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102章眼红

噼噼啪啪……

金凤食杂店门前,火红的鞭炮纸屑乱飞,硝烟弥漫,火药味很是刺鼻。

门口站着一群喜气洋洋的人。

龚连山认识的同事朋友亲人都来祝贺。

门市房一条街头一家商户开业了。

大金牙和范丽萍乐得看不见眼睛。

龚福廷和姚凤仙也由衷的高兴。

当初儿子说在这开店的时候,大金牙和龚福廷都没答应。

可谁知道儿子说干就干,先把房子租下来了。

这下不干都不行了。

现在看,这个食杂店还挺像样!

“走走,二食堂,二食堂!”

现在场部对外营业的只有二食堂一家,今天也是龚连山有意安排的酒席。

就是给老爸提提醒,是该走出来开饭店了。

沈金凤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贴在门上,这才锁门跟上。

吴主任和老武、邵国军是必请的人。

龚连山着重感谢了他们。

看着二食堂的环境,龚福廷咂咂嘴,说道:“这饭店也不是不能开,就是我这工作……”

“不急,爸,饭店先装修着,它可比食杂店复杂多了。”

说起这个,就是龚福廷的专业领域了。

“厨房要是规划不合理,干活就不顺手……”

姚凤仙偷偷踩了他一脚,让他别跑题。

“对,对,今天金凤食杂店开业,预祝老沈生意兴隆!”

大家伙都齐声高喊“生意兴隆”。

大金牙和范丽萍高兴的连连道谢。

大金牙要陪着大伙儿尽兴,范丽萍心里惦记着食杂店要营业。

草草的吃了东西就要走。

沈金凤当然也得跟着去。

姚凤仙拉着她的手,说道:“我也去。”

三人先去了食杂店,开门营业。

等大金牙、龚福廷和龚连山回到食杂店,一下子就懵了。

不是喝多了眼花吧?!

几十平米的食杂店里,挤进去了十几个人。

还有人进进出出。

他们仨只得站在外面看。

进来的妇女挑选着油盐酱醋。

男人们看着香烟,品头论足。

还当场拆盒,尝尝味道。

有几个小学生跑进来,花一毛钱买了一把糖块。

“生意不错啊!”

龚福廷有点泛酸。

虽然是儿子帮着张罗的,还是亲家出的本钱,可他还是泛酸。

他看了眼旁边空着的门市房,是不是自己也试试呢?!

龚福廷更多的是羡慕是高兴,还有点小小的不甘心。

当然说不上眼红不眼红了。

金凤食杂店就开在供销社的斜对面,隔着一条马路。

很多在这一片上下班的职工可都看得见。

尤其是大金牙实行的价格战。

所有商品都比供销社的便宜。

哪管便宜一分钱呢,那也是便宜啊!

职工家属们在生活上的精打细算这会儿就体现出来了。

有一人发现了这个“秘密”,马上就传的沸沸扬扬,也就变成了公开的秘密了。

很快那些买油盐酱醋的家属们就齐聚金凤食杂店,把大金牙采购的商品一抢而空。

“连山啊,赶紧,没货了,明天我还得去进货!”

大金牙严肃的表情中带着得意的笑。

这种表情管理龚连山都学不来。

“行,明天我来喊你。”

不仅油盐酱醋卖空了,烟酒也没剩多少了。

就因为“便宜”!

比如香烟中的大前门吧。

供销社卖六毛,他卖五毛八。

可别小看这两分钱,一条就是两毛!

这是钱啊!

同样的烟,便宜两毛,就问你在哪儿买吧?!

傻子才不去金凤食杂店呢!

“金凤,你在市场开店了?!”

食堂里的人心情复杂打探消息。

“没有,是我爸妈开的!”

“真的?我还以为是你开的呢!金凤食杂店嘛!不是你啊?!”

“不是,不是!”

沈金凤心里有点埋怨龚连山。

我就说别起这个名,你非不听,现在都说是我开的!

她担心单位上对自己有意见。

可这种事避是避不开的。

这些打探消息的人,心里是啥滋味,沈金凤不知道。

可酸酸的感觉她还是能听出来的。

小胖子凑到沈金凤跟前,“嫂子,你让沈叔多进几条大前门,我要!”

“行啊,几条?”

“三条吧,单位招待!”

说完这话,小胖子哼着小曲走了。

大金牙的进货量一次比一次大。

经过一个月的试营业,他也掌握了诀窍。

一个月进货两次,每月采购两千元左右。

他还调整了销售品种。

增加了学生纸笔文具部分。

国营单位的批零比是30%,而他按照25%销售。

每月的毛利至少有500块!

当一个月后,大金牙跟姑爷和闺女说了实情,龚连山都有点傻眼。

沈金凤眨眨眼问道:“有这么多吗?”

大金牙点点头。

龚连山抽着烟,心里翻腾起来。

原来开个食杂店两年就能万元户啊?

那自己还瞎折腾啥啊?!

这样的念头也就在心里有那么一瞬。

这就是第一家食杂店的效果,后面开的人多了,也就没有这个利润了。

看着食杂店眼红的,是苏河农场供销社。

他们就在斜对面,每天上下班都会往金凤食杂店这边瞟几眼。

因为这个食杂店,他们的营业额下降了不少。

因为这个,供销社的负责人还跑去工商所吵了一架。

控告金凤食杂店非法经营,挖社会主义墙角!

工商所的人被搞的哭笑不得。

“人家是按照政策办的,是我们批准的,货源也是正规渠道,一切合理合法,你们公平竞争吧!”

自从张罗起食杂店,大金牙两口子就不回连队了。

一开始吃住在龚连山这儿。

后来老两口就在食杂店里自己做饭吃了。

一过五一,农场的春播就进入了尾声。

龚连山也回了趟三队。

跟爸妈汇报了食杂店的情况。

听说这么挣钱,龚福廷和姚凤仙都坐不住了。

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够大金牙一个月挣的。

他们一下子就没有心情在连队干了。

“爸,你们食堂解散的事还没确定?”

“唉,已经有风声了,韩忠珍跟我透话了,说最晚就是秋收!”

“我看你还是早点打算吧。”

“可现在食堂走不开啊!”

“爸,可别说你走不开。人家郭海都能自己干了,你请病假呗。现在场部挣钱机会难得啊!”

“行吧,我明天跟韩主任请假。”

“这就对了!咱们先把饭店装修起来。”

龚连山继续鼓动道:“现在还没有饭店,吃饭确实不方便,正是好时机!”

龚福廷点点头,把手里的烟头掐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