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军的传统艺能
第112章 明军的传统艺能
三十几颗大小不一的炮弹呼啸着划过半空,重重砸到了岸上的清军阵列之中,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接趟出了数条血沟,带起了无数破碎的兵甲和人马的残肢断臂。
与此同时,炮弹落地之际,土石屑齐齐哗哗飞起,打得那些刚刚集结起来的清军骑兵瞬间一哄而散,战马嘶鸣,甲兵凄厉嚎叫的声音混杂着无数破碎兵甲碰撞的叮当声,响成一团。
不仅如此,还有好几颗炮弹因为射击的角度问题,砸到湖边,激起了好几道冲天水柱,哗啦啦的水撒在湖面涌起的浪头上,宛如惊天骇浪,场面十分壮观。
平野中的上千八旗马甲面对这样的攻击,根本无从反击,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束手无策的境地,毫无办法可言。
赣北明军的水师装备其实算不上精良,和此时部署在淮安,镇江的两支水师主力相比,完全就是十几艘破船而已。
但他们在面对鳌拜所领的骑兵时,就完全是占有碾压优势了,特别是后者的双重甲胄和原本身为骑兵该有的机动性,此时都无法发挥。
“轰!轰!轰——”
船头的炮兵手持点火叉棍,迅速点燃面前的引药,轰隆隆的炮声中,烟雾腾空而起,橙红色的炮焰闪动,一颗颗炮弹朝着平野上的清军骑兵射去。
数十枚铁弹在轰鸣的爆炸声中飞出湖面上刚刚形成的烟墙,凶猛地砸在了岸上,其中几颗正好砸到了正在仓皇逃窜的八旗甲兵之中,再次蹚出一条血路。
明军几轮炮击之后,岸上平野中的清军已经乱成一团,在仓皇失措的嘶喊声中,许多八旗马甲纷纷往北面的山丘处逃去。
与此同时,那些战船上的火炮依旧在不断发出攻击,他们进一步往岸边靠近,并且开始调整角度,将火力的倾泻点,集中在了平野的中央几处,为的就是阻止这些八旗马甲集结起来。
左良玉和何腾蛟两人组织起来的水师,此时都已经齐齐出动,不仅仅是这十几艘大型战船正在输出火力,便是那些装载着弗朗机炮的小船,也正迅速往岸边靠近,他们将会攻击那些靠近岸边的清军骑兵。
弗朗机炮根据型号的不同,有效射程大多在二里到四里之间,而八旗马甲的骑弓超过六十步,便几乎没有杀伤力可言,这些抵近的小船火力能覆盖大半个平野,杀伤密度还远胜于那些大船上的千斤大炮。
换言之,鳌拜此时若是不能迅速突围,这一千五百余在野战中原本可以轻易横扫上万明军的八旗马甲,将会大量倒在明军水师的火炮之下。
那些马甲无法下水,湖面上的明军根本不担心对方的突袭,反而是求之不得,八旗马甲靠得越近,他们越能大范围杀伤对方。
鳌拜看着此时正在迅速靠近,而且数量越来越多的明军舟船,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特别是他看到其中两艘战船的船舷一侧,装满了十几门火炮,此时正在斜斜驶来,更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平野上原本集结起来的八旗马甲在密集的炮弹打击下,此时几乎都是惊慌失措,狼狈奔逃,鳌拜甚至能从他们的表情中,听到凄厉的尖叫。
而那些被炮弹击中的八旗马甲,头盔兵器,甲胄战马,甚至是残缺的肢体,四处飞舞,血雾喷溅的场景,更是加大了这一恐惧,不少人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溃逃。
鳌拜和卓布泰的出击计划此时已经被完全打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个山口的伏击明军完成排兵布阵的准备,甚至是在山口的通道筑起了胸墙,架上了大炮,挖开了壕沟。
在两人的嚎叫命令下,队列中的八旗军官一边躲避着空中随时可能袭来的炮弹,一边迅速召集麾下刚刚散开的马甲。
鳌拜想要突围出去,就必须得先集结兵马,特别是此时南康城西面城楼的大门,正“咿咿呀呀”放下,城中的明军兵马正在出城。
“马进忠这狗日的尼堪,居然敢算计老子!”鳌拜看着正在行动的明军,忍不住怒骂道。
与此同时,湖面上那两艘斜斜驶来的战船,船舷上的一排排火炮已经装填完毕,无数架着弗朗机炮的小船如今更是早已靠近湖岸,在水师军官的指挥下,这些船只和其他战船船头上的火炮同时点火发射。
“轰!轰!轰——”
无数声炮响轰鸣,火光亮成一片,近百道浓烟腾空而起,很快又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堵前所未有的新烟墙。
数以百计的炮弹从江面上的白色浓重烟雾中飞出,以锐不可当之势朝着那些正在集结的八旗马甲撞去,那些弗朗机炮射出的一两重石弹争先恐后炮口中飞出,然后迅速分散开,呈扇形洒向了清军阵线,覆盖了好几块相当大的区域,
清军靠近湖岸一侧的八旗马甲被如同雨点般撞来的炮弹击中,战马和骑兵身上的甲胄被这些大小不一的炮弹轻易破开,无数道血柱喷洒而出,
那些位于平野南面的八旗马甲如同狂风暴雨扫过的草丛,齐刷刷倒下了几十人马,那些十几斤重的炮弹更是威力不减,又趟出了一条条血路,同时激起了无数碎石飞屑。
在这样的打击下,原本就已经受到惊吓的八旗兵瞬间又散开了,惨叫哀嚎声不断,不少人看着倒在血泊中,苦苦挣扎的己方甲兵,惶恐不已。
他们面对的是完全打不到的敌人,而对方的炮弹却能给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些八旗兵都很清楚火炮的威力,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鳌拜同样心急如焚,这些可不是招降的闯军,那些尼堪原本战斗力就弱,就算是全部死光了,他也不会心疼。
但这些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兵,别说是一下子就倒下了几十个,多死一个,都事关重大。
而且,看着麾下这些精锐马甲在明军火炮攻击下,如此狼狈的样子,甚至自己都随时会被炮弹砸死,鳌拜心中也不由得惶恐起来。
战场之上,信心是最重要的,他现在不难想象,身边的其他将领,包括卓布泰在内,此时心中是什么感受。
经过这足足三轮的轰击之后,江面上终于消停了一阵,那些千斤大炮正在散热,一时无法继续轰击,但靠近岸边的明军小船还在继续用佛朗机炮攻击靠近湖岸一侧的清军。
在鳌拜看来,明军在南侧的攻势已然势不可挡,他若是不立刻采取行动突围,麾下的兵马很快就会被那些炮弹杀伤殆尽。
鳌拜缓了缓神,很快就恢复了原本的淡定,他从南面收回目光,然后厉声对卓布泰命令道:
“那些尼堪不过是水上逞凶而已,这些炮弹吓唬吓唬人还可以,实际伤亡没有多少,更何况那些船只无法上岸,除了能协助守城,根本没什么其他作用!
卓布泰,趁着现在大炮熄火,立刻集结大军,从咱们来时的那条山道突围出去,那些尼堪兵挡不住咱们的。”
卓布泰闻言,拱手唱了一声喳,便立即带着几个巴牙喇策马而出,再一次开始集结兵马,而原本散在平野中央的八旗马甲此时因为水师火炮的攻击,已经悉数撤到了北面的山坡边缘,那些弗朗机炮攻击不到的地方。
湖岸边的明军战船上,还在不断射出炮弹,但准度却低得可怜,射程也十分有限,随着清军收缩在平野北面,他们已经无法对后者造成足够的伤害。
而此时,明军在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方向的山间通道都已经完成军阵排列,山坡上出现了一个个严整的阵型,密集的长枪不停晃动,宛如林涛。
明军此时已经挖掘好壕沟,并成功筑起胸墙,还都在阵前紧急布下了一步多宽的铁蒺藜,同时将火炮推到正面,并让火枪手和弓箭手做好准备,准备以此配合军阵,阻击清军的冲击。
而原本因为湖边的炮响和逐渐变大的马蹄声,微微波动的明军大阵,很快在各级军官的弹压和约束下,恢复了原本的状态。
一个个哨骑在队伍中不断奔驰,卓布泰进攻方向的山坡上,金声桓的命令迅速传达,整个西北方向明军的军阵都迅速躁动了起来,军官的叫喊声不断,铁甲摩擦碰撞的声音哗哗作响,方阵上旌旗飞舞,人声鼎沸,到处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卓布泰领着数百八旗马甲正气势汹汹杀来,金声桓手下虽然也有三百多家丁骑兵,还有近三千名披甲战兵,但面对鞑子的骑兵,他心中还是有些紧张,更不用说手底下的那些兵将了。
他原本就是辽阳出身的武将,后金肆虐辽中之时,投奔了毛文龙,和孔有德等人关系匪浅,还与尚可喜有过共同领兵的经历,自然明白八旗马甲的厉害,特别是其中领兵的还是攻破皮岛,臭名昭著的鳌拜。
不过,现在清军中了埋伏,兵力也处于极大的劣势,金声桓更是做好了拒敌的准备,他很有信心能够挡住清军的第一轮冲锋。
在他的命令下,山口胸墙后的士兵们立即列阵迎敌,同时派出人马控制山坡两侧的高埠,防止清军的骑兵从那里找到破绽,并将七门火炮,一个火枪方阵的攻击方向全都集中在了山口处。
与此同时,金声桓还派出副将,率领已经在军阵两翼集结的骑兵展开行动,在两翼展开阻击八旗马甲的游骑,掩护后面的步军,顶住清军的第一轮攻势。
很快,清军前锋便开始了进攻,平野之上,战马提速之后,一里多的距离转瞬即过,冲锋的清军骑兵群看起来气势如虹。
金声桓之前派去试探清军的部分哨骑已经撤回,其中三人身上的甲胄都插着箭矢,他们的身后甚至还有几十个紧追不舍的八旗马甲,一直到了阵前百步,才停了下来。这些八旗马甲面对明军,表现得十分猖狂,大半都直接逼近了明军方阵,同时朝着方阵中不断抛射轻箭,试图扰乱明军的部署,为后续赶到的大军制造破绽。
不过,他们一进入四十步,明军方阵中立马就有弓箭手发起了反击,有几个狂妄之极,下马射击的八旗马甲,直接被明军的弓箭手用破甲箭射死在了阵前。
同时,明军军阵两翼还有几队骑兵出击,这些胆大冒进的八旗马甲在两面夹击下,很快不敌,迅速将这些八旗马甲重新赶到了百步左右。
而剩余的八旗马甲看到了明军派出精锐骑兵出阵之后,或急忙调转马头,或跳上战马,头也不回地逃走。
这些清军虽然嚣张跋扈,但绝对不是有勇无谋的战场初哥,一旦意识到敌人不好对付,他们便会立刻转变策略。
但现在局势紧迫,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在卓布泰的命令下,随着一声军号响起,清军的骑兵群立刻开始了全力进攻。
东面的平野上,源源不断的清军不停涌出,宛如汹涌澎湃的黑潮,明军的炮兵迅速给军阵前方的七门火炮装填铁弹,闷雷般的轰鸣声很快逼近到了眼前。
看着面前的数百清军骑兵朝着自己冲来,速度越来越快,密集的铁甲和刀枪在阳光的映照下,耀眼异常,隆隆作响的密集马蹄声不断冲击着耳膜,金声桓不禁咽了咽口水,心中一阵胆寒。
而不只是金声桓,此时正在另一个方向的左梦庚,马士秀,郝效忠,王允成等人,看着清军的骑兵群,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担心的表情。
这些八旗马甲大抵是清军军中最精锐,最强悍的兵马,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几乎没有打不赢的仗,冲不破的阵。
清军多次入塞,八旗兵常常百余骑就追着数千明军跑,几十骑就击溃上千明军。
他们都有些担心金声桓顶不住,部署了火炮的军阵直接被清军杀穿,立马按照原计划派出家丁骑兵袭扰牵制鳌拜。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正在涌来的八旗马甲迅速分出了好几支小队,朝着明军方阵蔓延而去,不断跃动的马头,密密麻麻的头盔好像布满了半个平野。
明军军阵中的军号声呜呜响起,刚刚派出反击的骑兵小队迅速撤回到了步军方阵的两翼,清军骑兵也很快进入了百步之内。
“轰!轰!轰!”
一阵火炮发射的轰鸣声响彻天地,湖中已经散热结束的战船最先开始朝着清军阵列再次发射炮弹,轰隆隆的爆炸声使得大地都产生了微微震动,平野上的清军骑兵群此时已经散开,但还是没有逃出战船火炮的射程范围。
很快,金声桓所部军阵前方的七门型号不一的火炮,也齐齐射出了百步之内,威力巨大的铁弹,朝着正在扑来的清军骑兵群凶猛撞去。
南边的江面上,山口的军阵前,总计数十门火炮咆哮着向前喷出一股股橙红色的火焰,数以百计一两重的铁弹和几十颗三斤到十几斤不等的铁弹在白烟中窜出,火药膨胀爆炸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使得这些铁弹携带着惊人的力量,被炮弹击中的清军骑兵群无不成片倒下,或者被轰出一条血路。
卓布泰统率的清军冲锋骑兵密集宽大的阵型使得明军的散弹轰击威力巨大,形成了大规模的杀伤,清军前排瞬间倒下了三四十骑兵。
而那些被湖中炮船轰中的骑兵,则常常是好几个,甚至十几个连人带马,都被掀起,那些破碎的甲胄兵器,伴随着残破的肢体和喷涌的血浆,在惨叫声中,飞到了半空之中,然后又重重摔落地面。
若是明军,此时恐怕已经因为伤亡和恐慌,阵型大乱,但卓布泰亲领的这些清军精锐,却依旧在冲锋,就好像完全无所畏惧一般!
百步的距离转瞬即逝,明军的炮兵在第二轮齐射之后,随即撤到了胸墙之后,在付出了数十兵马的伤亡之后,清军前排的骑兵已经进到五十步之内。
他们虽然遭到了不小的打击,但势头依旧凶猛,明军两翼的骑兵随即出动,与此同时,军阵前排的火枪兵也立马展开了猛烈的齐射。
“砰,砰,砰!!!”
明军阵地上,一道道白色长龙升腾而起,然后又立即在山口的胸墙后,融和成了一堵浓重的烟墙,橙红色的枪焰中,爆响的枪声连成一片。
密密麻麻的铅弹呼啸着在平野上扫过,如同铁锤一般撞入了清军骑兵阵中,一道道血柱从清军战马和士兵的身上喷涌而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金声桓麾下的火枪兵虽然还大范围装备着各式旧制火枪,甚至还有不少三眼铳,但在如今不到四十步的距离内,威力也同样不小,那些何腾蛟下发的精良鸟铳,甚至能击穿两层普通的甲胄。
在这轮声势浩的齐射中,清军阵前接近百兵马倒下,前排的骑兵几乎已经被夺命的铅弹一扫而空。
如此巨大的伤亡,早已经扰乱了清军阵型,不少战马甚至变得不受控制,扬起马蹄暴躁的踏着地面,就是不肯前进。
而两翼的明军骑兵迅速杀来,打了卓布泰所领的这支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居然一度在混战中占据了优势。
不过,明军骑兵力量并不占优,马上战术也远不如八旗马甲娴熟,后阵的清军各级军官迅速领着马甲杀了上来,金声桓的家丁很快又被杀退了。
一旦两军短兵相接,左良玉麾下这些所谓明军精锐的实际战力,就暴露无遗了。他们的战力比起八旗精锐,终究还是差了一大截。
那些八旗军官原本还想趁机冲破明军军阵的,但明军军阵中很快就爆发了第二轮火枪齐射,遏制住了清军的冲锋。
明军的第二轮齐射相比于第一轮,虽然威力减弱了不少,但同样给了清军骑兵不小的杀伤,最终虽然有少数八旗马甲依着惯性,冲到了阵前,但旋即就被步阵挥舞着长枪杀退。
鳌拜看着退回的卓布泰,心中大怒,他刚刚领着两百马甲,就打退了试图袭扰的马进忠,后者战意并不强,出战的兵马也主要集中在了护城河之后,只有部分骑兵试图展开攻击。
而马进忠被打退之后,原本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蠢蠢欲动的明军,也立刻消停了下来,派出的袭扰骑兵甚至直接撤了回去。
清军固然只要一千余兵马,他们在兵力上占着优势没错,但无论是左梦庚,王允成,还是徐勇,李国英等人,对清军都十分畏惧,他们见到马进忠失利,金声桓的家丁也被打回了阵中,便纷纷丧气,一个个都发挥了传统艺能,选择保存实力。
鳌拜经过刚刚的交战,已经摸清楚了明军的部署漏洞,三个山口虽然易守难攻,但和南康城一起,将明军分割成了四部分,相互间根本无法支援。
当然,这主要还是南康的明军太弱了,守着山口或许还有胆量,主动出击,便谁也不敢了,这才给了鳌拜集中兵力的机会。
“轰!轰!轰!!!”
南边的鄱阳湖湖面上,明军水师的炮船又开始了轰击,清军虽然已经没了一开始的恐慌,但还是不得不分散兵马,躲避袭来的炮弹。
鳌拜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坐以待毙,他虽然只要集中兵力在平野上,那些明军就不敢来攻,但这些炮弹就足以让他麾下的马甲累死,同时还会造成不小的杀伤。
明军的炮船齐射一结束,鳌拜就立刻组织起了兵马,这次他打算亲自领兵冲锋,杀穿金声桓的军阵。
当初他和准塔率部渡海对皮岛发动进攻的时候,明军同样早就严阵以待,以枪炮箭矢阻击,但只要能一鼓作气,扛过这些攻击,杀到明军阵前,近身肉搏,明军便不堪一击了。
此情此景,和如今根本就是一模一样,而且他还不用渡海强攻,实际上更占优势。
因此,鳌拜分析了眼前的局势之后,当即决定领着全军杀过去,撤退之前还要把金声桓部署在山口的兵马杀尽。
而金声桓看着面前平野上,正在集结的千余清军,特别是鳌拜的认旗居然出现在了清军阵中,心中顿时大骇——这是直接奔着自己来了
他扭头看向了另外三个方向的友军,只见他们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没有和刚刚一样,派兵牵制鳌拜的意思,心下随即又是一凉。
这种情况,他早该想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