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租库房
年前这段时间,正是暖菜销售的旺季。
万荣货运部的电话一天响到晚。
龚连山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沈金凤只得离开儿子,再次来到北安帮忙。
她的任务就是守在办公室里,接待客户,接听接电话。
反正政策也简单,只做暖菜,其他的暂时不做。
运价也透明。
沈金凤很快就上手了。
这几天,龚连山的任务是找房子。
说了年后要龚家沈家都搬上来,没房子肯定不行。
他先跟邢涛说了这事。
邢涛想了想,说道:“咱们大院倒是有几间仓库,也是挨着围墙,改造一下开饭店和食杂店倒是也行。”
“是吗?那看看去?”
“走吧。”
邢涛带着他去看房子。
就在运输公司大院里,距离龚连山他们办公室一百多米外,靠着围墙有一栋红砖平房。
龚连山一看,就有点傻眼。
这可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苏式建筑。
库房又高又大。
原来是车库,后来改成了废旧零件库房。
现在里面还堆着一大堆废零件和废轮胎呢。
“这也太大了。”
这栋房子能有五六十米的长度,进深有十二三米。
高度有五米左右。
外墙垛上还写着白色的大字。
依然清晰可见。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龚连山看到这个口号,嘴角抽搐了下,有点违和。
这房子不错啊!别看已经有几十年的房龄了,房子质量杠杠的,只是小窗子上的玻璃都碎了,窗框有些破旧。
“这房子还行吧?开饭店没问题。”
邢涛推销的有些卖力。
“房子是挺好,就是太大。”
龚连山又强调了一次。
“大吗?你不是老丈人也来吗?间壁一下既能开饭店,也能住人!”
邢涛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你下面那些司机不是也没地方住嘛,间壁间壁就能当宿舍,这不挺好?”
龚连山看了他一眼,说道:“涛总,不对啊,你小子这么卖力,咋回事?”
见龚连山这么问,邢涛嘿嘿一笑,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你都挣钱了,我这房子你多少给点!”
他面色一正的说道:“我这边也不容易。”
龚连山挣不挣钱,邢涛很清楚。
毕竟万荣的政策,龚连山也没瞒着他。
“行,办公室租金给你。要多少啊?”
“嘿嘿,山总,你看着给呗!”
“草。”
龚连山笑骂了一句。
指着这个大仓库问道:“这个呢?”
“这个确实面积太大,要是你真用不完,我给你隔几间。”
他琢磨了一下,说道:“我也不多要你的,一平方一块,咋样?”
龚连山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你小子可真敢要啊?你这也不是门市房,我租过来还要改造,还要重新开门。你要一块钱?”
见龚连山急了,他赶紧问道:“那你说多少嘛?”
“这面积越大,单价就得越低。否则你租给谁去?!”
“哦,对,对,你说的对,你意思一下就行,我不嫌少!”
“你这个仓库有近六百个平方,面积这么大,超过两毛我就不要了。”
“行,行,行,你说多少就多少,这行了吧?!”
邢涛生怕龚连山真不租了。
龚连山又绕了一圈,回去把沈金凤喊来,带着她看了一圈。
“唉妈呀,这么大?我们能用完吗?”
“你傻啊?用不完不会租出去?”
“啊?”
沈金凤眨眨眼,她还真没想过。
邢涛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
“我可说好了,房租今年不能算,
我得改造装修,至少也得一年。”
“行行。”
邢涛一琢磨,一个月能收入120块,一年1440块,这要是租个十年八年的,不也是一大笔钱嘛!
这仓库一直扔在这儿,没啥用处,现在终于废物利用了。
“连山,啥时候签合同啊?”
“你把这些破烂都搬走,我们再签。”
“行行。”
第二天,邢涛就让工人们开始清理仓库。
把这些破烂能卖的都卖了。
又让人打扫了一下。
龚连山见哥们这么有诚意,也就签订了租赁合同。
租期30年。
每五年租金上涨1%。
租金从86年开始计算。
反正能占的便宜,龚连山是不会放过。
至于办公室的租金,龚连山不给了。
我都租了这么大的场地了,你要是让我交租金,我就搬走。
“行行,用着用着。”
邢涛现在也不在乎这个。
主要现在是他说了算,上头又有他老子顶着,他就是太子爷,想咋干就咋干,没人管啊!
龚连山之所以要租下库房,也是有他的想法的。
现在车长加上驾驶员,有三十四人。
他们都没地方住,不是在小旅社里对付,就是跟别人挤。
为了长远发展,这样是不行的。
再有他们的吃饭问题。
龚连山不办食堂,可老爸不是有饭店嘛。
食宿通过这个仓库就都能解决。
食宿都是收费的,他们的钱也能给爸妈挣了。
再有大金牙的食杂店,如果也开在这里,你想想这烟酒消费!
再有这里是运输公司,有近两百号职工呢,家属近千人。
光这些人的消费就不得了。
再加上运输公司就在八道街。
这边都是农场局的各个单位。
消费能力还是不弱的。
这么算下来,把饭店和食杂店开在这里,位置是很好的。
晚上,龚连山把自己的打算跟媳妇儿说了。
沈金凤往丈夫的怀里挤了挤。
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咋样?我厉害吧?!”
龚连山一语双关。
“傻样!”
沈金凤小脸绯红。
刚刚的双人运动过于激烈,宿舍的床好像有点承受不住了。
“咱们搬上来有个好处,知道吗?”
“啥好处啊?”
沈金凤有点迷糊。
“想办法把户口办上来,孩子在城里上学总比在农场强吧?”
“哦,是哈!”
沈金凤眨了半天眼睛,终于想明白了。
这年头很多家长还没有什么哪个学校好不好的想法。
只要有学上就行。
也就是龚连山,是重生者。
他才知道教育资源对孩子升学的重要性。
龚连山心中暗叹。
北安就北安吧,虽然只是个县城,可总比在下面强吧?
他倒是想一举进军哈尔滨,可是他现在还没这能力。
他得在北安蛰伏一段时间,积攒了底气再说发展的事。
到现在为止,他还是在借鸡下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