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346章 都有私心
黄统一,希望苏糖不要让他失望,他也想要看看在苏糖的折腾下,所谓的新式教育能走多远,是否适合新时代新社会新发展。
别看槐树村第一小学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把所谓的素质教育搞得活泼又健康,充分展现了‘有教无类’这几字的意义。
但是,黄统一还是心里没底。槐树村第一小学的学生能有今天的状态和见识,和他还有吴正初等人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而其他的村小学可没有他和吴正初、敏悦等人。
因为当老师肯定会比下田更清闲更舒服一些,所以很多村小学的老师都是本地人担任,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岗位当然要便宜自己村里人。
但很多村里人的学历也就初中,甚至小学。这和从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有着很大的区别,更不要说下来劳动改造的人的见识和眼界了。
希望所有的村小学都能像槐树村这样,少一点点私心。
苏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黄统一,当初槐树村第一小学的建立就是为了让苏糖不用下田。这是一向正直憨厚的苏老爹为苏糖费尽心思想到的不用下田的好办法。
私心,槐树村并不比别的村少。
因为在别人眼里,苏糖也是学历没有,文化没有,能力没有,唯一有竞争优势的是她是村长的宝贝女儿。
当然,苏糖能当老师和校长不仅仅因为她是村长的女儿,更因为她会搞事。
为什么槐树村能在一种村小学里脱颖而出?
或者不能用脱颖而出,应该说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同样是因为苏糖会搞事,更因为苏糖和苏老爹有胆量去用下来劳动改造的人员,例如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来教学生。
而槐树村人不仅不觉得这有问题要举报,还帮忙遮着掩着,让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没有后顾之忧。筆趣閣
但不是所有村都能像槐树村这样和谐的。
也不是所有村都像槐树村这样,是村长的一言堂。
在槐树村,村长苏老爹决定的事情,一般很少有人会反对,除非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才多问几句,否则都相信苏老爹一心为村里。
所以苏老爹说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有大才华,能把村里的孩子教育得更好更厉害更本事要把他们聘为学校老师,村里人也没有质疑和反对。
其他村行吗?
不行的。
其他村劳动改造的人住哪里?
牛棚。
干最苦最累的活并且吃得最差最少。这样思想不正的人,村里人遇到都远远躲开,甚至唾弃,吐口水,辱骂,折腾,砸泥巴,又怎么会让这些‘坏分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要是把孩子教坏了怎么办?
所以,这些人即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成为村小学的老师。
因为他们的身份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人的待遇好了,公社的戈薇会也是要来过问的。
为什么槐树村敢?
因为槐树村有陈川流啊。
一人当兵,一家光荣,全村光荣,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槐树村有胆量有底气用‘坏分子’当老师,其他村不敢,也不能。
至于知识青年?
不知根知底,谁知道他们什么素质和人品?要是教坏村里的小孩怎么办?而且,这些知识青年从大城市来,因为年轻因为年龄小经历少的缘故,骤然来到穷苦的乡下,语言不通,饮食不同,被排外,自我否定......各种各样的原因交织在也一起,很多人的心理都扭转不过来,偏激了,扭曲了,甚至怨愤、怨恨。
如果再和村里人有什么矛盾、争执的话,直接一包老鼠药放倒全村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能举例说明,有真实事件发生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怕。
能上学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谁敢用不知根知底的知识青年当老师?
不敢。
冒险不起。
还不如用知根知底的村里人,可能在学识上不如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但被村里人看着张大大,人品上更值得信任。
村里人当老师,如果孩子不听话也敢骂敢罚,甚至直接找上家长告状。但是,如果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敢对村里的孩子打骂?
绝对会被家长记仇找茬。
所以,很多村选老师都不是随意的,肯定都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和衡量。这也是当初苏糖下乡走访时了解到的。
当然,私心肯定也是有的。
但谁没有呢?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黄统一希望苏糖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否则也对不起他为了换掉河西公社领导而死掉的脑细胞。
如果是以前,对黄统一来说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但现在,从选择人脉关系到最后结果,黄统一费了不少的心思和关系。
甚至为了隐藏他在槐树粗的事实,一封信兜兜转转才到目标人手里。
谁能信任?这封信需要经过谁?如何操作才最安全?这些都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别看黄统一一直在槐树村上课下田,其实他让王景帮忙寄出了好几封信,通过信来指导事情的进展。
换掉了一批人后又如何操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不能换掉一批小虫,换来一批大虫,更不能换走一批小恶,换来一批大恶。
如何阻止河西公社成为别人的踏脚石?如果让河西公社成为自己的囊中物、盘中餐?黄统一费了不少心思,头发都白了不少才得到还算满意的结果。
黄统一绝对不会告诉苏糖,现在河西公社的领导之一就是他的某个学生的儿子,一是下来历练,二是出来避祸,三也是有照顾黄统一的意思。
有了熟人在,黄统一放心多了,整个人的状态都轻松了。
虽然槐树村的人都比较淳朴憨厚,而且有苏老爹这个明事理的村长在,还有苏糖这个看似不按理出牌却时时处处护着他们的人在,但黄统一在听说了不少附近村折磨人的手段后,依然忍不住担忧。
外面的人心越来越乱,环境越来越恶劣,媒体听陈镇从在外面带回的消息,黄统一就忍不住担心。
就想要做些什么,为未来保障。
别看槐树村第一小学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把所谓的素质教育搞得活泼又健康,充分展现了‘有教无类’这几字的意义。
但是,黄统一还是心里没底。槐树村第一小学的学生能有今天的状态和见识,和他还有吴正初等人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而其他的村小学可没有他和吴正初、敏悦等人。
因为当老师肯定会比下田更清闲更舒服一些,所以很多村小学的老师都是本地人担任,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岗位当然要便宜自己村里人。
但很多村里人的学历也就初中,甚至小学。这和从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有着很大的区别,更不要说下来劳动改造的人的见识和眼界了。
希望所有的村小学都能像槐树村这样,少一点点私心。
苏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黄统一,当初槐树村第一小学的建立就是为了让苏糖不用下田。这是一向正直憨厚的苏老爹为苏糖费尽心思想到的不用下田的好办法。
私心,槐树村并不比别的村少。
因为在别人眼里,苏糖也是学历没有,文化没有,能力没有,唯一有竞争优势的是她是村长的宝贝女儿。
当然,苏糖能当老师和校长不仅仅因为她是村长的女儿,更因为她会搞事。
为什么槐树村能在一种村小学里脱颖而出?
或者不能用脱颖而出,应该说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同样是因为苏糖会搞事,更因为苏糖和苏老爹有胆量去用下来劳动改造的人员,例如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来教学生。
而槐树村人不仅不觉得这有问题要举报,还帮忙遮着掩着,让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没有后顾之忧。筆趣閣
但不是所有村都能像槐树村这样和谐的。
也不是所有村都像槐树村这样,是村长的一言堂。
在槐树村,村长苏老爹决定的事情,一般很少有人会反对,除非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才多问几句,否则都相信苏老爹一心为村里。
所以苏老爹说吴正初和黄统一等人有大才华,能把村里的孩子教育得更好更厉害更本事要把他们聘为学校老师,村里人也没有质疑和反对。
其他村行吗?
不行的。
其他村劳动改造的人住哪里?
牛棚。
干最苦最累的活并且吃得最差最少。这样思想不正的人,村里人遇到都远远躲开,甚至唾弃,吐口水,辱骂,折腾,砸泥巴,又怎么会让这些‘坏分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要是把孩子教坏了怎么办?
所以,这些人即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成为村小学的老师。
因为他们的身份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人的待遇好了,公社的戈薇会也是要来过问的。
为什么槐树村敢?
因为槐树村有陈川流啊。
一人当兵,一家光荣,全村光荣,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槐树村有胆量有底气用‘坏分子’当老师,其他村不敢,也不能。
至于知识青年?
不知根知底,谁知道他们什么素质和人品?要是教坏村里的小孩怎么办?而且,这些知识青年从大城市来,因为年轻因为年龄小经历少的缘故,骤然来到穷苦的乡下,语言不通,饮食不同,被排外,自我否定......各种各样的原因交织在也一起,很多人的心理都扭转不过来,偏激了,扭曲了,甚至怨愤、怨恨。
如果再和村里人有什么矛盾、争执的话,直接一包老鼠药放倒全村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能举例说明,有真实事件发生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怕。
能上学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谁敢用不知根知底的知识青年当老师?
不敢。
冒险不起。
还不如用知根知底的村里人,可能在学识上不如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但被村里人看着张大大,人品上更值得信任。
村里人当老师,如果孩子不听话也敢骂敢罚,甚至直接找上家长告状。但是,如果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敢对村里的孩子打骂?
绝对会被家长记仇找茬。
所以,很多村选老师都不是随意的,肯定都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和衡量。这也是当初苏糖下乡走访时了解到的。
当然,私心肯定也是有的。
但谁没有呢?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黄统一希望苏糖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否则也对不起他为了换掉河西公社领导而死掉的脑细胞。
如果是以前,对黄统一来说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但现在,从选择人脉关系到最后结果,黄统一费了不少的心思和关系。
甚至为了隐藏他在槐树粗的事实,一封信兜兜转转才到目标人手里。
谁能信任?这封信需要经过谁?如何操作才最安全?这些都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别看黄统一一直在槐树村上课下田,其实他让王景帮忙寄出了好几封信,通过信来指导事情的进展。
换掉了一批人后又如何操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不能换掉一批小虫,换来一批大虫,更不能换走一批小恶,换来一批大恶。
如何阻止河西公社成为别人的踏脚石?如果让河西公社成为自己的囊中物、盘中餐?黄统一费了不少心思,头发都白了不少才得到还算满意的结果。
黄统一绝对不会告诉苏糖,现在河西公社的领导之一就是他的某个学生的儿子,一是下来历练,二是出来避祸,三也是有照顾黄统一的意思。
有了熟人在,黄统一放心多了,整个人的状态都轻松了。
虽然槐树村的人都比较淳朴憨厚,而且有苏老爹这个明事理的村长在,还有苏糖这个看似不按理出牌却时时处处护着他们的人在,但黄统一在听说了不少附近村折磨人的手段后,依然忍不住担忧。
外面的人心越来越乱,环境越来越恶劣,媒体听陈镇从在外面带回的消息,黄统一就忍不住担心。
就想要做些什么,为未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