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接着,李源拿起一个火把,将这四具尸体紧紧拼凑在一起,披上裹尸布,然后毫不犹豫地点燃了火把。
刹那间,熊熊烈火腾空而起,无情地吞噬着这几具尸体。
就在火势越来越凶猛之际,一道凄厉的尖叫声突然从火焰中传出——原来,画中妖女之前附身于红玉的尸体之中,企图借此躲避风头。
她本打算等这四人的尸体被抛弃至荒野之时,再施展手段重新长出手脚,以恢复自由之身。
可如今,一切计划都因为李源的果断之举而化为泡影,怎能不让她气急败坏?
四具焦黑躯体在柴堆上蜷缩成扭曲的焦炭,裹尸布边角被热浪掀起,露出半截枯枝般的手指。
李源谨慎的用剑将那半截手指挑了回去。
吴小凤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身旁的李源,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如同冬日暖阳一般,缓缓地在心底,升腾而起。
要知道,她平日在吴家这个家族之中,可是备受宠溺,娇生惯养的主儿,极少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交情。
而此时此刻,与李源之间那经过过命之缘所结下的情谊,让她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待到那四具尸体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之后,李源与吴小凤方才离开那地下藏室。
“虽然咱们刚才见到的是四个人,杀死的也是四个人,但是小心为好,还是再检查一下宅子内是否有其他人吧。”李源提议道。
吴小凤懵懂的点了点头:“李公子所言极是,咱们不如一同结伴而行吧。”
李源轻笑一声,然后说道:“正好,免遭到其他危险。”
两人小心翼翼地穿梭于这座偌大的宅邸之内,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以确保再无其他不速之客的入侵。
确认安全无误之后,两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折返而归。
李源思索半天,想到反正也没有什么事,不如回到刚才的地下藏室里,好好的寻一番他们的战利品。
吴小凤他的想法,也非常同意。
李源也非常高兴,毕竟吴小凤见多识广,能够说出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那些法宝,在他的嘴里没准能听出来不少门门道道。
于是二人结伴而行,一同回到了地下藏室。
当李源走到自己的战利品跟前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念头,好像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被遗漏在了某个地方。
略作思索,他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刚刚,经历过激烈战斗的场地飞奔而去。
是在这个地方,李源和秦煌二人,曾经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追逐厮杀。
果不其然,一番寻觅之后,他在一堆废墟之中,发现了一块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玉石。
这块玉石通体流转着冰魄玉髓般的剔透光泽,宛如一轮弯弯的月牙,但却毫无锐利锋芒之气。
更令人惊叹的是,玉璧内部蕴含着九条青色纹路,这些纹路仿佛是人类的巧手,精心编织而成,自然交织形成一朵栩栩如生的莲心图案。
凑近细瞧,还能看到那莲心纹微微泛起点点星屑般的光晕,如梦似幻,美轮美奂。
一旁的吴小凤见状,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呼:“这件法宝竟然是灵台玉璧!在我的记忆里,早都失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想不到今天竟然会在这个地方发现,实在是难得可贵了。不得不说你真幸运!”
吴小凤很明显是发自肺腑。
李源对这宝物的来历感兴趣起来,性质盎然的模样道:“那你给我讲讲。”
吴小凤发觉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了,于是,整理了一下情绪,清了清嗓子,语气略显平静的说道:“相传此宝物乃是天外陨玉,坠落凡尘之后,落入了京城百里外的瑶池仙境。”
“而后历经整整三千年的瑶池露水淬炼,方才有了今日这般神奇的模样。
据说,若是有人将其佩戴于耳后三寸之处,便会在那里浮现出一枚冰晶莲印,届时,佩戴者的神识将会犹如沉浸在寒冷深潭之中那般澄明通透,思绪清晰无比。”
李源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吴小凤绘声绘色的讲述,只觉得手中那块灵台玉璧,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神秘力量和奇妙玄机。
“是说佩戴了这枚玉之后,能让人十分精神呗。”
李源总结。
“不仅如此。”
吴小凤继续说道:“这件法宝着实神奇非凡,当佩戴者遭遇幻术侵袭之时,这玉璧会突然之间急剧升温,温度之高甚至达到了灼骨的程度。
与此同时,那原本刻于其上的莲纹瞬间活灵活现起来,宛如灵动的游龙一般,在佩戴者的肌肤之上肆意游走,以一种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行将人的神魂拖拽回到灵台方寸之地,使其免受幻术迷惑。
而且啊,一旦这玉璧发动起来,其表面便会缓缓浮现出《清心渡厄箓》的太古篆文。
那些古老的文字犹如闪烁着银光的细针,直直刺入人的识海之中,所过之处,将幻境碎片尽数绞杀成细碎的齑粉,让一切虚幻泡影无所遁形。
说起这《清心渡厄箓》,原本乃是太古时期广泛流传的一部珍贵经文呢,据说只要将其背诵下来,便能令人的神念变得清澈透明、通彻无碍。
只可惜啊,如此绝妙的经文如今已然失传于世,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不过,这灵台玉璧最为玄妙之处就在于此!他将失传的经文化用到此,产生出来的功效,竟然比背诵经文要好上百倍。
它能够将中术者的五感彻底剥离开来,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
即便双目不幸被蒙蔽,无法视物,但双耳却依旧可以清晰地听到那破除幻象的清脆声音;
就算身躯深陷于泥泞沼泽之中难以自拔,指尖也仍然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玉璧传递而来的阵阵刺痛警兆。”
“总的来说,只要是任何幻术,他都能够破除,天下之幻术都在其下!单论破除幻境这一块,那它绝对是天下第一法宝,一点也不为过。”
李源一边听着吴小凤的介绍,心中不禁涌起一个大胆的念头:
倘若自己能够手持这块宝玉,再去细细端详那墙上的《魔痴练心法》经文,岂不是就能轻而易举地避开走火入魔的危险?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暗自窃喜,然而很快又将目光从这块神奇的灵台玉璧转移到了其他的战利品之上,期待着能够发现更多令他惊喜的宝贝。
在数十里之外的一座山巅之上,空空道人正迎风而立。
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能够穿透层层雪雾,透过遥远距离,将吴家大宅内所发生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望着宅院中那混乱不堪、血腥弥漫的场景,空空道人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他微微摇头,叹息着说道:“可怜的我这好徒儿啊!平日里对为师可谓是尽心尽力,不仅为我端茶递水,还时常陪伴左右。
然而如今,就因为一时的贪念作祟,竟落得个这般凄惨下场,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啊!从今往后,怕是再无人能像她那般贴心地侍奉于我了......”
正当空空道人好像沉浸在伤感之中时,一个冰冷而凛冽的声音,突然从他身后传来:“你的好徒弟不幸身亡,你竟然只是可怜以后没人给自己端茶倒水?”
空空道人闻言装作猛地一惊,迅速转过身去。
只见一名长发飘飘、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犀利地盯着他。
空空道人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拱手施礼道:“原来是陈道友啊,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不知近日贵家族事务是否繁忙?怎会有闲暇时间想起我这糟老头子,特地前来相见呢?”
那位被称为陈道友的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回应道:“前辈说笑了,晚辈岂敢取笑您!此次前来,实乃受人之托。”
空空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点了点头问道:“想必是吴家的人派你来的吧?”
中年男子颔首答道:“正是如此,晚辈受吴大将军所托,先行前来探查此处情况。如今到了此地,大致情形已然明了。”
那位陈姓男子名叫陈觉,此番前来乃是受了吴渊之托。
吴渊千里传音,让他过来查看一下,到底是谁竟敢如此大胆,破坏了吴家那固若金汤的大阵。
我那人的实力不高,还要求陈觉出手帮忙一下。
如今局势已然清晰明了——原来是空空道人出手,破解了吴家的大阵。
不过让人感到诧异的是,空空道人的所作所为,仅仅只是破阵而已,并未对吴家有任何不利之举。
陈觉心中满是疑惑,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开口问道:“实在抱歉,但在下还是想问一句,您为何要冒然出手,去得罪这吴家之人呢?”
只见空空道人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哈哈,小友倒是有趣。我挺欣赏你这人,在这世间众多喜欢玩心眼、耍手段的人群之中,你算是个性情耿直之人。一群爱玩弯弯绕的人里面你是一个直性的。”
陈觉发笑,也分不清这到底是在夸自己还是在贬自己。
“而我本人呢,行事向来随心而为,从不想着去刻意得罪任何人。今日之所作所为,也不过是想做便做罢了。”
空空道人又道:“道友其实没有必要在意,说实话,我刚才说的话真的是真心实意的。你敢问出来这些话,实在已经算了不得了。”
空空道人明明显看出来了他在意什么。
陈觉听后不禁暗自苦笑,心说,自己哪里算得上什么性子直,分明是空空道人性格和善,极好相处,而且向来不会轻易出手伤人,更不会故意为难他人或者抢夺别人的法宝。
想到此处,陈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回应道:“前辈谬赞了,以晚辈这点微末道行和见识,又怎能体会到您这般高深莫测的心境与境界呢?”
“只不过依我所看,似乎还有四人进去了,虽然那四个人欲行不轨,倒是落了个身死道消。不知那四人是……”
空空道人微微摇头,缓缓说道:“无妨无妨,这其中缘由倒也简单。
我此次出手,本意是想送给我的徒儿一份机缘造化。怎奈他福缘浅薄,命数不够强硬,以至于无法承受这份机缘,最终落得个惨死在吴家的结局。
但这一切,也只能说是他咎由自取,命中注定罢了。”
陈觉对着空空道人点头。
无论过程多么曲折复杂,至少眼下的结果已然清晰可见——吴家之人并未遭受实质性的伤害,而自己使命也总算顺利完成。
然而此刻,陈觉却并无离开之意。
只因眼前这空空道人,向来以妙语连珠著称,与其交谈,仿佛智慧增长,令人心旷神怡,受益匪浅。如此奇人异士,平素里实难一见,今朝有幸相遇,自是不能轻易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乎,陈觉略作迟疑后,便鼓起勇气开口问道:“前辈,晚辈斗胆,欲请教您几个问题,不知可否?”
空空道人闻言,先是爽朗一笑,而后大手一挥,慷慨应道:“哈哈,你我此番相逢,乃是冥冥中的缘分所致。既有疑问,只管说来便是!”
得到空空道人的应允,陈觉心中一喜,赶忙追问道:“敢问前辈,依您所见,这天下大势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演变呢?”
空空道人轻捋胡须,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缓缓说道:“天下之事,自古皆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观当今之局势,无疑正处于一个分裂动荡的阶段,且这种态势恐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听到这里,陈觉不禁眉头微皱,虽然觉得他说了一堆,但大多还是废话,也不知道是自是自己境界太低听不懂。
紧接着又追问道:“那么请问前辈,大概多少年之后,这天下方能重新归于统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