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 作品

第783章 视察

陈麟身着协会制式深灰色风衣,黑色战术手套的指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站在观礼台最前端,身后二十三名高级官员的呼吸声在纳米装甲展示场的静电场中清晰可辨。

这一次陈麟带着协会高层一大批人前往这边实际上是为了看协会最近量产的纳米装甲——眼下正是展示。

“开始吧。”

陈麟抬起右手,腕部植入的量子通讯器闪过一道蓝光。

三百米外的合金地面上,五十具纳米装甲同时启动。

银灰色的液态金属如活物般从储存舱涌出,在0.3秒内完成从纳米粒子到完整战甲的相变重组。

这些人身上的装甲表面流动着类似爬行动物鳞片的波纹,在正午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色的偏光。

“装甲vii型首次实战演示。”

技术主任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来,“相变速度比原型机提升400%。”

第一阵列的装甲突然分裂成纳米雾状态,穿透测试用的复合装甲墙。

陈麟注意到雾气中闪烁的红色光点——那是新装配的等离子体微爆单元。

当纳米粒子重组时,十具装甲的右臂同时变形为流线型炮管,刺目的蓝白色光束将三十吨重的标靶汽化成电离云。

观礼台右侧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陈麟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他伸手调出全息面板,看着上面跳动的数据:单发能耗降低至5.7万焦耳,冷却时间1.2秒。

“大气层内测试项目完成,启动太空摹拟。”

装甲群胸部的反重力单元亮起紫色光环,五十具战斗单元同时升空。

在达到三千米高度时,它们突然散开成纳米级粒子云,像银河般在苍穹中舒展。

陈麟的视网膜投影显示每立方厘米分布着两百万个智能粒子,正在同步执行十二种战术演算。

粒子云突然收缩成密集阵列,外层亮起蜂巢状力场。

三发模拟轨道炮击中力场的瞬间,淡金色的六边形波纹在空气中荡漾开来,数据流在陈麟眼前瀑布般刷新——相当于450毫米舰炮直击的动能被分散到九万个纳米节点。

“会长,您看这个。”

技术主任突然指向天空,陈麟顺着这边技术主任的所指看去,只见五具装甲正在执行终极演示——它们分解后重新组合成一具十五米高的巨型战斗体,肩部装甲板展开露出蜂群导弹巢。

当它右手变形出的四十米长等离子斩舰刀劈开云层时,刀锋在平流层留下了长达十公里的电离痕迹。

陈麟抬手示意停止。

所有装甲瞬间解体,如银色雨滴般落回地面,在接触地面前恢复标准人形。

他转身面对鸦雀无声的考察团,纳米装甲的眼部传感器阵列同时亮起幽蓝的光。

“这就是红龙协会迈向深空的底气。”

陈麟的声音被装甲群的量子共振系统放大,在展示场上空形成多重回声,“每具装甲都搭载了足以毁灭一个太空站的武器,但真正的突破在这里——”他指向自己太阳穴,“直接神经链接让操作员能像控制肢体一样控制十亿个纳米单元。”

地面微微震动起来,所有装甲突然同步变形为飞行模式,背部展开的引力翼在空气中激起可见的波纹。

陈麟轻轻抬手,全息投影界面在空中展开,一组组闪烁着蓝色光芒的数据图表呈现在众人面前。

技术主任快步上前,指尖在虚空中轻点,调出了纳米装甲的详细成本分析。

“单套装甲的生产成本已压缩至2300万,”技术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相比上一代降低了62%,这得益于我们成功量产了量子相变核心。”

陈麟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数据流中的关键指标:“能源消耗呢”

“实战状态下,持续作战12小时的能耗相当于一座中型聚变反应堆三天的输出,”技术主任迅速回应,“但我们在木星轨道部署了新的氦-3采集站,燃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加上我们现在的戴森云装置提供的能量,整体上等于是无视了损耗。”

观礼台左侧,财务总监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么说,批量列装计划完全在预算范围内”

“不仅如此,”技术主任突然调出一组红色数据,“如果采用我们新研发的蜂巢共享系统,二十具装甲可以共用一套量子计算中枢,整体维护费用还能再降40%。”

陈麟的指尖在全息图上划出一道金色轨迹,某个被加密的子系统突然展开。

画面中显示,纳米粒子正在太空中自主采集小行星矿物。

“自补给功能已经实装”陈麟的声线罕见地出现波动。

“正是!”技术主任兴奋地放大图像,“每具装甲都携带了纳米采矿单元,可以在战斗间隙提炼钛、钨等战略物资……并且根据模拟,部署在火星带的部队完全能实现自给自足。”

现场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后勤部长忍不住插话:“这意味着一线部队的补给线可以缩短80%”

“理论上,”技术主任推了推眼镜,“只要不遭遇毁灭性打击,我们的装甲群能在深空持续作战五年以上。”

陈麟突然关闭所有投影,负手走向展示场边缘。

众人屏息看着他伸手触碰一具待机状态的装甲,银灰色表面立刻泛起涟漪般的响应波。

“三个月内,”他的声音像钛合金般冰冷而确定,“我要看到第一批量产型在月球基地形成战斗力,至于下一代研发——”陈麟突然看向技术主任,“听说你们在生物神经接口上有突破”

技术主任的瞳孔微微扩大:“您是指……‘共生体’计划”

全息屏突然切换,显示出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某种半有机的银色物质正沿着实验员的脊髓蠕动,最终与纳米装甲完美融合。

“生物金属的神经传导速度是量子链路的1.8倍,”技术主任压低声音,“但存在10%的排异风险……”

陈麟的嘴角勾起一抹锐利的笑意:“这个不是我所要考虑的事情,我只需要下季度能看到可实战的样机。”

他转身时风衣扬起凌厉的弧度,“记住,红龙协会要征服的不是近地轨道——而是整个猎户座悬臂。”

“明白……”

技术主任当即点头,他已经领悟了陈麟这一番话里面的意思。

陈麟的手指突然停在半空,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流瞬间凝固。

他微微偏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诸位可曾看过《终结者》系列电影”

他的声音在静电场中激起一阵微妙的波动。

技术主任的眼镜片上闪过一串数据流:“您是指……t-3000型号那个由纳米粒子构成,能够自由重组形态的……”

“正是。”

“虽然是科幻电影,但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可以尝试着进行着还原的。”

陈麟的指尖突然分裂出数十条纳米丝线,在空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液态金属架构,记忆重组能力,近乎不死的特性——”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我要的不是电影道具,而是能在木星大气层作战的实战单位。”

整个展示场陷入诡异的寂静,技术主任的喉结上下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快速调出几个全息界面,手指在虚空中划出复杂的计算模型。

“理论上……”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技术,纳米装甲的相变速度达到0.3秒,神经链接系统可以实现分子级控制……”

身后一名科研代表突然打断出声道:“但t-3000是纯机械生命体!没有驾驶员,没有控制核心,这完全违背了协会的作战条例!”

“一旦它们进入到了失控的环境,亦或者是被某种力量强制更改了基本的智能,到时候岂不是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威胁”

陈麟笑了,他缓缓摘下手套,露出手背上镶嵌的黑色晶体——那正是“共生体”计划的初代原型。

晶体表面突然裂开,无数银色丝线如活物般游动。

“谁说要完全复制”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我要的是能在等离子风暴中存活,被切成碎片也能重组,甚至……”

银丝突然刺入全息投影中的t-3000模型,“能伪装成敌方单位的终极渗透者。”

技术主任的瞳孔急剧收缩,他面前的量子计算器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概念可行性87.6%]。

这个数字让他的呼吸为之一滞。

“需要……可能需要突破三个技术瓶颈。”他快速划出三维模型,“首先是自主意识模块,现有的量子ai达不到电影中的智能水平;其次是能量供应,持续重组会消耗……”

“用戴森云。”陈麟打断道,“直接从恒星汲取能量,至于意识……”

他看向远处正在进行神经链接测试的士兵,“外骨骼装甲里面的量子ai作为新的生物处理器,这不是现成的解决方案吗”

后勤部长手中的数据板“啪”地掉在地上,而技术主任却陷入了某种狂热状态,手指在虚空中疯狂操作:“如果采用蜂巢网络架构,配合生物金属的神经突触模拟……理论上六个月内可以做出原型机!”

陈麟满意地点头,他身后的纳米装甲群突然集体转向,眼部传感器同时锁定技术主任,像是在进行某种评估扫描。

“很好。”陈麟重新戴上手套,“就叫‘t-oga计划’吧。”

“记住——”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轻柔,却让所有人寒毛直竖,“我要的不是能摧毁星球的武器,而是能摧毁文明的瘟疫。”

全息投影上的t-3000模型突然扭曲变形,最终定格成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形态——那既不是机器也不是人类,而是一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类人生物。

它的嘴角一直裂到耳根,露出纳米粒子构成的尖牙。

这是一种经过了陈麟修改之后的纳米机器人,不用多说都能看得出来这种玩意一旦真的被制造出来后,战力到底有多强大。

返程途中,陈麟坐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而车上的技术代表则是反复的针对陈麟之前所设想的那种方案进行修改,末了才对陈麟出声来。

“陈会长,根据我们这边的计算,这种方案实际上性价比不高。”

“嗯”

陈麟睁开眼来出声问道:“是哪里有问题吗”

“主要的核心问题出在和我们当下实行的外骨骼以及纳米设备完全不适配——虽然听起来都是纳米智械,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案,并且一旦尝试着将这种东西投入到星球探索以及各大文明星球的潜伏深入中,这种装置的弊端也非常的明显。”

陈麟坐起身子,认真的出声来:“详细说说。”

那科研代表便认真的给陈麟解释起来自己计算出来的原理,而陈麟也听得足够认真,毕竟这是牵扯到一个大项目——当下协会的每一个项目一旦实行起来,没有个几十亿那是完全不得行的。

若是项目再失败了,那就代表着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打了水漂,这对于陈麟来说多少有些可惜。

而此时的武器试验场,技术主任也正在和

“似乎这样完全行不通啊,主任!”

一个科研人员出声来:“若是真的这样研究的话,我们至少要分出来一个上千人的团队专门去负责相关的项目,并且最重要的是一旦分流技术人员,反倒是会影响我们现在进行的这个科研项目。”

技术主任微微叹了一口气:“我当然知道是这么个状况,但是来的人是谁协会的会长!”

他朝着面前的众人出声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科研工作了,这是协会上面下达的工作,到时候我们可能要不考虑性价比以及各方的弊端将其弄出来。”

“会长亲自给你我下的命令,你说你是做还是不做”

几个人听到此话都是沉默了下来,协会的会长亲自交代的工作那就是圣喻,他们的项目组哪怕是将其他工作都扔到一边去也要优先处理这个才对。

正是惆怅的时候,技术主任这边突然来了个语音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