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布局进行时
原来,交通局是被万荣的大动作吓到了。
虽然去年万荣以业务加盟的方式整合了运输一公司、二公司和三公司。
可跟这次不一样。
那回可没有啥加盟费的说法。
现在万荣搞出了加盟连锁,还要收钱。
社会上的反响还这么强烈。
这把主管部门的领导整毛了。
尤其是收钱这事,合不合规矩?政策允不允许?
他们赶紧查找有关文件和资料,发现,竟然没有相关的规定。
这些,他们有点不知道该咋办了!
自己是支持啊,还是反对?
于是,交通局委托柳副局长找龚连山谈话。
主要是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先批评一下!
你这是干什么玩意?
怎么能随便收钱呢?
经过我们批准了吗?
再有,物价局同意了吗?你就收人家一万块?!
这钱是那么好拿的?
另一个目的是询问一下,万荣到底想要干啥?
你得先跟我们通个气啊!
不然上面领导问下来,我们怎么回答?
龚连山一进柳局长办公室,就见老柳的脸色难看。
他就知道坏了。
老柳头有意见了。
“呵呵,柳局,有事啊?”
“你还问我有事?你自己有啥事不知道吗?!”
“啊?我有事?我能有啥事啊?!”
龚连山早就猜到了交通局找他谈话的目的了。
这些官老爷还没从官僚作风中醒过来呢!
我是企业,不是你的下属部门。
企业有经营自主权啊!
我想咋干就咋干,只要不犯法就行呗!
再说了,现在交通管理只有一个管理暂行条例,连《公路法》都没出来呢,我能反什么法?
物价管理法规?
那也是人家物价局的事,跟你们有啥关系?
再说了,经营方面的事,你们也不懂,也是人家工商局的事,你们操啥心啊?
这些话只在龚连山的心里嘀咕,他可不敢说出来。
这要是把老柳他们这些头头惹急眼了,可没自己的好果子吃。
龚连山稳定了下心神,捋了捋思路,说道:“柳局,是我们加盟连锁的事吗?”
“知道还问!”
见老柳脸黑,龚连山赶紧散烟,点着了,吐出烟圈来,老柳的闷气也散了不少。
龚连山弹了下烟灰,这才悠悠的说道:“柳局啊,你也知道我们运输企业的难处,处境尴尬啊!”
“由于历史原因,竞争对手多,全省各地市县都有运输企业。”
“再加上现在的开放政策,允许个人购车参与运输经营。”
“这些年运输行业虽然越来越繁荣,可是由于散户太多,导致运输市场价格紊乱,竞争无序,国营企业反而亏多赢少。”
“怎么把这样一个散乱的市场整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让大家有劲儿一起往外使,而不是眼睛向内。”
“我就想到了加盟连锁这个办法。”
“只要市场上的散户和小运输企业都加入到万荣这个货运体系中,那么就能把小溪汇成大河,大河形成浩浩长江,横扫其他竞争对手。要么加入进来,要么亏损倒闭。”
龚连山一连抽了三根烟,讲的唾沫横飞。
老柳都听傻了。
他是知道龚连山这个人有能力有眼光的。
所以,一直以来也很支持他。
否则就不可能那么轻松的把三个运输公司业务加盟了,也不可能把单位的福利房卖给他。
更不可能帮着龚连山一家办哈尔滨的户口。
你看他出面办的好像很轻松,你换个人试试?!
龚连山见老柳愣愣的出神,就停下话头,看着老柳问道:“柳局,这就是我要干的事!”
“哦,啊!”
柳副局长回过神来,端起大茶缸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口,这才说道:“在哈尔滨你有多少车了?”
“算上郊县,名义上有1500台左右了。”
“这么多了吗?!”
老柳有点吃惊。
这规模在哈尔滨算是第一的运输企业了。
“哎呀,没想到啊!你们万荣成长的这么快了!”
老柳很是感慨。
三年前,万荣哈尔滨分部建立。
两年前,万荣哈尔滨分公司建立。
如今呢?
万荣的总部已经搬过来了。
仅在哈尔滨的车辆就有1500台了。
他是不知道万荣在东三省在册的车辆有多少!
否则还不得昏过去啊?!
“那你们下一步干啥?”
“下一步?把长春和沈阳分公司建起来。吉林和辽宁太大,仅靠哈尔滨公司管理根本忙不过来,我们只能在各省建立省级公司,来全面管理各省的货运业务。”
“嗯,有道理。”
老柳觉得龚连山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很符合实际的。
龚连山倒是想总公司统一管理呢!
可这不现实!
现在还没有互联网,电脑都不普及。
八十年代初期在各大学和科研院所做研究使用。
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仅在各个政府机关的机要室和文印室在使用电脑。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脑就是打文件的工具,至于其他的作用?不知道。
龚连山早就想普及电脑了。
现在国内的电脑还停留在286和386上。
至于486,还要等。
现在最风光的高科技公司就是那些搞汉卡的。
因为此时的操作系统都是英文版,国内懂英文的不多。
于是这些把英文版转换成中文版的汉卡公司成了科技明星。
龚连山看着这些洋洋得意的“明星”真的着急。
他有心插上一脚,却有心无力。
自己这摊还水当尿裤的呢,还想插手别的领域?
洗洗睡吧!
在没有互联网的世界里,远程处理业务是不可能的。
于是以省公司为核心,分布式管理各省的货运业务也就成了必然。
“连山啊,你看在哈尔滨你有1500台车,修理也是个大事。有没有想过接手一个修理厂呢?”
老柳盯着龚连山看。
“呃,修理厂?我有……”
是的,龚连山接手的四个运输公司里都有维修车间。
可是……
细想一下,还真有必要把这些维修车间整合一下,搞个修理厂不是更好?!
有道理。
龚连山立马脸上挂笑。
“柳局,是有这个必要,现在我手里的四个维修车间分散在几个公司里,无论是人力还是设备都很浪费啊!哈哈,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没顾得上!”
见龚连山这么说,老柳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
“哎,不是……”
“不是?”
“嗨!”
老柳一下子就笑了。
“你难道不知道交通局下属有个汽车修理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