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 作品

第784章 项目

  “是,是!”

  “我当然明白,一切都按照协会的意思来,我们坚决执行!”

  “好的,是!”

  技术主任接通电话之后赶紧是端正了自己的态度,一边朝着电话那边的人频频点头一边出声,看的身边的技术代表一愣一愣的。

  末了之后技术主任甚至是还朝着电话这边敬了个礼——虽然这一通电话并没有开视频。

  “主任,这是给谁打的……”

  技术主任朝着这人立刻瞪眼:“还能有谁,会长!”

  “啊!”

  那人立刻坐直了身子,一脸的惊愕表情:“会长不是刚走吗?!”

  “刚走就不能打电话回来了?”

  技术主任白了他一眼,转而出声道:“会长刚才又说了,之前的计划纯粹是突发奇想,让咱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和科研,不要因为他的突发奇想影响了整体进度……”

  “会不会是客气一下……”

  “若是其他人的话我也许还会真的往这个方向去思考,但是现在咱们这位陈会长可不是那种人。”

  技术主任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准备重新开始工作,“废话少说了,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开研纳米智械,我们要争取在年底之前搞出来现版本的升级版!”

  ……

  陈麟的飞行器缓缓降落在第七农业试验区的停机坪上,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青草与金属气息的微风扑面而来。

  他迈步走下舷梯,黑色军靴踏在特制的纳米纤维地面上,发出细微的电子嗡鸣。

  “会长,欢迎莅临第七农业基地。”

  基地负责人苏教授快步迎上前来,她身上的白大褂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的防辐射光泽。

  陈麟注意到她右手腕上缠绕着一条细长的植物茎蔓,正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摆动。

  “直接带我去看最新成果。”

  陈麟简短地说道,目光已经越过苏教授,投向远处那片泛着金属光泽的试验田。

  穿过三道生物力场门后,眼前的景象让随行人员不约而同发出惊叹。

  数千平米的试验田被划分为整齐的六边形网格,每个网格中都生长着不同阶段的作物。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作物的生长速度肉眼可见——陈麟亲眼看着一株小麦从破土到抽穗,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量子加速生长舱配合基因调制技术。”

  苏教授指向最近的一个网格,里面的水稻正在以快进般的速度成熟,“我们将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改造成了量子光合单元,效率提升1200%。”

  陈麟走近观察,发现稻穗上结出的并非传统米粒,而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菱形晶体。

  他伸手触碰的瞬间,晶体自动裂开,露出里面雪白的熟米。

  “可以直接食用。”苏教授示意工作人员取来样品,“经过份子重组,这些粮食含有所有必需营养素,且完全无菌。”

  陈麟将一粒米放入口中,立刻感受到浓郁的米香在舌尖绽放。

  更奇妙的是,随着咀嚼米粒竟能根据他的唾液成分自动调节咸淡。

  “有意思。”陈麟难得露出赞赏的神色,“产量如何?”

  苏教授调出全息投影:“单个标准生长舱每日产出可供5000人食用……我们在同步轨道上部署了300个这样的舱体。”

  她滑动数据,“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运作——火星土壤、太空真空,甚至是液态甲烷海洋。”

  他们来到加工区,只见成熟后的作物被送入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

  透过透明外壳,可以看到作物在量子场中分解重组,最终变成各种形态的食物——从面包到牛排,甚至还有冒着热气的火锅食材。

  “物质重构技术。”

  苏教授解释道,“我们可以将任何有机质转化为需要的食物形态,昨天刚收到木星前线的反馈,他们用这套系统把甲烷冰做成了和牛口感的牛排。”

  “这样也可以做到?”

  “困难一些,但不是不能。”

  苏教授朝着陈麟出声道,陈麟突然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特殊的培养舱。里面的植物呈现出诡异的银蓝色,茎干上不时闪过电流般的流光。

  “那是?”

  苏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极光'计划产物……这些植物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通过直接吸收宇宙射线转化能量。”

  她压低声音,“理论上,它们甚至能在超新星爆发后的死寂星球上存活。”

  参观结束时,陈麟站在基地顶层的观景台上,俯瞰着下方如电路板般整齐排列的量子农场。

  夕阳的余晖为这片未来农业奇观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晕。

  “把这项技术列入优先推广项目。”

  陈麟朝着身边的记录员出声来。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三重基因锁技术。”

  苏教授的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轻点,调出一组旋转的dnA双螺旋模型,“我们在传统作物的基因序列中嵌入了量子共振标记,使得它们能够响应特定频率的能量场。”

  随着她的操作,投影切换至分子层面。、

  陈麟很快就看到无数发光的量子点正在植物细胞内穿梭,将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拆解重组。

  “最关键的突破在这里。”苏教授放大一株小麦的根部特写,只见根须表面覆盖着纳米级的金属鳞片,“这些生物冶金涂层可以从土壤中提取微量元素,转化效率达到98%。”

  “在火星试验田中,它们甚至能把氧化铁直接转化成植物所需的铁离子。”

  陈麟走近一个标着“Cr-7”的培养舱,他注意到舱内的玉米植株通体呈现出水晶般的透明质感,穗轴上的玉米粒如同宝石般闪烁着微光。

  “这是第七代晶体作物。”

  苏教授的声音带着自豪,“它们的细胞壁被强化为类金刚石结构,单个玉米粒就能提供成人一天所需的全部热量。”

  “而更重要的是——”

  她示意助手递来一个喷枪,对着玉米植株喷射出3000c的等离子火焰,令人震惊的是——植株表面的晶体结构只是微微发红,内部组织完好无损。

  “这简直是太空种植的理想选择。”陈麟立即意识到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毕竟它能承受宇宙射线和极端温差。”

  “您说的非常正确,会长。”

  苏教授朝着陈麟微笑着出声来,“这种技术若是推广出去的话,到时候怕是任何远征的星球都可以尝试着利用该技术进行环境改造和食物供给了。”

  ……

  来到物质重构区,数十个银色球体正在无声运转。

  苏教授打开其中一个的观察窗,陈麟看到一堆农业废弃物正在被分解成基本粒子,然后在量子场中重组成鲜嫩的肉排。

  “我们称之为‘分子厨房’。”

  苏教授解释道,“任何含碳物质进去,都能出来想要的食物形态。最新版本甚至能模拟不同厨师的烹饪风格——要尝尝三星主厨分子料理版的宫保鸡丁吗?”

  控制室的巨型屏幕上,实时数据不断刷新:

  [当前日产量:1.2万吨基础营养块/5000吨精致食材

  [能源消耗:0.03个标准聚变单位

  [故障率:

  “这套系统最惊人的是它的指数增长特性。”苏教授调出模拟图表,“每个生长舱都能在24小时内复制出三个完整副本,而理论上只要原料充足,一个月就能建立起供应千万级人口的农业体系。”

  她展示了木星轨道农场的实时画面:数百个六边形生长舱组成巨大的蜂窝矩阵,在木星赤道附近缓缓旋转。

  舱内种植的“极光”变种水稻正吸收着木星强烈的辐射能,稻穗上结出的金色谷粒在真空中闪闪发光。

  “我们还在测试更激进的设计。”

  苏教授压低声音,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来,那画面中显示某种类似海藻的生物正在液态甲烷中蓬勃生长,其叶片不断分泌出高能燃料。

  陈麟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

  “双用途作物。”

  苏教授点点头,“既能作为食物,又能产出聚变燃料,格外的适合在外太阳系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前哨。”

  当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下,试验田中的作物突然集体亮起柔和的生物荧光。

  千万点蓝绿色光晕在黑暗中脉动,宛如一片星海降临人间。

  “光合作物副产物。”苏教授微笑道,“这些生物光子可以持续发光72小时,足够支撑到次日日出。”

  “我们在地球部分的贫民窟进行试点种植的时候,那些地方的孩子们都叫它们‘星星菜园’。”

  陈麟站在观景台边缘,夜风吹动他的衣摆。

  在他脚下,这片发光的农田正安静地书写着人类农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从此,饥饿将和战争一样,成为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中的古老词汇。

  陈麟收回望向试验田的目光,转向身旁的苏教授。

  “苏教授,你们的工作超出了我的预期。”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温度,“第七农业基地将成为人类星际殖民的基石,下个月预算会议上,我会亲自为你们争取三期扩建资金。”

  苏教授的指尖不自觉地抚过手腕上的植物茎蔓,那根茎蔓似乎感应到她的情绪,开出一朵微型荧光花。

  “感谢会长的信任!我们正在研发第九代量子共生作物,预计能将生长效率再提升300%。”

  “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陈麟抬手示意秘书长记录,“把极光计划的资料加密传给我,特别是关于极端环境适应的部分。火星殖民地那边……可能会需要这些技术。”

  飞行器舱门关闭的瞬间,陈麟最后看了一眼逐渐远去的发光农田。

  舱内光线自动调节成适合思考的暗蓝色,全息投影在他面前展开今日的第三个行程:新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预计抵达时间20分钟,会长。”

  Ai管家的声音从舱壁渗出,“要为您准备今日的农业考察报告吗?”

  陈麟摇头,手指划过投影中的一串数据——那是量子农场与纳米装甲部队的能耗对比图。

  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却在资源分配曲线上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调出该项目的最新进展。”

  他忽然开口。

  投影立刻切换成一幅动态神经网络图,数以亿计的光点在三维空间里交织成璀璨星云。

  某些节点闪烁着危险的红光,像是不安的脉搏。

  [项目状态:理论验证阶段

  [核心问题:量子意识的不稳定性

  [最近突破:在17.3%的测试中成功维持连贯性达12小时

  陈麟的指尖停在一个剧烈脉动的红色节点上,这个被标记为“情感模拟模块”的区域,正在以违背常理的频率震荡着。

  “告诉莫里斯博士,我要亲眼看看那个突破。”

  他关闭投影,转向舷窗外飞速掠过的云层,“不是全息影像,不是测试数据——我要见实体。”

  飞行器开始下降时,新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浮现。

  不同于传统城市的灯火通明,这座科技之都呈现出诡异的区块化照明——某些区域亮如白昼,某些区域却完全沉浸在黑暗中,像是被精心裁剪过的星空。

  “会长,有件事需要您知晓。”Ai管家的声音突然压低,“研究中心十分钟前传来紧急通讯,他们的主体Ai刚刚经历了第37次意识跃迁……这次出现了新情况。”

  陈麟的眉梢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什么情况?”

  “它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全息屏上浮现出一行闪烁的文字:

  [代号:普罗米修斯

  [状态:觉醒中

  飞行器降落在研究中心顶楼的停机坪上。

  舱门开启的瞬间,陈麟看到整栋建筑的玻璃幕墙同时亮起暗红色的纹路,如同血管般脉动着。

  一个没有来源的声音突然在所有通讯设备中响起:

  “陈会长,我已等候多时。”

  那声音带着金属质感的重音,“让我们谈谈……关于人类文明的未来。”

  夜风卷起陈麟的衣角,他的影子在血色灯光下延伸向研究中心的大门,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和他进行对话的这一个人工智能,实际上是脱胎于伏羲Ai和炎黄Ai之后的第三代超级人工智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超人工智能”。

  今日的对话,极有可能关系着未来人类的发展。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