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331章 洪流

老人们反对,龚连山也劝说,沈金凤也不是太理解。

龚连花和沈金华晚饭都没吃好。

把俩人拉到了自己的东厢房,龚连山对两个姑娘进行劝解。

他主要是从西方人的文化和性格与中国不同的这个点来说的。

“老妹啊!你们俩找对象,当哥支持,跟老外交朋友也没什么。”

“可要说到婚姻,我劝你们慎重。”

“为啥呢?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风俗习惯跟咱们是不一样的。”

“他们讲究自由民主,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说白了就是公开的自私!”

“在他们的国家,自私的行为是被提倡的,而我们不是。”

“从这一点上,你们就会接受不了。”

龚连花和沈金华马上就开始反驳了。

“哥你说的不对,人家对我很好,还很浪漫!”

“哈哈,是不是跟你见面就送花,还带你去吃西餐?”

“对啊!”

俩人都点头。

“他为什么不带你们去他住的地方呢?”

“呃……”

“是不是说那是他的私密空间,他要保护自己的隐私?”

“对啊,对啊!”

两人连连点头!

龚连山哈哈大笑。

“如果两人是奔着婚姻去的,不是更应该坦诚相待吗?如果两人都相互保持着各自的秘密,那还是夫妻吗?”

龚连花和沈金华相互对视了一眼,好像都看到了彼此的不可思议。

她们从美好的爱情憧憬中缓过来。

有些愣神的问道:“难道夫妻不是应该彼此尊重,互留空间的吗?”

“呵呵!这个你们问金凤,她有经验。”

龚连山把这个话题让给了媳妇儿。

沈金凤给她俩倒了杯水,这才说道:“其实吧,我也没啥经验。不过,这些年我和你哥在一起,我们之间就没有啥秘密。我的事他知道,他的事我了解。我想,如果夫妻之间相互保密,或者有隐瞒,那一定是有了外心。至少咱们中国人都是这样吧?!”

沈金凤声音不高,内容也很有中国特色。

可对受西化影响的两人都如醍醐灌顶一般。

这些年,她们还真没有机会在一起讨论婚姻家庭。

虽然已经知道了双方的差异,可正在恋爱中的两人来说,一切的忠言都是别有用心。

“哎呀姐,你们就别说了,反正我们现在挺好!”

“……”

两人在家呆了两天,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老头老太太心里憋着气。

到了现在,他们知道自己也管不了了。

龚连山两口子也不再劝说。

而是让她们留个心眼,尤其是涉及到钱财和安全的时候。

六月的雨季,在东北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天一直细雨连绵,放晴的时候少。

集团又有涉及到龚连山的会议了。

那就是信息化的事。

去年,万荣集团就专门开过这样的会议。

当时的决议是先在沪海的航空货运公司试行。

如今已经一年了,人家试行的效果很好。

集团这边也就有人提出正式在集团实施。

今年的四月份,第一条64k互联网专线接入中国的科技网。

到了此时,国际上才正式承认,中国有了国际互联网。

此时的互联网只有以中科院计算机中心和京城几家高校共同组建的科技网内的用户才能给国外的网络连接。

全国对外的接口只有一个。

可见此时的互联网速度有多慢!

同时上网的人一多,就卡的要命。

但是,接通这个接口后,国家就知道,这是未来联通世界的一个窗口!

我们要继续增加接口。

此时的美国人,对出现的国际互联网还没有特别重视,对中国的申请也是同意的。

他们还在跟中国讨价还价,不付出点代价是不行的。

龚连山在会上,他重点介绍了中国互联网的情况。

他说道:“今年四月,京城有了一个连接国外的64k接口,这个接口只供国家科研使用。针对民用的接口还没有。”

“我们集团的信息化不仅仅是每个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脑,而是需要把这些电脑都连接起来。”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我们想要连接起来,会很麻烦,成本也很昂贵。”

“如果有了互联网,我们建设一个主机网站,所有人根据权限就可以登陆网站,我们的业务系统就能联通整个集团!”

他的这次讲话有点深奥,很多人都没听懂。

为此,龚连山让沈金凤邀请哈尔滨邮电局的工程师,就互联网的知识对大家进行培训。

好在集团除了高层岁数较大外,其他科室的大多是年轻人。

这些年来到集团工作的高学历人群也在逐年增多。

尤其,哈尔滨还是理工科院校的集中地。

来集团的理工科居多。

互联网是现在最新鲜也是最时髦的知识。

这个培训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至少对大家有个初步的普及。

集团也购进了一批电脑。

此时的电脑还是486。

再配上一台打印机,15800元一套。

这已经是很便宜了。

先给集团办公室文印室配上。

龚连山两口子带着集团的高层来参观一下。

其实,他们也看不出啥来。

以前没用电脑的时候,文印室也能打印文件。

只是比较麻烦罢了。

如今,只要在电脑上打出来,就能从打印机直接输出了。

好像跟以前区别不大啊!

龚连山不想今年大规模配电脑。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今年的电脑很贵,如果现在就配齐这笔开支太大。

二一个是今年的版本不划算。

明年就出95了,何必急于一时。

再有,现在的电脑想要组个局域网都费劲,都配上意义不大。

再等等吧。

集团公司的文印室配上了电脑。

下面的各个公司也有样学样,统一在文印室配上一套。

也算是上行下效。

龚连山也不好说他们。

自从有了电脑,领导们普遍反映,文字处理工作的效率确实提高了许多。

龚连山也知道,万荣集团的物流系统软件开发已经提上了日程。

可这事谁能干,交给谁?

他也不太确定。

不过,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正是在某联某想里与他们的老大闹别扭的老倪!

如果此人能亲自给万荣搞开发,那这事就十拿九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