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端午节

老张以为刘邦不过是少年心性,向往那些大人物,所以才做出了如此糊涂的决定。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刘邦因此走上了一条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张良已经和刘邦走了。

这张子房也是糊涂了,难道他真觉得而农民的儿子能帮他成事不成?”

“依我看,他就是想找个亡命之徒,就像沧海君那种。”

“只是可怜的这个家伙,以为自己是去干大事的,实际上就是被张良当做是送命鬼。”

老张听见他们的话只觉得非常刺耳。

这时候一股寒流吹了过来,冻得他直哆嗦。

真是奇怪,马上就要6月了,怎么会有寒流呢?

因为发冷的关系,老张想让人来给自己上一碗粥。突然想起本来应该干杂活的刘邦,已经跟着张良一块儿走了。

“高大侠,给我来一碗粥怎么样?”

叫了半天却没有反应。

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抱怨道:

“这高渐离好没礼貌,刚才看他跟着张良一块儿走了,还以为他只是去送客呢,没想到一去不复返了。”

老张大惊,难道高渐离也跟着一块儿走了?

他急匆匆的来到门口,却发现早就没了张良,刘邦,还有高渐离三个人的身影。

……

秦始皇四年·五月五日

有道是:五月五端阳日。

原本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既然在咸阳城,也开始流行起来。

老师来说,屈原投汨罗江这件事情跟秦国有脱不开的干系,所以秦始皇对这种日子自然是并不怎么上心的。

奈何直播间里的人总是劝他吃粽子,饮雄黄,弄得他最后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滋味了。

雄黄酒倒是哪都有,在大秦的后宫厨房里边也珍藏着雄黄酒用来驱虫的。

至于粽子,秦始皇倒也勉强能接受秦国本身地处西北,是吃小麦的,而楚国地处南方,是吃水稻的,所以秦始皇在吃到用水稻作的粽子的时候,除了觉得有点粘嘴之外,倒也没别的不适。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尽管秦始皇只是为了尝尝新鲜而已,但是他这个举动却引来了

也正是在这一天,很多秦国人第一次吃到了糯米。

当天晚上,秦始皇在四海归一殿里边大宴文武百官,这也成了后世历史上第一个官方过端午节的例子。

虽然这第一个官方的端午节和后世的端午节区别还挺大,不过秦始皇与民同乐的心思倒是被大家所接受。

再过不久,他在民间的风评就不再是残忍的暴君,而是一位与民休息的贤明君主了。

刘邦还是第一次来到咸阳城。

以前在小沛的时候,他总觉得小沛的县城就已经算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

等他到了昌平之后,才发现原来昌平比小沛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果说昌平的繁华已经让刘邦觉得如梦似换的话,那等他当真正来到了这个帝国的中心咸阳城的时候,眼前的一切就完全变得不真实了。

灯火通明的大街,笔直的长廊,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秦始皇自从统一了六国之后,就取消了宵禁制度,整个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张公子,这咸阳城真是不错啊,如果以后能住在这里就好了。”

听见了刘邦的话,走在她身边的张良和高渐离,忍不住笑了笑,然后张良说道:

“刘邦,只要这回的事情成功了,那以后你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这就说不定将来咸阳城就是你的了。”

刘邦听的吓得一哆嗦。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野望,只要能给我100亩田,让我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那就够了。”

张良笑了笑。

曾几何时,他和刘邦是一样的想法,觉得只要天下不变,安安心心像祖宗那样给韩王当宰相就已经够了。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好友韩非的惨死,han国的灭亡,乃至家族的破灭,都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从高贵的公子变成了四处奔走的平民,这种常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经历一次的事情,全都让他给经历过了。

如果说这个时候给他100亩田,让他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会停下吗?绝对不会!

像秦始皇复仇是他人生的理想,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一旦有一天这个结束了,他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见高渐离说了一句:

“避让一下,秦始皇的车队来了!”

“车队?秦始皇的车队怎么会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