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玖玖 作品

第777章 会试

第777章 会试

姜映梨小心地打开包裹,里面只有一本已经泛黄的手札,每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心得,既有行医的,亦有药材的。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多谢老夫人。”姜映梨深深一揖,明白这份礼物的分量有多重。

柳惠摆了摆手:“不必言谢。是阮芷亲自求我……再者,你那相公,倒是个不错的。”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蛊毒阴狠,若不除根,终将反噬。即便找到绛果灵芝,也只是暂时之计。真正的解法,恐怕还得从源头下手。”

姜映梨听出了言外之意,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手札,心中暗暗思量着柳惠的话。

是啊,无论多少缓解之法,最终还是要直面下蛊者,彻底解决这个威胁。

“我明白的。”她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想到办法的。”

她自然明白景王要的是什么!

柳惠沉默地看着她,片刻后点了点头:“好,希望你们能成功。回去休息吧!”

姜映梨俯首一礼,慢慢退了出去,随后回到净室,独自一人坐在窗边,翻开温明远的手札,一页页仔细研读。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泛黄的纸页上。

三日后,贡院前,晨曦初露,已是人潮如涌。

各路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今年的状况。

有人神色轻松,谈笑风生,亦有人面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更有人手捧书册,临时抱佛脚到最后一刻。

沈隽意身着一袭靛青色长衫,鬓角用玉簪束起,整个人如青松般挺拔俊逸。

他缓步走在贡院的官道上,身侧是郁齐光和史霜客二人。

“今日人可真多。”郁齐光环顾四周,感叹道,“往年最多四五百考生,今年怕是要突破七八百了。"

史霜客收回远眺的目光,叹息道:“人多又如何,能登金榜者终归只有百余人。”

沈隽意未搭腔,自从离开温家,他的心思便一直牵挂着姜映梨,此刻虽强行定神,眉宇间却仍隐隐有一丝忧色。

她身中蛊毒,情况危急,还不知道如今状况怎样了?

“阿隽,你这两日都心不在焉的,可是有什么心事?”郁齐光关切地问道。

沈隽意微微摇头,强作镇定:“无事,只是有些紧张罢了。”

“阿隽,以你的学问,定然是能金榜题名的,不要担心。”郁齐光宽慰道。

走至贡院前的开阔地带时,只见人头攒动,喧嚣声不绝于耳。

各家的马车络绎不绝,豪门贵胄纷纷亲自送子侄前来,场面甚是壮观。

忽然,一阵骚动从远处传来,人群如潮水般分开,让出一条道路。

“是平阳公府的车驾!”有人低声惊呼。

沈隽意微微抬眸,视线落在那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上。

车身漆着金碧辉煌的花纹,车顶悬挂着绣有平阳公府徽记的锦旗,四匹雪白骏马齐头并进,威风凛凛。

马车在距离贡院门口不远处停下,先是下来几名侍卫开路,随后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缓步下车。

她身着紫色锦缎长裙,头上珠翠环绕,气度不凡,正是平阳公夫人。

紧随其后,一位俊美非凡的年轻公子翩然而下。

他身着月白色长袍,腰间系着碧玉彩带,眉如远山,目似寒星,器宇轩昂,气质卓然,引得周围不少学子纷纷侧目。

“是凌世子。”史霜客低声道。

旁边有其他学子感慨道:“听闻这位凌世子,自幼身体不好,但却不甘落后,饱读诗书,才学过人,是今科最被看好的考生之一。”

也有人轻哼一声:“不过是仗着家世显赫罢了,真才实学如何,还得考场上见分晓。”

沈隽意默然不语,目光瞟了眼平阳公夫人,却又很快收回。

平阳公夫人步履优雅,亲自搀着凌降曜向贡院门口走去,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不时低声嘱咐着什么。

母子情深的画面,在晨光中格外温暖动人。

就在此时,一阵微风掠过,吹落了沈隽意头上的一片树叶。

他下意识地抬手接住,这个动作却引起了平阳公夫人的注意。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沈隽意的面容,瞬间如遭雷击,脸色刹那间苍白如纸。

他,他竟然也在此!

平阳公夫人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母亲,您怎么了?”凌降曜连忙扶住她,关切地问道。

平阳公夫人强自镇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无事,只是有些晕眩……”

她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沈隽意,那眼神复杂难明,有震惊,有恐惧,有怀念,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痛楚。

沈隽意静静地与她对视,眼中没有责备,没有期待,只略微普通的一颔首,就岔开了视线。

平阳公夫人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她猛地转身,刻意收回了看向沈隽意的目光,扶着凌降曜继续向贡院走去,脚步却明显加快了几分,似是逃离。

郁齐光困惑地看着这一幕:“阿隽,那平阳公夫人为何如此看你?你们认识?”

沈隽意淡然一笑,眼中的情绪已然敛去:“不知。走吧,该入场了。”

他迈步向前,背影挺拔如松。

史霜客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来到贡院门口,负责验身的官员严阵以待。

三人依次排队,接受检查。

每位考生都需搜身检查,以防夹带书籍或作弊工具。

平阳公夫人此时正站在一旁,亲眼目送凌降曜入场。

她的眼神始终避开沈隽意的方向,如同逃避着什么深重的罪孽。

而凌降曜则是一脸自信,昂首阔步地走向考场,全然不知身后隐藏的风波。

当沈隽意经过平阳公夫人身边时,她的身体明显地僵硬了一下,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锦帕。

沈隽意步伐稳健,目不斜视,好似对方只是一位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检查完毕,三人领取了准考证,正欲入场,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喧哗。

“让开!让开!镇国公府的公子来了!”

回头望去,只见谢知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数名侍卫,飞快地向贡院奔来。到了近前,他勒住马缰,利落地翻身下马,快步走向沈隽意。

“阿隽!”谢知彰脸上带着焦急之色,“总算赶上了!”

沈隽意微微一怔:“大公子,有何急事?”

谢知彰低声道:“是关于阿梨的事。温裳姑娘已经找到了绛果灵芝的线索,据说在云城附近的一处深山中有人见过!她已经准备带人出发去找了。”

沈隽意心头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当真?”

“真万确!”谢知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且安心应考,等你出来,说不定就有好消息了!”

沈隽意郑重地点头:“多谢大公子辛苦送信。”

谢知彰笑道:“不必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

说罢,他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这是祖母让我带来的,说是能安神静气的丹药,服下后头脑清明,对作答大有裨益。”

沈隽意接过玉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替我谢过老太君。”

谢知彰点头,又叮嘱了几句,这才骑马离去。

沈隽意目送他远去,心情都好了几分。

一旁的郁齐光啧啧称奇:“阿隽,这大公子待你是真好啊!”

沈隽意淡然一笑:“轮到我们了!”

三人迈步入场,在监考官的引导下各自寻找考位。

贡院内,数千个考棚整齐排列,每个考棚仅容一人,内有一张窄桌、一条长凳,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等文具,简陋却也齐全。

沈隽意寻到自己的考棚,在门柱上查看了一下号码,正准备入内,忽见不远处的凌降曜也刚寻到自己的位置。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凌降曜朝着他轻轻颔首一笑,很是亲昵。

沈隽意礼貌地点头示意,便低头进入考棚。

凌降曜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也随即进入自己的考位。

不多时,钟声响起,一名监考官高声宣布:“秋闱正式开始!诸位考生静心作答,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夹带文书,违者重罚!”

沈隽意深吸一口气,打开桌上的试卷。

作为科考中最重要的环节,会试的内容极为严格,分为四场考试,涵盖经义、论、诗赋、策论等多个方面。

他轻轻摊开试卷,眼前的经义题目映入眼帘:《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以此论述君子之道与修身立志。

沈隽意心中一定,提笔沾墨,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的姜映梨。

她此刻在温家是否安好?蛊毒可有缓解?若温裳真能寻得绛果灵芝,那么希望或许就在眼前……

他微微摇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现在的他,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为自己和姜映梨创造更好的未来。

笔尖落纸,行云流水般写下“君子之道,修身为本,立志为本”的开篇。

一字一句,皆是肺腑之言,既有对圣贤之道的虔诚理解,又有黎民百态的真切感悟。

阳光透过考棚的缝隙洒落,在纸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在这个封闭的小空间里,沈隽意全神贯注,思如泉涌,笔走龙蛇,如有神助。

不知不觉间,第一场考试已近尾声。

沈隽意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将文章仔细检查一遍,确保无误后,这才靠在凳子上闭目养神。

隔壁考棚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想必是其他考生仍在奋笔疾书。

不远处,凌降曜的考棚内,他也已经完成了答卷,正

在细心检查。

作为平阳公府精心培养的嫡子,他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文才武略皆是上乘,此次科考自然也是信心十足。

然而,他的心思却不知为何飘向了沈隽意身上。

他自然是注意到母亲的表情,想到此,他冷冷一笑。

母亲这人,有时他亦是不知道该如何说……但至少,目前对他来说,还是有利的。

钟声再次响起,监考官高声宣布第一场考试结束。

考生们纷纷放下笔,官员们则开始收卷。

收完卷后,考生被允许短暂休息,为第二场考试做准备。

走出考棚,沈隽意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筋骨。

他在贡院的休息小广场见到了郁齐光和史霜客。

“阿隽,你第一场感觉如何?”郁齐光迫不及待地问道。

沈隽意淡然一笑:“尚可,随心所答而已。”

史霜客点点头:“我也觉得题目不难,只是如何能脱颖而出,才是关键。”

三人正交流着,不远处的凌降曜忽然向他们走来,周围的考生纷纷侧目。

他步伐从容,气度不凡,径直来到沈隽意面前。

“阿隽,许久不见。在京都这段时日可还安好?”他抱拳问道,声音温和有礼。

“多谢世子关心,一切皆好。”沈隽意语气平静,略微拱手回礼。

“那得空,也得去家中走动走动,三叔可是很想念你的。”凌降曜笑道,“看着你跟大表哥他们亲近,我亦是高兴得很!”

沈隽意眯了眯眼,打量着凌降曜,淡淡道:“第二场快开始了,世子不先去休息片刻么?”

凌降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我先去了,阿隽也要好生努力,告辞。”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留下沈隽意三人面面相觑。

“这平阳公世子何故突然主动来搭话?”郁齐光纳闷道。

“或许只是好奇而已。”沈隽意平静地说道,但心中却明白,凌降曜必然是因方才平阳公夫人的异常举动而起疑。

不多时,第二场考试的钟声响起。

考生们再次回到各自的考棚,开始新一轮的答题。

这一次的题目是论一篇,要求考生论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沈隽意研墨提笔,思绪万千。

这个题目,刚好切中他曾经跟老师共同论述过的天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