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13章买不起

龚连山第二天带着老武,跟着张长顺到了黑河口岸,见到了这批车。

八十年代中期,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并执行了中长期易货贸易协定,中国从苏联进口的卡车也随之增多。

1985—1986年苏联出口中国的卡车车型主要有:卡玛斯53212型10.5吨载重车、卡玛斯5511型10.3吨自卸车、玛斯5335型9吨载重车、吉尔431410(吉尔130)型6.7吨载重车、吉尔431510(吉尔130Г)型6.425吨载重车、嘎斯53-12型4.5吨载重车、克拉斯256Б1型12吨自卸车、别拉斯540a型30吨矿用自卸车、别拉斯7522型30吨矿用自卸车和别拉斯7523型42吨矿用自卸车等等。

而龚连山他们看的这批车就是卡玛斯。

停车场里停满了高大的卡车。

卡玛斯53212型10.5吨6x4驱动的公路载重卡车是最多的。

停车场里有50台。

卡玛斯5410,拖挂总重26.5吨,30台。

卡玛斯54112型鞍式半挂牵引车,拖挂总重35吨,20台。

看着这些崭新的进口卡车,龚连山心潮起伏。

他太喜欢了。

也想要啊!

可是一听价钱,他就凉了半截。

10万,15万,20万!

这价格!

东风带挂可以拉10吨,价格不超过6.8万。

同样拉10吨的卡玛斯53212,价格10万。

不划算啊!

这会儿龚连山已经有点打退堂鼓了。

老武却是很感兴趣。

柴油车,比汽油车有劲儿!

他作为老一辈,对苏联老大哥更是迷之崇拜。

“连山,车不错啊!买得过!”

“可是……”

龚连山心说,谁不知道车好啊!你也得买得起才行啊!

“张股长,不是易货嘛,为啥你们要钱了?”

“易货是外贸跟外商易货,跟你们易啥货啊?!我们要钱啊!”

龚连山一算,这些10吨车要500万!他上哪儿去找?!

难道找银行贷款?

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户贷款有很多的限制。

虽然文件上是有贷款额度的,可银行都倾向于给国营单位放贷,个体户他们是不放心的。

这年头能拿到贷款的个体户都是有很牛逼的关系。

普通人想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太难了。

再有就算能贷款,贷款期限最多12个月。

尤其是购买机动车这种类型。

还必须有一贷二。

也就是自有资金有100万,你能贷款200万。

还得有担保或者抵押。

这么多年,龚连山就没贷过款。

如今,龚连山摊子铺的大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手里的资金凑凑能有100万。

就算他贷款最多能贷200万。

重要的是,贷款期限太短,还款压力太大了。

“武叔,东西是好东西,价格也确实不便宜,现在咱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老武很是遗憾的点点头。

见俩人都面露遗憾,张长顺有点毛了。

“咋的,龚总?这车不满意?”

“张股长,不是车不满意,是我们买不起啊!”

“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呗,也没让你都买走啊!”

张长顺说的没错。

可龚连山却有自己的顾虑。

如果只买几台,车队的管理成本就高了,不划算。

龚连山之所以带着老武来看车,他的目的是购进苏联车,替换出东风,这些东风加入铁路联运中去。

如果买不了几台车,他的这个目的就实现不了。

退而求其次,还不如继续买一批东风呢!

龚连山一打退堂鼓,张长

顺就太失望了。

北安如果龚连山不买,其他单位就更没希望了。

国营单位资金都很紧张,哪有钱买这些车啊?

张长顺也跟着想办法。

“龚总,要不贷款呢?你们实力不错,自有车辆四五十辆了,也能抵押。”

他这么一提,老武目光炯炯,他是心动了。

老武拉着龚连山到了一旁,嘀嘀咕咕的算起贷款来。

“车队的车抵押能贷150万,自有资金可以再贷200万,这就差不多了!”

龚连山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还款压力太大了,容易玩脱了。”

见龚连山还是这个态度,老武失望的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龚连山不想步子搞的太大,容易扯到蛋儿!

万一中间资金链断裂,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就付之东流。

再说了,自己没有这个必要啊!

也不是没有其他路走!

从黑河回来,龚连山跟媳妇儿说了这事。

沈金凤也同意丈夫的意见。

大金牙和龚福廷都觉得稳妥为好。

反正车有的是,今年不行,明年后年也有机会!

龚连山还是没有去买车。

他把车队里的东风划出20台,挂到了汪越的公路货运站里,专门跑联运业务。

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万荣货运下面还挂着一批社会车辆呢!

这些车辆也能弥补部分运力的不足。

虽然这样车队的收入可能会减少,可他把联运这事搞定了,对货运部助力更大。

他手里的剩下的资金不能乱花了。

车队和货运部所需要的运营资金也是好大一笔钱的。

还得留下一笔备用金,以防万一。

如果再添置车辆,那也是秋冬时候的事了。

万荣货运在北安地区出名之后,带来了运输市场的变化。

以前,春耕前的农资运输都是各系统自有车队在运输。

经过这几年货运市场的发展,农场局和下属农场都意识到,他们有了第二选择。

可以把自己的运输任务放到万荣货运,既能增加运力,缩短运输时间,增加工作效率,还能给自家车队施加压力,改进他们的工作作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这么干的就是苏河农场。

有了他带头,龙镇农场、二龙山农场也跟着这么干了。

农场局物资公司的运输任务以前都是交给管局运输公司的。

可这两年运输公司出现了各种纰漏,物资公司也对他们不太放心了。

见附近农场让万荣发布运输任务,他们也就顶着压力,有样学样了。

这下,运输公司就毛了。

本来自己是管局御用的运输单位啊,现在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了!

曾经张罗着要调走的胡海诚硬着头皮让管局协调。

自己人啊,别这么整,再整我们就真死了!

吴副局长很无奈,主要是,人家不是他主管的单位,不一定给他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