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1117长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朱文聪站在长城上,看着大雪纷飞的荒野。
此时的长城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连个驻守的士兵都没有、只有在山脚下设立一支小队。
今日朱文聪与奕?约好在这里敲定满洲开发银行的事宜,后续的工作由奕?全权负责了。
“非要登上长城吗?”朱文聪牵着苏妍婍的手,古代的女子没有电视剧中的软弱。
挺着大肚子的苏妍婍却很是开心,自从来到了京师之后、自己们的行程就被严格管控。
此时总算是能走出京师、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尤其是在银装素素下的大自然、景色更是一绝。
“你谈你的工作,我们赏景、赏雪、自在逍遥!”苏妍婍笑道,自己已经习惯了工作中的朱文聪。
朱文聪挠挠头,示意远处有个城楼、工作人员已经在那边备好了茶水与点心。
奕?带着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走了过来,看上去并不是旗人、应该是负责洋务的人。
朱文聪与奕?紧紧握手、九鼎在东方的利益还需要这位恭亲王保驾护航、他负责具体的政务。
“这位叫容闳、陛下你应该知道他的一些事情,清廷对美利坚的业务往来、就是他亲自负责。
之前曾部堂向我力荐这位人才、起初我有些小觑,毕竟他的出身不是特别好、从小接受西方教育。
直到筹建江南机械制造总局的时候,许多机械设备全是他从美利坚亲自采购而来。
在此也非常的感谢九鼎的帮助、让我们拿到了物美价廉的机器设备。”奕?介绍着身边的人。
容闳受宠若惊的与朱文聪握手,自己总算是见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朱文聪。
朱文聪看着眼前的留学生之父容闳,他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就着急回国报效朝廷。
像是他这种没背景还是假洋鬼子的身份,地方官署不抓他都算开天恩、岂会重用。
60年容闳冒着巨大风险去往太平天国的地盘,想要为洪天王效犬马之劳、提出了建立现代学校、银行等建议。
洪天王的族弟洪仁玕虽然很看重容闳的各种建议,但当时的太平天国的高层忙着享受天上人间、哪管这些未来的事情。
一个人上进是没有用的、要的是一群人上进才行,就算洪天王答应、但他是管不了他的下属。
63年经曾部堂的幕僚李善兰的引荐,容闳终于找到了主心骨、也开始为洋务运动做贡献。
“今年不是派遣了一个民间的使团、去往西方各国游历,容闳建议朝廷推动留学计划。
这事情我打听过、倭国已经先行一步,他们派去西方学习的孩子、回国后做出了许多成绩。
倭国毕竟是弹丸小国、他们的成功不足以说明什么,清廷这边要考虑的各方因素比较多。
我想参考参考陛下的意见,不知陛下是如何看待留学计划?我记得陛下认为西学不如东学!”奕?询问道。
《蒲安臣条约》中就明确了清美双方可以互派留学生,美利坚是不可能派人过去、清廷是拉不
容闳一直在争取高层的支持、借助着条约到处游说,想要推动洋务就需要留洋的学生。
朱文聪思索片刻,留学计划是70年曾部堂和李部堂联名上奏、清廷才正式批准。
71年清廷在松江建立出洋肄业局,容闳任副领导、专门负责留学生的选拔和培训。
“我哪有什么高见!大势不可逆,这个常识你们都明白、所以我们要顺其自然。
工业的发展最离不开就是人才,很遗憾清廷就没有储备与培养足够多的人才、所以工业的发展是原地踏步。
推动洋务就需要有人熟悉洋务,可负责洋务的人那些人完全又是外行管内行、想做出成绩是做梦。
等到朝廷批准了留学计划,我也会和美利坚那边打好招呼,给予我们的留学生最好的待遇。”朱文聪回应着。
奕?急着说道:“没错!就是人才数量不够!之前有人说洋务一直没成果,主要是朝廷的问题、把所有的问题也都归结到朝廷。
可真的都是朝廷的问题吗?洋务发展至今其实是有一定的成果,只不过人手不够、无法扩大成果。
我是挺支持留学计划、可最终还是要太后们拍板,而太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人心会变。
这人要是跑了、那么在他们身上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这个因素是必须要考虑进去。”
朱文聪心想这倒是让他们找到了借口,事实上清廷的洋务一直走向失败、气得容闳移民美利坚。
可以说指望清廷做点实事是不可能,除非敌人打到‘家门口’、整个满洲即将沦陷。
“陛下、我一直记着你之前所说过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现如今我们的孩子们能快速的接受西方思想吗?
因为我发现我们的人只要从小不在西方社会生活,那么就有些难以接受西方的一些思想、行为。
朝廷也是担心这一点!明明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出国留学回来一趟就变得数典忘祖。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主要也是西方的自由过于自由、完全没有任何的限制。”容闳问道。
容闳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导致高层不太愿意支持留学计划,在东方忠诚是第一位、才华是次要的。
忠诚不代表绝对忠诚,清廷需要乖乖听话的奴才、而不是有着自己思想的人才。
朱文聪一副无奈的表情,这事情自己也不好说什么、他国的内政最好不要干涉。
奕?看出了朱文聪的担忧,他这也是变相承认人心会变、出去的人会有一部分人留在外国。
“凡事都有利弊两面,总不能只看有利的一面、忽略掉不利的一面,想要什么就需要失去什么。
洋务想要顺利推展开来就需要留学、不走出去永远是原地踏步,最终丧失主权。
当清廷真正强大起来、那就没有人会心向着西方国家,商人也不会争先恐后当买办。
其实你们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不妨相信自己的内心决断、相信未来的清廷会更强大。”朱文聪缓缓说道。
奕?连忙点头,只要清廷涅槃重生、所有国家都不敢轻易的小觑,甚至说可以追平英法两大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