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丛中一回首 作品

第1176章 天皇的处置

日本的战事并未因平安京投降、鸟羽天皇投降而结束。

王伦实在太了解倭人的民族性格了,属于典型的“过犹不及”,岛国贫瘠的土地、多发的飓风、地震灾害,让倭人非常坚韧,但坚韧过了头,就变成了精神病似的偏执与癫狂。

某种意义而言,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异类,整体道德水平过于崇高,放眼看去的所有异族都处于道德洼地,这让中原王朝很容易从积极的外向开拓迅速转为内敛。

因为不管中原王朝向哪一个方向突破,遇到的都是一群毫无道德感、不讲信用、只懂得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蛮夷。

故而中原王朝与外界打交道时,习惯性地按照自已的道德标准行事时,总是无法适应蛮夷们的低道德表现。

道德向下的堕落是很轻易而且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与异族接触之后,总会引起华夏文化精英人群的“恐惧”,害怕自已被低道德诱惑,从而丧失华夏文明的崇高性。

自新汉建立以来,由于汉军积极向外,便引发了国内思想界的大辩论,保守派始终辩而不倒,在虞允文回到东京城时,恰遇到朝廷的一场大辩论。

讨论的议题,不外乎该如何处置日本的鸟羽天皇。

有一种论调,认为日本人口众多,朝廷除非能够移民百万,否则是无法长久地占据倭国的,不如就此与倭国权贵们谈判,朝廷册封鸟羽天皇为倭王,去其天皇尊号,将日本纳入到宗藩朝贡体系当中。

如此一来,朝廷也可以从倭国脱身,毕竟东征战事打得太久了,可以节约一笔军费开支,投入到其他方面。

这种论调并无错误,王伦也一直思考着该如何处置日本,他倒是很想将岛国屠上一遍,但那是不现实的,冷兵器时代搞灭族式的屠杀难度相当大,而且一旦屠杀开始,汉军的军纪必然堕落,倭人必然反抗,也不利于维护朝廷在日本已经攫取的利益。

所以按照王伦的设想,东征战事还要打下去,打到崇德天皇投降或者死掉,打到倭人彻底心服口服,打到倭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汉化。

如此才能够消除日本这个岛国对大陆的威胁。

于是争议又出现了,鸟羽天皇该怎么办?别管天皇的权力大小如何,自大化革新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也学着华夏的那一套,将天皇打造成了政治与宗教合二为一的最高领袖。

偏偏日本又是分封制度,若消灭天皇制,日本肯定会出现藩主的大乱斗,然后推选出新的倭王世系,而日本一旦通过战争在内部角逐出胜负,军事实力增强,对中原王朝依旧是个隐患。

最终讨论出的结果,王伦做了一定退让,承认鸟羽天皇仍旧是倭国之主,去天皇尊号,举家迁入中原,由中原王朝挑选继承人,在日本设东瀛都护府,以 都护府协助朝廷挑选的倭王继承人治理倭国。

同时继续推行分封,允许日本贵族继续分封,就类似推恩令一般,如此一来,日本将会变得与历史上统一之前的德意志一般,分封小国林立,若是出现数百个伯爵国、子爵国、男爵国,那么日本内部统一的难度就变得相当大了。

王伦的计划很明确,废除天皇制度,天皇一家人不能继续留在日本,给予日本诸令制国内分封藩主以更多的实权,未来的倭王仍旧是虚君,朝廷可以通过驻军来影响日本国内的政局,同时保证已有的以及未来可能拥有的诸多权力与利益。

这道圣旨一旦传到日本,崇德天皇肯定是不会投降了,但是无所谓,朝廷继续征调朝鲜人,以入倭的汉军率领,继续跟日本人死磕到底。

不将战争带到支持崇德天皇的本州岛东北诸令制国,日本人是不会彻底服软的。

至于投降后的平安京,这座倭国国都该如何处置,朝廷诸官员没有一个人提及,谁都知道朝廷发起东征战事,对汉兵、朝鲜兵的额外赏赐并不高,朝廷是默许了前线将士们抢劫瓜分战利品的。

所以平安京开城投降之后,这座城池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

忙碌的会议结束,王伦才抽空与虞允文并约翰.蒙特一行人见面,对于十字军东征,至少眼下王伦是没什么兴趣的。

在王伦的规划中,汉军重返西域,以安西都护府威慑诸国,保证丝绸之路的通畅,若将萨末犍城视为丝绸之路某一段的一个起点,那么朝廷必须保证西去巴格达城方向、西北去伏尔加河流域的两条商道的安稳。

尽管诱惑、鼓励、吸引了不少草原诸部西迁至河中地区,但这一地区的农业基础有限,朝廷是无法在这一地区维持足够规模的驻军的。

这一点唐朝已经做了示范和榜样,所以王伦更愿意南下印度,只要能够在印度河流域抢占一块殖民地,从印度地区获得粮食补给安西都护府,那么朝廷才能够有充足的准备和实力参加到地中海东岸的战争当中去。

没有征服印度之前,王伦根本不打算让汉军继续西进,因为实在无法获得稳定的收益。

这也是为什么黑衣大食哈里发穆克塔菲派出使者、王伦不愿意与他们结盟的原因,他宁肯派张所作为特使前往西域,与向朝廷臣服的诸小国和部落展开贸易谈判,先将咸宁海以南地区稳定了再考虑未来。

饭总归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只有吃到嘴里的才算是真正的饭菜。

约翰.蒙特本以为,中原皇帝应该是个武力值充沛的壮汉,但看到王伦后,他觉得这位皇帝倒更像是个学者。

按照礼部官员的提前培训,约翰.蒙特老老实实地三叩九拜,然后谨慎地垂手而立。

一群朝廷重臣都带着好奇的目光,盯着这个深棕色还带了些红色头发、深目、高鼻、长脸的西蛮,约翰.蒙特只感觉喉咙发干,后背隐隐有冷汗渗出。

实在是立在大殿门口的郁保四和焦挺,这两条壮汉太有压迫感了,许贯忠和萧嘉穗都是习武出身,腰宽体胖满是贵气,他根本不敢抬头去看坐在高处的王伦。

这种压迫感实在太强烈,让约翰.蒙特忘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他那局促的行为顿时引起了人群中的一丝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