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守岁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今夜宫城内将会举行大型夜宴,不过仅限于皇帝及其家眷,然后一同守岁。
等到了上元节那一天,就有些不一样了,皇帝将会在太极殿举行大型夜宴,而这一次,就要波及到朝中重臣参与了。
城阳这会,张楚觉得应该很忙,毕竟长乐不在,嫡长公主的这个位置,轮到她了。
她要代皇后娘娘做很多事,比如,一些用不着皇后出面的嫔妃就需要城阳来代替了。
脸颊上的飞霞稍逝,城阳双手环胸,目光有些不善的朝厅堂中瞥了一眼。
“我听越王说,公孙幽离住在你府上了?”城阳的声音有些阴阳。
张楚点了点头。
城阳眉角一挑,微微躬身,凝视着张楚的那双眸子:“背着长乐姐姐,偷吃了?”
张楚白了她一眼。
“某家只是看公孙姑娘,一个人在长安孤苦伶仃·······”
“长安孤苦伶仃的百姓多了,怎么秦川伯发善心,就只发在公孙姑娘身上?”城阳紧逼不退。
张楚双眸一下子就眯了下来。
望着隐隐有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城阳,轻笑一声,迅速出手,攥住了她的胳膊,顺势一转,城阳整个人便翻转了过去。
然后········
啪!
一声清脆,直冲云霄。
“你姐姐都不敢这么跟我说话,小丫头,过个年,能耐了?”张楚轻哼。
而城阳已不是躬身了,就在那一道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浑身瞬间紧绷,整个人站的犹如冲天利剑一般。
“啊!”
同时,她压根没有任何防备的叫了一声,不过当这声音出来的那一刻,城阳的牙齿便死死的咬住了嘴唇,火辣辣的脸颊,比刚才更是要能逼出血来。
吴娘,公孙幽离,大花她们都从厅堂里探出来了脑袋。
见是城阳到了,便赶紧走了出来。
“不知是城阳公主殿下大驾光临,奴婢等未曾远迎,还请恕罪。”吴娘带着众人行礼。
公孙幽离想说什么,但想想,也还是跟着行了一礼。
终究,城阳是正儿八经的大唐公主。
可是城阳这会哪里敢转过去身呐?
别说脸颊发红了,就连后背,都冒出来了一身热汗。
“城阳找我有些事,你们自己去忙自己的吧。”张楚算是给她解了围。
“公子,刚才,是谁叫了一声······没事吧?”吴娘担忧。
“奥!”城阳急忙把话接了过去:“本宫这次来寻秦川伯,是因为晚上的宫廷夜宴,某家要给父皇和母后表演个节目,特来寻秦川伯出个主意,刚才是本宫试了下嗓子,让秦川伯听听,看看秦川伯还能不能写出来第二首送别来。”
城阳给出了一个还算比较合理的解释。
吴娘,公孙幽离她们倒是也不怀疑其他,纷纷颔首,回了厅堂。
张楚悠悠一笑,仍是躺在椅子里:“公主殿下,果真是嗓音清脆,绕梁三日,久久不散呐。”
等人都走了,张楚打趣。
城阳咬着牙,转过头,想要假装扮出凶狠的样子,可当目光和张楚撞在一起的时候,瞬间便软了下来。
“秦川伯,你······你不能这样。”
张楚垂下了眸子:“是你先对某家不敬。”
“我·······”城阳咬咬牙,终还是泄了口气,揉了揉屁股,坐到了张楚一侧:“帮帮我,晚上我确实是要给父皇和母后表演个节目。”
“我不知道献什么。”
“听说,越王要奉献一场球技。”
“太子那边准备了编纂的舞蹈。”
“蜀王听说,则是给父皇献技剑舞。”“·······”
“我乃是大唐嫡公主,现在又能算是嫡长公主,总不能丢了母后的脸。”
城阳小声道,一巴掌,直接把刚才的阴阳怪气给打的干干净净。
“要不,我让公孙姑娘教你剑舞?”
“她乃一绝!”
张楚皱眉,说道。
“不行!我平日就不耍剑,一下午的时间压根不够。”城阳摇头,她抿了下嘴角,期待的望着张楚,目光闪烁间,小声道:“你也给我写首诗歌吧,就像是长乐姐姐的那首送别一样。””
说罢,城阳似乎也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一下子低下了脑袋,死死盯着自己绣着凤凰的鞋尖,两只脚轻轻的摆弄。
张楚想了下,轻叹口气:“送别,何其难也?”
城阳抿了下嘴角,点点头,她也知道,如此流芳百世,传播极广的诗歌,终归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到的,而且还必须有情感加持,自己,怎能比上姐姐呐?
“也是。”城阳咬了咬牙:“那······那我再想想吧。”
“要不,我去找明月姑娘,舞蹈我倒是会些,让她再教我一段舞蹈,也不错。”
城阳计算着,站了起来,就要告辞。
不过,她还没迈开步子,张楚闭着眼睛,发出了轻哼,而后,便有简单的歌曲流出。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大唐好,大唐好······”
城阳双眸一下子瞪大了,她顾不上去寻纸笔,竟随手拿起一根枯枝,直接在地上写了起来。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不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
“去吧。”
张楚十指交叉,放在胸前,笑着道。
“叫·······叫什么名字?”城阳的呼吸有些急促。
“难忘今宵。”
城阳走了,脚步无比欢快,就像是归来的燕子般,竟想要飘然起舞也。
院子重新安静下来。
夕阳也渐渐的落下。
当随着饺子下锅的那一刻,整个院子里全都是欢呼声。
香味飘扬。
十里都能闻见。
牛肉馅,羊肉馅,韭菜馅,猪肉馅········
每个人,都抱着一个大碗,狼吞虎咽。
“真好吃,这饺子,真好吃!”公孙幽离其他话全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就只剩下这一句。
饺子的味道,吃过的,终究没有人能忘记,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一天的饺子。
吃饱喝足,天色就已晚了。
厅堂中燃起了炭盆。
张楚坐在正当中。
吴娘,公孙幽离她们分坐于两侧。
守岁。
唐人有守岁的习惯,不过传说,这个守岁是因为大人们为了防备年兽把孩子叼跑,所以才彻夜不眠。
但,当一个习俗流传下来,本意是什么,终究不重要了,因为后来人,会赋予新的意义。
就比如此时此刻。
张楚想的很简单,吴娘她们也都想的很简单。
今年,她们有了一个家,外面的热闹,喧嚣,亦或者争吵都和她们没有关系了。
他们都只想着,自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平平安安的,过好京兆张氏的第一个新年。
这就够了,不是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