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吃香蕉 作品
第396章 为上将军贺!
第396章 为上将军贺!
阴山局势数生波折,各方插手其中亦不罢休,波诡云谲间,滚滚大势终于如洪流般由南向北倾轧而来,历史的轨迹亦终于因撞上了那座突然拔地而起的高山,就此变得稀巴烂。
蜀国,亡了!
前后一百年,以亿万人鲜血凝聚成的末世长河汹涌不息,要用无休止的血色来灌溉半个世纪的累累白骨。
然而这条注定要将历史分裂成两个时代的末世长河流淌至此,却为一个年轻人握紧弓刀,生生将它就此斩断。
南郑城破,蜀帝王建被俘,王宗弼战死,剑门关降,绵竹关降,后主王元膺再被俘,成都亦降!
蜀国覆灭。
一战擒二帝,孤军灭一国。
在阴山四方混战的时间里,信使带着奏章、降表、书信等物已然先抵达凤翔,再送至长安。
长安的梁朝君臣不论,在凤翔的殿宇中,此时女帝面前,摆放的东西却是一幅画。几个圣姬正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梵音天、广目天、多闻天三个人同时操作,后面二人各自稳稳地按住一端,由梵音天缓慢地把画轴在案上拉开。
下方的岐国群臣,一时间都同样屏气凝神的关注着三位圣姬的动作。
因为并不是正常议事的时间,且战事未止,消息来的实在又快又仓促,所以女帝只来得及召集一些文武官员,她此时心里甚至还未从意外、惊喜的恍惚之感中反应过来。
二十几日前凤翔才得知梁朝的宋王萧砚奇袭了汉中南郑,打赢了最不可能赢的一场战事,女帝当时就已经有所预料,萧砚的脚步可能不会止于汉中。
但是彼时蜀国还有十数万大军可用,且国力仍然雄厚,统治根基也未完全崩溃,太子更及时得到了成都群臣的拥护登基上位,并能调度兵马向汉中聚集。
这么一个拥有十几年川蜀根基的政权,忽然间不复存在,似乎任谁来都不太好想象出它到底是如何崩塌的。
女帝坐在正位上,特地派人去请来了姬如雪和千乌伴在自己身旁,由于事有仓促,姬如雪的脸上竟有些红扑扑的,不知是不是突然得到消息一路跑过来的原因所在。
画轴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女帝一下子就将其尽收于眼底,修长的黛眉便顿时轻轻往上一挑。只因画面上的人像,尤为让人震慑。
早已称帝并上尊号曰英武睿圣皇帝的老者,双手反绑于身后,跪在地上弓着腰。他的头向下垂着,略有几分侧向一旁的姿态,不过这一简单动作,却已然彰显出这位大蜀天子屈服、羞愧无颜的模样。在他身后还有一些着墨,则是一些人影在跪伏抹泪。
而大蜀天子正前方身着甲胄、长身而立的青年显然便是萧砚。他的姿态放松洒脱,一手按剑,另外一只则单手举起印玺,似乎正对着日光细看。面对一国之君,他的气度反而倒像是上位者。
女帝不禁心想,如果是寻常的普通将领受降一国之主,恐怕很难有如此的轻松姿态……普通的将军、人臣,也承受不了一个据有天下其一的帝王跪拜。
这些事情,似乎亦有玄学可讲。
笔法十分细腻且写意,应当不是当场作出的,不过里面的人物尤为生动,看起来就好像是活生生的刚刚发生在眼前一样,于是女帝便相信这是确实的事情。
诗词可以言志,文章亦能用一句句让人身临其境的长短篇铺出让人充足想象的空间来,但两者却都不如一副图画来的更为直观。
这时候女帝才终于蓦地反应过来,清楚的认识到,一直与岐国为敌,比起梁朝来还更孜孜不倦、十数年如一日只一心想吞并岐地的蜀国,真的亡了。
画上并没有落款,不过女帝从信使那里知晓过,这幅画是一唤作公羊左的夜不收镇抚使在信使出发前交代的。
这人,当赏。
女帝认真端详了一会,复才略略回身,看了一下身边的姬如雪。这会姬如雪也在目不转睛的,仔细观摩画卷,她出神的看着画卷上举着印玺长身而立的萧砚,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过姬如雪对于蜀国的灭亡,想必会更有恍惚感。她才十八岁,在被接入幻音坊的幼时就知道凤翔以南有一个蜀国,一直都对岐国虎视眈眈,两国也发生过无数次大小战事。
可以说,蜀国的国祚,几乎贯穿了姬如雪的少女时期,而一直悬在岐国后背的蜀国,恰恰就亡于她十八岁的这一年。
这时候,秦州天雄军节度使李继崇这才抱拳询问:“岐王,突然召集我等,所为又是何事?”
“哦……”
女帝尽可能平静的出声道:“几日前,梁朝上将军萧砚在德阳打败了蜀后主王元膺的主力,并于成都凤凰水岸将后者俘虏,蜀国群臣已然献了成都投降。蜀国亡了。”
话毕,她才对梵音天微微颔首:“将画卷也拿给大臣们也看看。”
梵音天同样有些失神,她其实在方才展开画卷的同时就已在屡屡向姬如雪投去视线,这个时候差点走神没听见吩咐,好在迅速反应了过来,急忙弯腰一拜。
但就在这稍稍迟缓的时间里,这座岐王府的文武群臣已然大哗起来,等到梵音天和广目天一起将展开的画卷轻轻抬起来,然后走到宽敞的大殿中央,逐次向立在左右的文武展示,群臣才又一时止住议论。
这期间,定霸都的右军第三指挥使裴崇武已经涨红了脸,一直挺直的腰杆愈加笔直,两只鼻孔好似都因出气而更加张大,一双眼睛瞪得极大,不住的扫视左右,仿佛只差没将心里话说出来了:这就是我定霸都的宋王!灭掉你们心腹大患的,是我河北的宋王!
之前从关中投降来的刘知俊早已愣住,立在他身后的三弟刘知偃更是瞬间凉气直透头顶。
就在不久前,因王宗侃围困凤翔,刘知偃甚至还建议过要偷偷派人联络王宗侃,以获取一条退路,毕竟对他们这种降将而言,自然不可能为凤翔陪葬。
可谁能料到,明明一个月前还大有囊括秦川之势的蜀国,就这么灭了!
之前汉中王建被俘就已然足以冲刷他们的世界观,眼下蜀国竟又转瞬即灭!就好像这边都准备开香槟了,你却说等等,这还只是开胃菜!?
谁家正常人拿一整座川蜀屏障来当开胃菜!
纵使是稳如刘知俊,这个时候竟也不禁起了一股后怕感来。如果之前真的再投了蜀国,当下只怕是坟头草都开始疯长了。
天雄军指挥使李继崇连同岐国群臣则是先惊喜后惶恐,之前人人都当萧砚这次只是要与岐国联手,一同打压蜀国,纵使不久前传来汉中被据的消息,他们实际也不算太惧怕,尚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中。
因为岐国群臣众所周知都明白,一旦萧砚真的据有川蜀,于岐国而言可就危险了。若萧砚只打下汉中,那么岐国横亘在关中与汉中之间,反而更有斡旋余地,萧砚若不想让汉中彻底变成一块飞地,定会不断改善与岐国的关系,岐梁交好也大有可为。
可当下萧砚真的一人灭亡了蜀国!
王建父子都是这般脓包吗!?难道半点不体谅一下还在凤翔的王宗侃近十万人感受?
从萧砚奇袭南郑到现在,左右不过二十余日,中间甚至还没有计算情报运转需要的时间,不怪岐国群臣的心理准备不足,甚至当堂表现出惶恐的情绪出来。
蜀国若亡,萧砚难道还会允许岐国继续在中间碍眼?
好在李继崇在瞬间惊恐过后,突然醒悟过来了一般,再次抱拳发问:“敢问岐王,这幅画……为何会送到你手中?”
姬如雪这个时候便瞬间紧张起来,她小心观察着女帝,后者却不急不忙,等到梵音天她们展示过了画,这才开口道:“你等认为,梁朝萧砚如何?”
一些臣子已经看出了苗头,心下在惊讶的同时竟好像又在情理之中一般,不过只是互相面面相觑。
试想也实属正常,那梁朝萧砚本就没道理派遣定霸都驰援凤翔,如今蜀国灭亡,岐王竟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难道还不能看出什么来?
只是岐国若降,他们这些臣子,又能得到什么……
半晌后,才有一人答道:“此君虽初登高位,却数战皆胜,不论内战外战,竟从未遇见敌手,比之当年的朱温,武功还要更甚!此番其人已有灭国之功,独揽梁朝大权更是名正言顺,再不受威胁。若单论此君之韬略,仆可称其人一声雄主。”
一直守在姬如雪身旁的千乌闻言,不禁满意点头,颇觉这人顺眼。
李继崇犹豫了下,则道:“但梁国君主仍是朱家父子……”
他的话一开,群臣倒也没什么顾忌了,岐国上下本就对萧砚确也没什么恶感,且说如果真要和萧砚对阵,心里实在也犯嘀咕,如果能体体面面的投靠过去,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连岐王本人都稍稍显露了这一心思,他们这些臣子还能有什么多虑的?
于是大殿中一时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干脆直言道:“如果要降梁朝,自是宋王登基称帝为最佳,朱温这厮恶了我们多年,岐王岂有向他低头的道理?”
“朱氏荒淫无道,确实不宜为帝,宋王此番手握灭国之功,更进一步实乃大势所趋。”
“哎呀呀,难怪仆前些年夜观天象,见东北赤气如血,东西亘天。之前还不甚解惑,现下才知,原来宋王竟是应劫之人,天下大乱百年,亦当天降雄主,使得南北合而为一……”
群臣各抒己见,沉默的居然还占据少数,大体而言对于这一隐晦的选择倒不算太排斥。
女帝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先制止了群臣的议论,然后才用庄重的声音道:
“数年前,王建趁梁军兵犯凤翔,明与本王约定出兵援岐,实为占据我汉中兴元府。兴元府一失,蜀国更有凌然之态,兴兵盗取疆域之辈,嘴脸不过尔尔,本王却一直拿他奈何。而今蜀国既灭,也算是我岐国的一大盛事。
而梁朝在宋王萧砚的辅政下,又兼得川蜀。对外,北驭草原,南摄群雄,已对河东成夹击之势,朝内则大兴德政,乱世隐有一统之象。本王虽勉为一方诸侯,多年来却一心只求境内军民不受乱世侵扰,别无大志。若得雄主,自愿献土安民,为天下乱局终末,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个时候,女帝这般说已经算是明着表态了,连同李继崇在内,岐国文武都正色起来,便是刘知俊,也只能在心中一叹,自知不可与大势匹敌。
“故,本王欲修国书,向梁朝天策上将献降表,举岐国全境归附中原。”
女帝起身环顾左右,道:“卿等以为如何?”
大家还能如何以为?谁还看不出自家这岐王早就与萧砚有过外交交易,连老大都投降了,自己还有必要跳出来唱反调么?
群臣便沉吟一会,一齐行礼道:“唯尊岐王之意。”
女帝展露出了笑意,回头看了姬如雪一眼,却并未仔细看,便又回首,竟是由衷庆贺出声:“为上将军贺!”
如今既然已经定论,群臣便相当于服了颗安心丸。看岐王的模样,那宋王回来后也不至于就开始对岐国排除异己,想必当是和平承接才对。当然如果要搞得鸡犬不宁或是殃及池鱼,恐怕连岐王也要反。
于是群臣亦是庆贺似的回应。
“为上将军贺!”
——————
待回到幻音坊,女帝竟然兴致不减,明明是献出了自己的岐国,她却十分喜悦,只不过之前在大殿上,她还是需要稍稍克制情绪,不至于大笑出声。
她自然清楚这些事情的顺利进行,本质上还是因为萧砚的名头现在太过惊人,摆在岐国群臣前面的,似乎唯只有归附萧砚一条路可走。
如果萧砚没有灭亡蜀国的威望与威慑力,还只是一个梁朝的权臣,恐怕就算是女帝自己愿意修降表,下面反对的臣子也有一大堆。
她回头看向一直默默跟在身后的姬如雪,突然莞尔发笑:“雪儿怎么看起来兴致不高?且放心吧,战事平定了,再没人可以威胁到当下的一切。”
梵音天身为九天圣姬之首,这个时候却只能跟在姬如雪身后,此时闻言抬头,又是一阵羡艳。
方才连岐国群臣都在说萧砚会登基称帝!
那可是皇帝!还不是王建这种只据有川蜀的偏安朝廷,是囊括中原河北以及马上就要归附的秦川的庞大王朝!上百年了,李唐皇室都很难实际掌控这些地盘。
终究还是姬如雪好运啊。
梵音天不禁心想,如果萧砚称帝,姬如雪岂不是有可能为后!?
她被吓了一大跳,看着姬如雪的背影,竟觉得之前一直平平无奇的这妮子不知不觉居然很有一份高贵气质,让她望尘莫及。
不过姬如雪却并未接话,反而凑近了女帝一些,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女帝先前还在笑,这会蓦然脸色怔怔,复而变得绯红,她迅速瞥了梵音天几人一眼,拉着姬如雪向前走远了些,心跳加快,嗔怒道:“你不要胡说……”
姬如雪却很是认真:“这就是萧砚的意思!”
女帝一怔。
便因姬如雪方才所言,乃是萧砚希望用与岐王联姻的名义,迎娶岐王李茂贞胞妹,幻音坊女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