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321章 李靖:从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第321章 李靖:从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潼关前线,寒风凛冽。

朝廷的霹雳火,终于抵达了潼关。

李靖身着厚重的铠甲,正对着沙盘沉思,眉头紧锁。

这沙盘,还是李承乾设计的,现在也已经推广军中。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大步走进帅帐,二人身上的披风随着步伐猎猎舞动,带着一股战场上的肃杀之气。

“卫公。”尉迟敬德声如洪钟,率先开口,“听说朝廷赶制的霹雳火已送到前线,可算盼来了这宝贝。”

李靖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嗯,霹雳火虽到,但太子那边有火炮,威力更甚,切不可掉以轻心。”

他是知晓一些情况的,这些霹雳火听着不错,实际上比太子的霹雳火还要略微差了不少,况且太子用的,是比霹雳火更强的火炮。

这就好比全副铠甲的骑兵跟轻骑兵对战,只能是说有骑兵了。

程咬金挠了挠头,一脸憨态却又透着几分急切:“管他什么火炮,有了霹雳火,定能杀杀那逆太子的锐气。咱啥时候用这霹雳火出击,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李靖目光扫过沙盘上的标记,缓缓说道:“程将军,不可莽撞。太子李承乾和苏定方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对火炮的运用必然有周密部署。咱们贸然出击,若被他们针对,这霹雳火不仅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折损我军兵力。”

站在李靖的角度看,想要用霹雳火跟李承乾刚正面,显然是不怎么靠谱的。

尉迟敬德双手抱胸,瓮声瓮气地说:“咱也不能光守着吧。将士们憋了一肚子火,就等着跟叛军大干一场。而且这冰天雪地的,老这么耗着,弟兄们的士气也会受影响。”

李靖踱步至帐口,望向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峦,沉声道:“敬德,我明白将士们的心情。”

“但此战关乎大唐国运,不可有丝毫闪失。”

“如今太子据洛阳,粮草充足,又有火炮之利,正面强攻对我们极为不利。”

“咱们得想个周全之策,巧用霹雳火,方能出奇制胜。”

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进帅帐,单膝跪地:“启禀李总管,霹雳火已按您的吩咐,部署在指定位置,随时听候调遣。”

李靖微微颔首:“好,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对于霹雳火的运用,思来想去,李靖用的还是李承乾的老套路。

那就是用床弩,投石机,对点燃的霹雳火进行投掷。

这是之前李承乾在高丽攻城的用法。

——

洛阳宫城,日落黄昏。

李承乾正在跟苏玉儿晚膳。

“殿下,听闻朝廷已造出不少霹雳火,且送至潼关前线。”

苏玉儿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

秀眉微皱,美目紧紧盯着李承乾,试图从他脸上寻得一丝安慰。

自从来到洛阳后,没有哪一天苏玉儿是不担心的,生怕一觉睡醒,就听到太子大败的消息。

李承乾抬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玉儿,莫要担忧。不说朝廷霹雳火威力如何,即便是跟我的相差不大,然火炮之强,不是随便就能比拟的、”

就现在来说,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火药的威力,是有一个限度的。

而在黑火药这块,李承乾已经达到了最高。

朝廷那边,制造出霹雳火才多久,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最为精准的配比。

且就算找到了,还有颗粒化的工序制作。

这些都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能搞明白的。

对于李承乾来说,火药是基础,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好比是外星造物,原理什么全然不懂。

能造出来来,不过是对着先前东宫的购买记录进行仿制。

能有五六层威力,就已经不得了了。

而火炮的关键,不仅是在于火药本身,更是在于炮弹的制作。

李承乾的火炮炮弹装填,已经是类似于开弹了,更有杀伤。

“殿下,话虽如此,可毕竟多了这变数。那李靖老谋深算,有了霹雳火,怕是会生出诸多计策来对付我们。”

苏玉儿轻轻咬着下唇,眼中满是关切:“我实在放心不下。”

李承乾安抚道:“玉儿,火炮之威,远非霹雳火可比。李靖纵使有千般计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过是徒劳。”

“我知你担忧,然起兵之事,我筹划已久,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那潼关虽险要,有火炮在手,我们定能冲破防线。至于朝廷的霹雳火,不过是他们垂死挣扎的手段罢了。”

听到这话,苏玉儿只能暂时放下担忧:“我相信殿下,定能取得胜利。”

——

冬日的潼关,城垣高耸,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横亘在山川之间。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肆意拍打着城墙上的守军。

苏定方率领的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潼关逼近,军旗蔽日,刀枪闪耀着寒光。

苏定方身披银色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地凝视着潼关的城门。

太子有令,年前破潼关,打开长安门户。

准备了这么久,也是到时候了。

潼关城上,李靖严阵以待。

对太子的战争,大概是他这辈子最为憋屈的了。

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都没有如此难受过。

苏定方是有些才华,算后起之辈,可在李靖的眼中,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无论是计谋,策略,布局,都不够。

可所有的一切,都被太子所造的火炮弥补了。

曾经,在得知霹雳火的消息时,李靖就知道,往后的战争,可能会因为霹雳火而改变。

可谁能想到,太子造出了霹雳火还不够,还整出来一个大炮。

到如今,李靖有种不祥的预感。

可能自己要晚节不保了。

随着苏定方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缓缓向前推进。

此番攻潼关,火炮拉了五十八门。

炮弹更是堆积如山。

眼看就要被火炮攻城。

潼关城上,李靖面色凝重。

“传令下去,准备床弩,用霹雳火迎击!”

其实就现在来说,李靖不想直接用霹雳火,可事到如今,不用霹雳火,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这跟以往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同,兵将根本不上前,还离着几乎两里地呢。

总不能让将士们出城迎敌吧。

虽说潼关的守军有五万,比之城外三万更多。

可冒着火炮过去,完全没有可能,路上一半就得散。

床弩被迅速推到城垛边,巨大的弩臂上搭载着点燃的霹雳火。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床弩发射,霹雳火如流星般飞向敌军。

然而,由于射程有限,大部分霹雳火在距离火炮还有一段距离时便纷纷落地,溅起一片尘土。

一些霹雳火在空中划过弧线,带着燃烧的尾迹,却在靠近敌军火炮阵地前就熄灭,徒留城墙上守军无奈的叹息。

苏定方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开火!”

瞬间,火炮齐鸣,大地剧烈颤抖。

一颗颗炮弹带着滚滚浓烟,呼啸着冲向潼关城。

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城门处顿时火光冲天,砖石飞溅。

炮弹如雷霆般砸向城门,炸出一个个巨大的豁口,石块如雨点般四散飞溅,不少守城士兵被这强大的冲击力震倒在地,有的甚至被石块击中,发出痛苦的惨叫。

与传统攻城依靠云梯攀爬、撞城锤撞击不同,火炮从远距离就能给予城墙毁灭性打击,让守军难以近身防御。

李靖皱紧眉头,看着城门处的惨状,下令道:“投石机准备!务必阻挡敌军进攻!”

这不怪李靖,因为事情紧急,根本没有时间给他去了解霹雳火。

这边朝廷运送霹雳火的消息才刚传开,李承乾这边就开始攻城了。

没用过的东西,自然就不熟悉。

这也不算出纰漏,只能说战场实践吧。

投石机被紧急启动,巨大的石块带着点燃的霹雳火被抛向敌军。

但投石机的准头实在太差,大部分石块偏离了目标,只有少数落在敌军阵营中,引发了小规模的爆炸。

而且,霹雳火的起爆时间极难控制,要么提前爆炸,威力大打折扣,要么在落地后许久才爆炸,敌军早已避开。

那些落在敌军中的霹雳火,即使成功爆炸,其威力也远不及火炮,仅能在敌军中引起一阵短暂的慌乱,转瞬便被平息。

毕竟太子军队的将士,对于霹雳火可太熟悉了。

这些神武军,多数是高丽精锐。

其中不少就是来自于辽东城的。

当年,他们就是被这霹雳火吓破了胆子,让大唐太子得以直接破城。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

再看到霹雳火时,这些辽东将士,竟然还冒出一股亲切感来,这还还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这轰鸣声,可比当年太子的小多了。

“像个娃娃。”

有辽东将士大笑道。

顿时引起一阵哄笑。

他们是专业的,经历过严格培训,如果不是不得以,绝对不会笑场。

只是这真的有点忍不住。

随即就有军官喝令:“肃静。”

中层军官就是军队的骨架,因为将领在管辖这么多人的情况下,不可能说直接对话每个士兵。

而李承乾的军队,从十人小队的队长开始,都是讲武堂出来的,要么就是去过讲武堂培训过。

按照现在军队要求,但凡担任军官前,都要去讲武堂操练至少一个月,才能升职。

没有经过讲武堂培训,是不具备升职的硬性条件。

如果在讲武堂培训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不及格,那么升职的事情也就泡汤了。

是以从军队框架上来说,实际上现在李承乾的军队,有着比朝廷军更强的组织力,凝聚力,以及战斗力。

苏定方在取得优势后,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继续命令火炮突进。

在火炮的持续攻击下,守军的防线逐渐出现了破绽。火炮的每一次轰鸣,都如同重锤般砸在守军的心理防线上,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这不再是以往熟悉的战争模式。传统的冷兵器交锋,在火炮的强大威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第一天的攻城战持续到黄昏。

苏定方这边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就已经让潼关这座曾经的坚城摇摇欲坠。

这跟以往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同,李靖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从前,攻城的主要方式,是依赖云梯、冲车、投石机等器械。

云梯需士兵近距离攀爬,易受守军箭矢和滚木礌石攻击。

冲车以人力推动撞击城门,效率低下。

历史上,在火药发明前,挖地道至城墙下纵火,如袁绍破公孙瓒。

火药发明后,发展为坑道爆破,如太平军攻城。

要么就是焚烧城门或引水灌城,如白起水淹鄢城,但这受到城池防火设计和地形条件。

按照正常的发展,火药发明后,城池的设计也会随之改进。

譬如通过城墙倾斜墙面分散炮弹冲击力,减少崩塌风险。

可现在的火炮,直接跨越了时代限制,以至于如今的城墙,根本没有应对火炮的措施。

仅仅只是第一天,潼关的城墙,就要崩塌了。

到了明天,如果苏定方再这么来一轮。

城墙能抗住吗

李靖觉得难。

这仗打得他难受了。

只能被动挨打,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

以往攻城,只需要城中囤积足够多的粮草,哪怕敌方有数倍乃至十倍兵力,守上几个月轻而易举。

甚至于只要不出纰漏,守个一两年都很正常。

后世宋朝时期,火药已经逐渐成熟即便如此,,蒙元入侵之际,襄阳之战守了长大三十八年之久。

但现在,莫说数年数月,也就这两三天之事。

火炮带给时代的改变,是让攻城战的时间大大缩短。

苏定方军营中。

工匠们开始对火炮进行清理。

火炮的使用,会在炮管内遗留火药残末,如果不清理干净,很容易导致炸膛。

还有对火炮的保养,使得这些火炮能够使用更多次数。

苏定方并不怎么担心,洛阳距离这里很近。

火器工坊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火炮跟炮弹,双马拉火炮,从洛阳到前线,也就几个时辰的功夫。

即便是这一批火炮暂且不能用了,换一批新的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