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太子有后

堵胤锡是一个实干派,在见过皇帝后他先去了总理衙门拜访张锡钧,虽然堵胤锡的官职并不高,可因为台湾知府的身份特殊,再加朱慎锥已让人提前通知了张锡钧,张锡钧特意亲自接见了堵胤锡,认真听取了他打算在台湾设置贸易港,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想法。

两人相谈甚欢,总理衙门这边刚刚设立,作为总理大臣的张锡钧正要打开局面,除了整合目前已在运作的北方海贸路线外,还要对新设置的几大通商口岸进行完善和治理。此外如何打开局面,做好皇帝所交代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别看总理衙门这个部门仅是初设机构,但张锡钧非常清楚未来它的重要性。

现在堵胤锡提出在台湾设置贸易港口,并有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打算,这恰好就在张锡钧负责的范围之内,而且台湾虽不属于朝廷准备设置的五大通商口岸,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由南至北台湾位于海上要道,如能在台湾开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朝廷对台湾的开拓和治理也是一件大事,张锡钧身为总理大臣自然是要支持的。再加上堵胤锡的一些想法同张锡钧不谋而合,这让张锡钧更有知己感,笑谈之中张锡钧还说,如果不是皇帝已确定了让堵胤锡去台湾,要不然他非得想办法让堵胤锡来总理衙门呢,以他的才能足以任左侍郎一职,可惜晚了。

两人商讨过后,堵胤锡结合了实际情况和张锡钧的建议,对之前的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随后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递上。朱慎锥看完这奏折后招来内阁商讨,内阁方面对此也大为赞叹,就这样朝廷对台湾的政策也在这份奏折下进行了调整,同意堵胤锡在台湾增设口岸,以台湾府的名义连同总理衙门开展外贸和转口贸易的事务,同时也确定了台湾府在大明特殊的地位。

从这点来说倒和后世的经济特区有些类似,朝廷给与政策,再加上一定的扶持,让台湾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和资金来源。而这部分的收入会投入到对台湾的开拓和建设中去,能够大大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此外,台湾不仅能在其中获利,同时也可以推动海贸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其他一些手段,可谓一举多得。

几日后,堵胤锡正式离京去台湾上任,随着他的离京,台湾作为大明的一府之地算正式进入了运作阶段,朱慎锥期盼着堵胤锡能够在台湾做出成绩来,也相信他的能力,对此极为期待。

这一日,朱慎锥难得有闲暇的时间,早上处理完了政务后,用了午膳后他安步当车去了后宫,在皇后宫中呆了一下午,和皇后闲聊了好一会儿,又在皇后宫中见了前来请安的贤妃等人和几个还是吃奶娃娃的儿女。

转眼间,朱慎锥也不是当年的那位少年了,如今已年近四旬的他也渐渐老了,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当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呢,一晃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看着儿女满堂,朱慎锥心中极为高兴,兴起之下特意在后宫设下家宴,又喊来恰好今天回宫的太子带上太子妃,此外还有宋王一起赴宴。皇家虽不同百姓之家,可同样也有天伦之乐,皇帝毕竟也是人啊!

没想在家宴时,太子妃的身子突然不适,这让太子和皇后颇为紧张,朱慎锥连忙喊来太医给太子妃诊治,谁想太医看脉后笑容满面,朝着皇帝皇后和太子不住道喜,说是太子妃并非身体有疾,而是有了身孕。

这个突然而来的好消息把朱慎锥可高兴坏了,说起来太子大婚也有些时日了,可太子妃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太子倒不在意,太子和太子妃的感情很好,而且现在太子正在军校学习,军校的校规严格,太子每旬能回宫的日子也仅一日,两人见面的时间不算多,自然受孕的几率不大。

而朱慎锥也没多想这件事,毕竟在他看来无论是太子还是太子妃年龄都不大,自己几个儿子中就算年长些的太子如今也没满二十呢,这要放在后世还是一个大学生呢,这样的年龄自己都是个少年,没必要这么早生孩子。而且自己也在春秋鼎盛时期,后面的日子长着呢。

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不是这样想,尤其是皇后徐静秋更为在意。毕竟太子是她的嫡长子,太子是否有嗣关系到国本,如太子早一日有了皇孙,这也代表着太子国本之位更加稳固,对此皇后可关注的很,而朝廷中的臣子们也颇为在意这点,虽然目前不说什么,假如时间久了太子妃一直无子,恐怕就会有人跳出来上书要为太子立侧妃一事了。

但谁都没想到好消息说来就来,太子妃终于有了身孕,在听到太医如此说时,皇后凤颜大悦,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就连太子在起初的惊讶后也是高兴的不行,而太子妃面露羞涩,容颜中却轻松了许多,作为太子妃恐怕这些日子的压力也是不小,眼下终于怀上了孩子,对于皇家来说可算大喜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众人全都笑逐颜开,连连向朱慎锥道喜,朱慎锥哈哈大笑,一挥手重重有赏。同时他也感慨,自己这个岁数居然要当爷爷了,一想到再过几个月小皇孙就将出世,心中更是高兴不已。

因为太子妃怀孕的缘故,朱慎锥让太子照顾太子妃先回东宫休息,等太子和太子妃告辞离开后,笑容满面的朱慎锥依旧沉醉在刚才的喜悦之中,这时候一旁的皇后却轻声对他说道:“陛下,依我看澄儿年岁也不小了,他的婚事还是早些安排吧。”

“老二?”朱慎锥微微一愣,目光朝着下首不远处的宋王朱敏澄望去,这小子的确不小了,两年下来长大了许多,当年太子大婚时和他的岁数差不多,如今的他也渐长大成人,今天穿着一身军校的军服,挺拔的身子显露出英气,不过和沉稳的太子略有不同,朱敏澄这小子性格更为跳脱些,刚才知道太子妃怀孕时这小子一直乐呵呵地看热闹,还特意凑在太子哥哥身边不知道嘀咕着什么,瞧着他的神色估计是想从太子那边讨要点好处什么的。至于他自己的婚事,朱敏澄恐怕根本就没考虑过,整个人就和大孩子一般。

可不管怎么说,男大当婚是人伦,何况是皇子呢。以朱敏澄的岁数的确是应该考虑成亲的事了。而且皇后今天突然问这话,恐怕不仅是因为太子妃怀孕一事所想,估计早就有这个考虑了。

“说的也是,一眨眼孩子都大了,澄儿的确是该成亲了,今天你问起这事,可是心里有了合适人选?”朱慎锥笑问。

徐静秋笑了起来,点头道:“真是瞒不过陛下,澄儿的婚事我的确一直在寻摸呢,倒是有了几个人选。”

“谁家的女子?”朱慎锥笑问。

徐静秋轻声说了几个名字,朱慎锥微微点头,徐静秋对宋王的婚事的确上了心,她所挑选的女子有好几个,选中的几人算是大明的老牌勋贵,而且家教都算不错,看来早就在想着这件事了。

“你同澄儿谈过此事没有?”

“他的婚事还需陛下亲自做主,自然要等陛下认可才行。”

“你我一体,儿子的婚事你这个当母亲的说就是了,何必如此?”朱慎锥笑着摇头,他明白徐静秋的意思,但他们是贫贱夫妻和普通的皇帝皇后不一样,一路扶持着走到今日,没必要讲究这些规矩。

再说了,当母后的给儿子找合适的成婚人选也是理所应当呢。不过徐静秋悄悄告诉朱慎锥,她前些日子已试探着问过朱敏澄,但这小子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没有接她的话,这才借着今天的机会让朱慎锥来做主。

微微皱起眉头,朱慎锥想了想点点头,对徐静秋安慰道自己会问问朱敏澄的想法。这小子平日里聪明的紧,以他的聪明劲不应该不明白徐静秋话里的意思,难不成这小子自己有什么想法?

由于太子妃的缘故,今日的家宴没搞的太晚,过了不久就结束了。家宴结束后,朱慎锥准备回乾清宫,起身后目光朝宋王那边望了一眼,就先走了。等皇帝走后,嫔妃们向皇后告辞,宋王也拜别了母后,吃饱喝足的他乐呵呵地离开了皇后宫,正打算回自己住处的时候却被等候在外的乾清宫大太监卢九德喊住。

“殿下留步!”

“公公有事?”

“陛下让奴婢请殿下去一趟乾清宫。”卢九德恭恭敬敬地说道。

“父皇让我去乾清宫?”朱敏澄微微一愣,接着释然道:“那就麻烦公公带路了。”

“不敢,殿下请……。”卢九德连忙道,接着领着朱敏澄就往乾清宫而去。

到了乾清宫,把朱敏澄带进偏殿,朱慎锥已在偏殿中等着了,正悠闲喝着茶水,见朱敏澄来了,伸手朝着一旁指去让他坐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