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410章 暗度陈仓

邢涛的想法得到了沈金凤的回应。

答应可以把其中的一层腾出来。

万荣集团总部现在人少,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地方。

只是每层都保留了会议室。

别说腾出一层了,就是腾出三层都没问题。

很快,万隆地产的牌子就悬挂在了一楼大厅的指示牌上。

他们地产公司人更少,只有三十多号人。

为了门面,邢涛又招聘了几十号员工。

而万荣集团在省工行也办理了贷款额度。

人家对万荣确实信任,直接给了三个亿。

龚连山这边给万隆转去了5000万。

如果有需要再说。

咱们不提万隆地产邢涛如何在哈尔滨地产界瞎几把搅和,单说阿城汽车厂的工程进度,那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

工地周遭的公路也开始修建了。

水电也到位了。

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的工程师亲自来指导图纸。

万荣阿城汽车厂,严格说起来,它只是个总装厂。

其他的配套厂是没有的。

这也是龚连山的无奈。

无论是汽车的外形的模具,还是塑形,都需要配套厂家来做。

这个要是自己建厂有些不值当。

除非你一年的产量有几十万台。

否则由别人代工更划算。

再有就是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是个大工程。

它又涉及到很多零配件的生产。

这又是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

汽车内饰、座椅、仪器仪表传感器,这都涉及到大批的专业厂商。

还有轮胎轮毂、车灯、转向、传动、变速箱等等!

这些如果都是自己搞,恐怕就得建设上千个工厂,工人都得几十万人!

万荣汽车厂,是涉及到总装和喷漆。

其他的全是外包。

那有人问了,这样的产业链结构还敢在哈尔滨建厂?

有啥不敢?

哈飞都能建厂,他有啥不敢的?

哈飞不够用,不是还有长春一汽嘛!

一汽不够用,不是还有沈阳华晨、金杯嘛!

在东北,汽车工业不缺配套厂。

缺的是设计,是品牌,是严格的总装工艺。

而龚连山买的生产线也是现阶段最先进的总装线!

包括喷漆烤漆生产线!

中国消费者在乎的是外观,是空间,是品牌。

不是什么发动机。

当然,这是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的消费者。

国内紧锣密鼓,国外战战兢兢。

高尔基汽车厂引进了两条总装生产线。

这引起了欧美国家的怀疑。

因为根据他们的测算,高尔基汽车厂同时引进两条生产线是不划算的,也是不科学的。

为此,他们暂缓了发货,开始调查原因。

还派出调查员亲赴高尔基汽车厂查看。

结果,没有发现端倪。

原来,龚连河得到消息,连夜赶到了汽车厂,了解情况。

当他知道欧美要派人来调查,他就有点慌了。

因为只要来人一看就能发现马脚。

建设的新车间只能安装一条生产线啊!

你要两条是咋回事?

汽车厂的领导也懵逼了。

大家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被他们发现,别说龚连山的这条生产线了,就是高尔基汽车厂的这条都得被人家扣下!

大伙儿急中生智,马上组织工人把老车间的机器设备拆除。

至少空出来。

人家来查,他们也好说话。

这边昼夜不停拆了三天。

等调查员一到,发现确实准备了两条生产线的空车间。

一条是新厂房,已经建设好了。

另一条是旧厂房,机

器设备已经拆除了。

在俄国人金钱美色的攻势下,调查员心满意足的走了。

这个危机才算解除。

等到欧美往俄罗斯汽运设备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

九月的东北,正是金秋时节。

黑省上下都在忙着秋收。

而阿城汽车厂的厂房已经建设了一半了。

他们要争取在落雪前封顶。

两趟货运专列驶进了俄罗斯边境。

在边境海关进行了报关。

而后卸车转运。

高尔基汽车厂的人在这里接车。

两列货车在莫斯科就驶上了不同的方向。

一列按照原计划,去了莫斯科南部400公里外的高尔基汽车厂。

另一列则秘密的沿着远东铁路线,向东行驶。

历时半个月时间,到达了满洲里口岸。

到此,算是进入国内了。

龚连山带着汽车事业部的人亲自接车。

几十节车厢的车门都有铅封。

这是在俄罗斯换车时打印的。

车厢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海关人员根据报关文件查验了几个车厢,这才放行。

其实,报关文件肯定是不真实的。

里面写的是汽车零配件和机器设备。

其实是汽车生产线。

当然,这事在黑省海关的协调下,也没人这么不开眼的真查。

这些设备到了哈尔滨,直接卸在了火车货运站的大库房里。

这个库房被锁上了。

为啥不直接运去阿城?

因为还没建完呢。

虽然此时已经进入了十月,天气渐冷,室外都有点冻手了,可施工还是没有停。

厂房已经封顶了。

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的施工。

车间内部的施工也在紧张的进行。

争取在十一月份,生产线就可进行室内安装了。

万荣集团卖货运公司的事炒的沸沸扬扬。

可他投资汽车厂的事就相对低调了很多。

省市领导也不想大肆宣扬。

为啥?

还是信心问题。

他们也不知道万荣这次创业能不能成功!

万一要是失败了,而自己调门起高了,不是丢自己的人?

到时候在领导面前就没有好印象了。

万荣集团汽车事业部设计中心。

从世界各地汽车设计公司挖来的设计师们,正聚精会神的操作着电脑,设计着自己的作品。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合资车的天下。

国产车就是卷价格,品质上确实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款万荣汽车至关重要。

走什么路线也是确定企业今后的发展道路的关键。

亲民还是中产?

高档豪华?谈不上。

血统上就没有这个基因。

龚连山提出了中产车路线。

为啥?

亲民的低价车已经有了。

他再加入进入,自己卷自己不值当。

中产车现在还没有这个提法。

中产阶层有什么需求?有什么痛点?

需求就是家用与商用统一,实用与价值统一,空间与舒适统一。

当他提出“三统一”的概念后,设计中心的人就有了设计方向。

一张张中产车设计图就出现了。

而此时的世界汽车界,没人关注这个在中国哈尔滨落户的汽车新人。

龚连山的暗度陈仓计划正在顺利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