以前她们市的文化宫工作,她父亲是中学的美术老师,她是自小学的。

另外两个一个叫张露露,是雕刻专业的,她是工人家庭,她父亲小时候学的木匠,后来招工招到了家具厂。但其实他爷爷也是木匠,主要做得是棺材!棺材上需要雕刻一些图案,家里就是干这个的。

她小时候被放到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拿着爷爷的工具,在废弃的木头上雕刻图样。这雕刻也需要画上图样才能雕刻,只是图样固定而已。

后来,她回到城里父母家里,学着雕刻五角星、雕刻工人、学生、战士,就是靠着手艺,混到了厂里的宣传科,然后考出来了。

还有一个是壁画专业的,叫高丽萍,她纯属兴趣爱好,从小在少年宫学画画,后来又在少年宫当了老师。

三个人都比桐桐的年纪大点,但人家三个都是未婚。听到她结婚,且结婚好几年了,有个快周岁的女儿都惊诧莫名。

“你要不说你多大了,我还当你不满二十岁。”

桐桐就笑,“我娃娃脸。”

但总得来说,接触起来还可以!

都是成年人,且在单位呆了那么长时间,都是有工作的人。刚一见面……其实把同学当同事也都能处的很好。

第二天上课,那么大的教室里,就四个学生。

中间一张兵乓球案那么大的木头书桌,四把凳子,随便坐。桐桐这才认识了两个不修边幅的男同学,一个叫周安,一个叫孔立勤。

周安都三十岁了,是老大哥。大运动之前就考过美术学院,可惜名落孙山。连着考了两年都没考上,紧跟着就是那十年。而后,他靠美术特长和家里的关系,进了他们当地的报社,再报社当美术编辑,沉默讷言!也是早就结婚了,还有三个孩子。

孔立勤年岁也不小了,二十七。结过婚,又离了,没孩子。他是陶瓷厂的,陶瓷上的图案归他们设计。他们家本来就是陶瓷厂,接了他爷爷的班,留在了厂里。一个艺术青年,干着跟画画有点关系的工作。

反正很实诚,就是这才聊了三分钟,他就能告诉你:当年他前妻是厂花,看见他的画觉得他是才子就嫁了,结果结了婚了,发现能升迁的人手艺可能不行,但是会钻营!而他不会钻营,有点时间就在纸上画些图案,虽然大部分不被采纳,但是他还是不停笔。

两人过不下去了,结婚两年不到就离婚了,紧跟着人家就另嫁他人。他在厂里就更不爱说话了,幸好考出来了,要不然,他觉得空气压抑的他要活不下去了。

开学第一节课,还没有课本,其实要学什么课还都在商议。但像是商品包装、商标设计,橱窗陈列等等,这都属于商品美术的范畴。

冯媛教授来上课,带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新床单,一样是罐头。

如果是你们,你们怎么设计这些商品上的图案。

这跟摸底一样,咱先摸底一次!看看你们的水平。

那就开始吧,桐桐坐在教室里静静的画画:戏水鸳鸯、并蒂莲、瓜瓞绵延,胖娃娃……不要画的太顺手哦。

画完了,再给上色:可爱吧!超可爱的。

冯教授路过,扫了一眼,然后把头扭到一边,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作品……嗯!尊重!

再看一眼:好喜庆!配色也热闹!

中间谁想上厕所谁去,十一点,没画完也没关系,咱们探讨一下,说说各自的创作理念。

冯教授先点了周安:“都相互看看大家的作品,然后再讨论。”

桐桐站起来看周安的作品,他画的床单上的图案是素净的格子,配色清雅,肯定特别好看!真有这样的床单,桐桐就买。

而他给罐头商标上画的是带着露珠的山楂,鲜红欲滴。

孔立勤给床单上的图案画的花卉,很保守的设计,在常见的那种大花的设计上改了改,让花卉不再单一。而山楂罐头,他画了山楂的切面,露出了其中的籽。

桐桐扭脸看付微微的,她给床单上画的是团毛线的猫咪,而山楂罐头她画的是制作过程。

四个人彼此看完,都没说话。

冯教授看桐桐,他们都不爱说话,我向来不爱为难人,你说吧!说你的想法。

桐桐摸了摸耳朵,她先说她自己的:“商品主要是要卖出去,那就得研究市场和消费者!以现在的市场来说,谁家不节省?床单这些东西除非是谁家要办喜事,用来走礼用!或是要办喜事的新人用。”床单用不烂的,特别结实!真的就是八成用在新人身上。

“考虑到大家的消费能力,市场需求,我将商品定位为婚礼必选,所以,选择了鸳鸯戏水,并蒂莲,瓜瓞绵延。而用色更俗,更热闹!因为购买者多是女性,且现阶段多是三十岁到六十岁的女性,他们的喜好才是我们设计的方向。”

冯教授又看了桐桐一眼,认真的看她画的,她其实把传统的鸳鸯图画的更活泼喜庆了!她的画有道理吗?很有道理。

“关于罐头……我的图案是这个胖娃娃!舍得吃的人家不多,一般都在送礼上。吃也是孩子嘴馋!而送礼……北方山楂罐头便宜,可山楂多籽,多籽寓意多子。我在设计的时候,特意的做了标识……”

可能都没注意,“孕妇慎用!因为山楂酸、酒石酸都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肠胃。我觉得商品设计上,需要避免误导消费者。”

冯教授:“……”这又是没有想到的角度。

她在上面记下来,然后示意桐桐继续说:可以点评其他人的作品。

桐桐先看周安的:“我喜欢老大的配合,特别高雅!如果真有,我真会买。这是一款很经典的配色和设计,能得到正常审美的人的喜欢!在以后的市场上,它必能大卖!但要是现在,我依旧不觉得它的销量会好。”

周安不明白:“为什么?”

桐桐看付微微:“这一款你买吗?”

“想买!”

“但会很慎重。”桐桐接了话,问周安:“老大,你在家里肯定很少管孩子!你就没听嫂子抱怨过?说啥啥啥不耐脏,难洗!”

周安恍然:浆洗是个繁重的活儿,这颜色好看是好看,但是不耐脏还难清洗。若是买了送人,就不如林桐的那一款喜庆讨人喜欢!若是买了自己用,这玩意又不经造。可不就是难卖出去么。

他一拍额头:“我这还是少了生活呀。”你这一说,我就知道怎么改了。

桐桐又看孔力勤的,他用花卉这也没差,“……经典很难改!而今的床单花卉,就很经典。经典就在于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您这款很好,但是缺乏竞争力。”避开它,能叫创新,但在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其实叫画蛇添足。

至于说山楂:“这个剖面,恰好说明罐头里山楂没取籽!要么,简易商家去籽,以此为卖点;要么,就做好标识,三岁以下的孩子得注意,卡喉咙。”

孔力勤:“……”画的很好,但要是放在商品上,好像是人家更有道理!这是学绘画,又不仅仅是绘画。

付微微让出位置:看我的!

“我很喜欢这副,我觉得很活泼!我女儿肯定也会喜欢这个小猫缠毛线。这款能在大城市里有一些市场,但很难卖出更多!还是那个原因,孩子用的大多数都不是买的。旧衣服拼接一下,就凑出孩子用的床单了。除非少数相对富裕的家庭,会专门给孩子买床单。”

闫文静家的正阳都特别宝贝了,家庭条件也足够好了,而今分床睡,也没有说给孩子买个新床单。都是他爸他妈穿旧的军绿色的裤子,浆洗干净之后,拆了给孩子缝了个床单。

“但是,在以后,经济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些都能有很好的市场反馈!不是作品不好,是时机不对。等家家有了洗衣机,好看品质是首选,是不是耐脏,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些作品应该好好保存,以后都能卖出去的。

冯媛教授放下笔,大家都想着自己的作品,只她下考虑商业和市场,再迎合着市场作画。

挺好的!作品都留下,可以下课了。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桐桐中午不在学校吃,她得回家一趟,看看孩子。

她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会议室里,会议桌上四副作品,老师们争论到晚上十二点。

争论什么呢?争论市场和产品的关系。

有的老师认为,这个叫林桐的学生说的是对的,得看大家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投其所好。

还有的老师认为:审美是需要引导的,我们应该作为美的引导者,而不是从众!如果只从众,那我们这些美术工作者存在的意思在哪里?

然后各执己见,吵到很晚很晚。

这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谁也不知道市场是什么,它是什么模样的时候,这就是需要争论的点。

冯媛教授其实更赞同自己学生的观点,但其他老师提的引导审美之类的,她觉得这跟人口的总体素质有关,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接受美育教育,那还用谁去引导吗?他们喜欢的,那自然就会多样起来。

这个不是在座的这些人能改变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林桐嘛,除了画画不行,其他方面都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