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见不得你好
定培这个词儿很古老了。
在八九十年代时很流行。
一般是企业把自家的职工送去指定学校指定专业进行学习。
毕业后回本单位工作的一种培训方式。
这种定向培训有的学校只给结业证或者肄业证。
给正式毕业证的不多。
赵光机械学校的汽车工程专业严格来说算不上定培。
因为这些学生是学校正式招生的,是有毕业证的。
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就业单位。
龚连山在十月份的时候,跟学校商量,他需要学校定培一批员工。
时限六个月。
这才是真正的定培。
十月中旬,天气变冷。
万荣汽车厂派来了100名员工。
参加短期培训班。
在开班典礼上,龚连山代表集团发言。
鼓励学员们珍惜机会,努力掌握知识,为进厂上岗做好准备。
员工们也是热血沸腾。
社会上对龚连山的传说太多了。
今天总算是见到活的了。
教学楼工地正在抢工期。
争取在下雪前封顶。
在工地转了转,龚连山感谢了张校长为万荣集团培养人才。
把张士朝搞的有些脸红。
其实,龚连山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办个职业学校。
以前他搞货运的时候,手里就有一个驾校。
后来跟随货运板块一同出售了。
如今,他搞汽车,自己再搞学校太难。
也没有这个机会。
自从张士朝找到他,希望他能捐资助学的时候,龚连山就想到了这一点。
如果能帮着自己培养人才,也不枉自己出钱改善办学条件。
现在,这个目的达到了,他也很高兴。
经过这几个月的紧张生产,万荣千禧汽车终于在各家4s店出现了。
现车一到就被抢走。
搞得几人争抢一辆汽车的事经常发生。
于是就出现了加价的事。
有人着急提车,愿意多出一万两万的。
有人不愿意。
这样就产生了矛盾。
这事还被人捅到了媒体上。
一时间万荣汽车加价销售的新闻见诸报端。
这消息反馈到总部,沈金凤马上就给龚连山通报了。
“这是万荣的营销策略,饥饿营销。”
“啥?饥饿营销?”
沈金凤不明白。
龚连山也不多解释,让她通知公关部,把这个消息放出去。
很快,外面就开始传万荣汽车采取饥饿营销法,主动调控汽车的供应量,人为供车不足,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个说法一出,各种声音都有。
有人说万荣汽车的龚连山太狡猾,不诚实,想卖高价。
有人说什么饥饿营销,他就是生产不过来!
有人说你们都错了,这是他们的公关手段,就是为了抹平加价提车的事。
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
还真的没人关注加价提车了。
下面4s店该加价依然加价。
说起来真怪。
你越是要加价,反而真的供不应求。
要求加价提车的顾客越多。
没人相信,这么受欢迎的汽车,厂家会故意压着不卖?!
其实,就是产能问题!
有时候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想,万荣汽车就是个组装车,他们车厂就是个总装线。
配件需要等,装配需要时间。
再加上工人手生,产量自然上不去。
产能的提升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
这也是龚连山积极捐资助学,让赵光机校增设汽车工程专业和办短期培训班的主要原因,
他需要专业的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
汽车同行对万荣这匹突然闯进俩搅局的黑马咬牙切齿。
却又无可奈何。
自己刚抓到点黑料,人家很快就能化解。
这说明,万荣有很强的公关团队。
他们也就不敢轻易出手。
待机而动吧。
老话说得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更何况,万荣刚造车,出现问题是难免的。
这加价提车的事刚平息下去,又冒出个刹车失灵事件。
有一个车主开长下坡,连续踩刹车后,发生刹车失灵现象,造成了车毁人亡。
有报纸报道新闻时,罔顾事实,跟着事故家属的说法,说这车有质量问题,要厂家赔偿。
龚连山得到消息,马上指示公关部到现场去处理。
一是,要求交通部门给出结论。
二是安慰家属,征询意见。
三是,对事故车辆进行全面的检验,查找原因。
这件事很快就查清了。
根本不是车辆问题,而是车主酒后驾驶,错把油门当刹车,车速过快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调查结束后,万荣汽车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对事故调查结果,各方专家都进行了确认。
尤其是事故车家属也发言了。
他们承认是自己搞错了,劝解司机朋友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一场新闻发布会,变成了交通安全教育会。
同时,万荣汽车公关部对罔顾事实,报道不实新闻的媒体发出了律师函。
要求他们公开道歉,并对万荣汽车进行赔偿。
这个消息就像一枚炸弹,在国内媒体圈炸了窝。
多年来,新闻单位顶着无冕之王的帽子,可以说掌握了舆论话语权。
黑白之间,一言而决!
现在怎么冒出来一个敢告他们“无冕之王”的单位呢?!
这不科学啊!
你怎么敢?!
龚连山还就敢!
很快法院的传票就到了报道不实消息的媒体手上。
他们彻底慌了手脚。
有人找关系说情的,有人跑来和解的,还有人咋咋呼呼,要跟万荣对着干的。
找关系说情的,要求和解的,龚连山一概网开一面。
对那些嘴硬的,他绝不惯着。
马上走司法程序,直接告!
万荣汽车状告不实报道媒体的新闻,一下子就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说新闻媒体是一家,可毕竟存在着市场竞争。
尤其是,媒体现在需要企业的广告支持。
大肆报道这样的新闻,可以明显的讨好万荣。
明年的广告份额就保住了。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那几家嘴硬媒体自知理亏。
官司打下去也是自己输,干脆调解吧!
于是庭外调解就成了必然。
龚连山这人虽然不愿意把人逼死,可你不识抬举,就得接受结果。
他本想官司打到底的。
可在哈尔滨,谁不认识谁啊?!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有领导出面和稀泥。
“连山,给个面子,这事就拉倒吧,别追究了。”
“不追究可以,面子也能给,但是他们得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