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29章 抉择

龚连山两口子带着老武齐聚哈尔滨,沈金芳带着阚勇来了一次。

看到大姐姐夫为了分公司的事这么着急上火,俩人也束手无策。

他们还真帮不上忙。

不可能自己工作不要了来帮忙吧?

龚连山和沈金凤也不可能让二妹不要公职了。

此时最纠结的不是小胖或者刘淑霞,而是龚连山。

他真真正正面临着选择。

是在工商局老老实实的待着,混个升迁等着退休,还是毅然决然的出来,把自家的货运事业担起来。

龚连山原以为媳妇儿可以独当一面,货运这摊她干着就完了。

自己还能干点别的。

可现在看,是自己想当然了。

沈金凤不可谓不能干。

这两年货运这摊正常运转全靠她了。

可这个摊子一往大了铺,就出现了人手不够的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有两个,一个是资金,另一个就是人才。

社会上其实人才很多。

可就是不愿意来民营企业发展。

工资待遇不是主要原因,恰恰是社会风评和社会地位才是主要的因素。

一时半会这样的思想是没法扭转的。

龚连山要是再不出山,恐怕万荣货运会错失良机。

两口子在工地的简易房里说着私密话。

“媳妇儿,你说我出来行不行?我还真有点犹豫。”

沈金凤早就有想法了。

你说,在北安当地发展,两口子都在,随时能帮忙,在不在公司都问题不大。

可现在不一样了。

搞了个二公司,现在又在哈尔滨搞分公司分车队,如果不自己来亲自抓,恐怕真的要搞砸。

你看小胖这么亲密的哥们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别人谁愿意?

“走到这一步,你不出来恐怕还真不行了。咱家可是背了500万的贷款啊!”

“是啊!”

龚连山深吸了口烟,眉头皱的更紧了。

“行,我回来。不行我来哈尔滨,这边要是站住脚了,总部就搬过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该动的时候就得动啊!”

他感叹了一句,下定了决心。

小胖回话了,他说只能来哈尔滨帮一阵,还得回去。

龚连山一听,这还是不愿来啊!

算了,强扭的瓜不甜,也不一定解渴。

自己来!

这边让老武面试着司机,他和沈金凤一起返回了北安。

当龚连山把辞职报告递交上去的时候,工商局都沸腾了。

要知道,这两年,政府机关都在鼓动公职人员下海呢,可是下海的人并不多。

只有那些在机关混不走的,关系不好的,坐冷板凳的,才下定决心去海里试试。

就是这样,单位还承诺几年后可以回来。

给大家留条退路。

可龚连山的情况恰恰相反。

他是因为在海里游的好,被工商局看重,让他进入体制的。

咋的?你还要走?

你是咋想的呢?

就连龚家沈家都不太理解。

别人想进机关而不得,你可倒好,为了挣钱要出来?

再说咱家缺钱吗?

为了这事,爸妈还跟他置气。

一连几天不跟他说话。

家里的气氛一度很压抑。

沈金凤吓得不敢提这事了。

龚连山几次做工作,可还是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

到了此时,龚连山不得不实话实说。

“爸妈,我出来不仅仅是想着挣钱的事。”

见儿子要跟他们解释,姚凤仙还要耍性子,被龚福廷拉住了。

“好,那你说说,到底是咋想的?”

“其实,咱们欠债了。”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惊。

八十年代的时候,要说家里背了饥荒,那可是

件非常丢人的事。

在外面都抬不起头来。

“咋回事?咋欠的饥荒?”

姚凤仙一下就毛了。

前段时间两口子搞二公司和贷款的事没跟家里说,他们是不知道的。

“是这么回事。”

龚连山就说了贷款的事。

龚家沈家一听贷款的金额,腿都软了。

500万?!

在他们思想里都不知道这是多少钱!

估计天文数字都打不住。

“咋,咋欠这么多?你们疯了!”

他们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我们为了货运生意,主要是在哈尔滨搞分公司,还有买车建车队。”

“……”

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

老头老太太们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卖房还债了。

可这金额真的让人绝望啊。

“我要是不出来,哈尔滨就没人接手,这些钱就打水漂了,所以我得出来。”

这是个二选一的事。

可能是唯一选择了。

他们有心去帮忙,可一想自己根本不懂这些生意,也只能叹气了。

姚凤仙有心让老儿子去帮忙,可又想到连河也在顾着自己的小家,她最终没有说出口。

反正这事到了这步,已经没有了退路。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舒适区,谁都不想打破,那只有自己来了。

鞠广义亲自找龚连山谈话,让他打消辞职下海的念头。

“鞠局,我本来就在海里,是你们看重我,让我上岸了。可现在我不离开确实不行了。”

见龚连山走的很坚决,鞠广义很是可惜的说道:“黄局说,你离开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沉默了一阵,惋惜的说道:“要不先办个停薪留职呢?如果外面不好混再回来!”

龚连山想了想,自己也别搞的太绝,给双方都留个念想吧。

“好,那就停薪留职吧!”

“嗯,那就办下手续吧。”

龚连山很快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

市场管理公司的人都不愿意他走。

晚上大家办了个欢送会。

王芳和赵吉祥没少喝。

王芳还哭了。

龚连山哈哈一笑,说道:“以后你们见到我在市场里摆摊,对我照顾点就行!”

“呜呜,净瞎说!”

王芳破涕为笑。

市场里的商户听说龚连山离职下海了,都议论纷纷。

有人看好他,有人觉得可惜。

不过,龚连山确实留下了一些传说。

“你就在总部,盯好了,我先去哈尔滨了,派个财务过去吧。”

“分部的财务?”

“还留在分部,以后哈尔滨分部的收入交到分公司。”

两口子商量好了安排,龚连山收拾一下,南下哈尔滨。

一场轰轰烈烈的哈尔滨创业画卷就此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