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世民:太子的事别烦朕(求月票)
到了第二天,李世民干脆直接取消了君臣议事。
金吾卫把详细消息传过来,李世民才知道太子这次玩得很是过火啊。
受害者可不止魏征,还有褚遂良呢。
昨天一个魏征就那么厉害,硬怼着来,再加上一个褚遂良,岂非是要炸锅?
“跟他们说,先停三日,朕最近几日身体不适,要休养几天,别来烦朕。”
“还有,你去给太子传个消息,让他适可而止,都这般大的人了,还要朕给他擦屁股不成。”
“速速把事情平定下去,下次早朝要还这样,朕可就不会护着他了。”
吩咐完后,李世民把后宫的嫔妃叫来,泛舟游玩,看看这秋日美景。
魏征还准备在今日的君臣议事上再说上一说。
甚至都事先去找了褚遂良商议了一番,怎么来对付太子。
却没想到一拳打到了空处,陛下直接跑路了。
这下子也没得办法。
“陛下让大理寺审理此案,那大理寺少卿苏亶是太子丈人,定是要向着太子说话,这岂非监守自盗,贼喊捉贼。”
“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维护太子。”
魏征唉声叹气,只感觉最近陛下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听话了。
他有些怀念曾经的陛下,那时候可是什么劝谏都会听的。
褚遂良道:“谁说不是呢,我早上去打听了,万年县公廨,连一个不良人都没抓着,真是笑话。”
“卢益中那厮,看来是上次被太子鞭打,连身上的文人风骨都丢了去,好生无用,真给范阳卢氏丢脸。”
魏征附和道:“谁说不是呢。”
两人一同吐槽,喝着闷酒,心有默契的谁也没提要去东宫找太子的麻烦。
他们是谏臣,可不是傻子。
太子先前就跟疯子一样,差点把张玄素都给抽死了。
最近把县令卢益中也抽了。
这身老骨头,可挨不住几鞭子。
要是没讨到声势,反而是面子里子都丢了。
不过事情可不算结束,不能亲自去,还不能怂恿别人去吗。
午间的时候,张玄素跟于志宁,就联袂前往东宫找太子。
张玄素原本在詹士府一直醉心天工开物的编撰。
于志宁也是一起。
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当然不想错过。
昨夜的事传到詹士府,就听到风声,说是他张玄素在东宫不作为,这才导致太子如今无法无天。
还有他于志宁。
两人一个少詹事,一个左庶子,就是在东宫吃干饭。
听到这般说法,那还了得。
两人一合计,就一起来干老本行,行劝谏教诲之事。
李承乾看到两人怒气冲冲的样子,打着哈哈先声夺人。
“张公,于公,消息是这般灵敏吗。”
“这才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快些来看,这次可真是好东西。”
两人还没开口呢,就被李承乾拉扯着,去瞧摆在大殿一侧的木板。
太子都这么说了,两人也不好开口,只能先跟着瞧瞧。
“这是.纸?”
张玄素仔细看去,顿时看到木板上摆放的大块纸张。
很白,上手一摸,很软。
“这莫非是竹纸,殿下真的把它给造出来了?”
听到张玄素的话,于志宁也上了手,在上面仔细的感受着。
手感上,略微有些粗糙,不够细腻。
捏了捏,形状上并没有碎裂,跟先前的竹纸完全不同。
于志宁忍不住抚摸起来,就
好像英雄看到宝剑那般,感叹道:“真是竹纸吗,竟能如此精巧,简直不可思议。”
李承乾笑道:“这还有假,不都在于公的手里攥着吗。”
两人的心思,一下子就被转移到竹纸上了。
他们自然明白,能以竹造纸,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市面上纸的价格将会受到巨大冲击,从而大幅度跌落,哪怕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竹纸。
纸的价格下跌,那么随之而来的书籍价格,也会跟着下跌。
读书的门槛变低,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多。
张玄素迟疑道:“殿下是要开纸店,去售卖竹纸吗。”
这里头利润很大,哪怕是比现在市面的纸价格降低一半,都有很大赚头,如今市面上纸的价格从来就没下来过。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不,孤打算把这造纸的方法,放到天工开物里去。”
“纸店孤就不开了,若是有意学习这造竹纸方法的,孤东宫纸匠都会教授他们,没必要藏着掖着。”
“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孤为何要去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呢。”
这么一说,两人肃然起敬。
张玄素跟于志宁,都是名门贵族之后,但他们心中抱负很大,志向宽远,也明白寒门学子读书艰难。
单单在这一点上,太子的行为,就很值得令人钦佩。
到了这份上,两人对视一眼,也不知如何开口了。
毕竟他们今天是来找太子的麻烦,现在又遇到这事,怎么好说出口。
张玄素想让于志宁去说,于志宁也想让张玄素去说。
这眉来眼去好几下,最后两人干脆转头,谁都不说了。
张玄素提出来想去造纸坊看看,李承乾就让宦官领着他们过去。
“殿下这一手,真是厉害。”
“张公跟于公,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自己乖乖的退走了。”
内侍文忠拍着马屁,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
李承乾笑道:“孤只是懒得跟他们争执,都是些犟种,好歹是东宫里的官,真闹出点什么事情,平白让别人看了笑话。”
“殿下说的极是。”
午膳的时候,太子妃苏玉儿准备了很多美食,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子名声的担忧。
“那些个文人,最是喜欢巧言善辩,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还能说成黑的。”
“殿下这般去治他们,是出了口气,可他们肯定会污蔑殿下的名声。”
李承乾倒是无所谓,要说名声,他有什么好名声吗。
那次陛下把他的男娘斩杀后,得益于魏王的宣传,谁还不知道太子私德有亏。
那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风流文人,指不定如何八卦他呢。
坊间的一些小道流言,都不知道传得有多野了。
不过明面上也没人敢说,妄议太子,可是要问罪的。
“没事,孤也不指望他们。”
“名声再差,难道还敢传到我的耳朵里来?”
“我听不到,自然就当其不存在。”
“要是让我听到了,谁在说,就把谁抓到大理寺去,让丈人好好给他定个罪。”
“也好让他们知晓,这大唐,是谁家的大唐。”
李承乾霸气侧漏,他最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五姓七望很强,但也得看谁。
世家的强大,不是源自于某一人,而是整体的联合。
不管是谁也好,他们没办法去代表整个世家来跟李承乾作对。
就像是崔广瑞,如今在东宫生活得不知多么惬意。
清河崔氏恨得牙痒痒,没想到族
里出了这样的叛徒,可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清河崔氏要是敢在这长安城违法乱纪,当天李承乾就能领着东宫的上千人马,直接把人全部抓了。
就这样,还没有谁敢说个不字。
李世民妥协五姓七望,也不是忌惮某个人。
连皇帝都要妥协某个人的话,那还能是皇帝吗。
要真是疯了头大开杀戒,谁也没办法阻止。
这就跟大唐现在谏臣当道,那是因为李世民听劝,若是不听劝了。
嘿,谏臣们还能咋滴。
难不成真要一头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以死明志?
就像是现在,李世民跑路后,魏征跟褚遂良也只能干瞪眼。
张玄素从造纸坊回到詹士府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看到那一道道熟练的工艺,他就知道,竹纸是真的被造出来了。
“其实太子也是很有品德的,以前或许犯了一些过错,可那些过错真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不良人的事情,也许只是个误会,现在大理寺都没有结案,就怪在太子头上,可是有些过早了。”
张玄素笑眯眯的说道,他可是东宫少詹事。
等东宫竹纸的事情传扬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为之叫好,太子的名声也会得到极大的扭转。
最主要的是,他的名声将会更大。
毕竟太子是在他的教导下,才把竹纸造出来的,功劳怎么也少不了他这一份。
于志宁也很赞同,没有哪个文人可以忽视自己的名声。
“今晚玄素兄可是有空闲,不如去平康坊喝上一杯,庆祝一二。”
“好主意。”
两人当即一拍即合。
“张师,于公。”
一个人影走了过来,躬身作揖拜见。
张玄素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推荐的王玄策。
“咦,你怎么还在,难道前往天竺的使团,过了这般久,还没有出发吗。”
张玄素很是惊讶,这段时间他一直埋头在天工开物的编纂上,东宫很多事都没有关心。
因此也不知道王玄策的情况,在他的印象里,王玄策应该早就出发了,怎么又出现在自己面前。
前往天竺的使团,可是带着给太子治疗腿疾的目的,当然是宜早不宜迟。
王玄策苦笑道:“张师不知,自从上次拜见过殿下后,就一直没有了音讯。”
“我也询问过几次,但没有任何消息,好像太子突然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鸿胪寺那边说,陛下已经把此事交由太子全权负责,要等太子的安排才行。”
“那些从天竺来的使臣,留恋我大唐繁华,也根本不想走。”
“天竺多炎热,近些时日,天气转凉,最是适合出发,我也是没有办法,这才来问问张师。”
王玄策感觉很憋屈,被调来后,他的融水县县令官职没了,东宫这边又不待见,几乎成了闲汉。
可他是心有抱负的人,怎么甘心这样。
这才找到张玄素。
张玄素皱眉道:“你之前见太子,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王玄策道:“太子似是不喜佛教,问了我一些关于佛教的见解,而后就让我走了。”
张玄素点点头:“应是如此了,倒是以前不曾听说,太子对佛教有所恶,这倒是我的原因了,没事前跟你说清楚。”
“这几日我寻个日子,再跟太子谈谈此事,等有消息了通知你。”
王玄策认真作揖道:“谢过张师。”
此刻他终于有了盼头,如果再这么下去,他都担忧太子那边,会不会把他给换掉。
如果不能担任使团主使,那他还能回去当县令吗。
张玄素斟酌道:“李氏敬老子为先祖,道教为国教。”
“既然太子不喜佛,那你就要有所准备,可不能恶了太子,否则老夫也帮不了。”
王玄策道:“学生这些日子闭门思过,已经是想明白了。”
“佛教为外来之教派,道教才是我中原本土之教,又为我大唐国教,自然当以道教为主。”
在权力面前,信仰不值一提,况且现在的王玄策,也不是什么佛教信徒。
哪怕历史上他支持佛教,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政治地位。
可惜是成也佛教,败也佛教。
李承乾故意不搭理他,就是要磨炼他,让他明白佛教不是他的政治资本。
本身李承乾也不想让佛教在大唐遍地开花。
佛教是有利于统治,可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主体为佛教的话,那也失去了最原本的战力。
大唐本来就人口少得可怜,还搞个佛教禁止生育,那岂不是自毁长城。
此刻,长安外。
一行人风尘仆仆。
是张思政把齐王李佑给带回来了。
其实齐王李佑是不怎么想回长安的,在齐州过好日子岂不舒坦。
在齐州他才是齐王,到了长安,不够是一介庶子。
哪里能有齐州快活。
只是面对太子的心腹卫士张思政,李佑也不敢拒绝。
虽舅舅说是要谋反,可李佑本身是没有这么远大抱负,他感觉舅舅阴弘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况且就算是谋反,也不是现在要暴露。
如今父皇尚且在世,他可没有胆子去拒绝太子。
若是惹怒了太子,可没啥好果子吃。
因此李佑纠结一番后,也只能选择跟张思政上路回长安。
“此地距离长安不过三十里地,然夜色将临,长安也要宵禁。”
“便只能再委屈齐王先行休息一晚,明日返回长安。”
张思政松了口气,终于要回来了。
一路上颇为顺畅,这次也是能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
想来往后的日子能好过些。
“这一路上,麻烦张将军了。”
李佑可不敢在张思政面前摆齐王的谱,这可是太子心腹来着。
其实他跟另一位太子心腹有所联系,可惜这次来的是张思政,否则也能知晓太子为何让他突然回长安了。
现在都快到长安城了,李佑都是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都不了解。
张思政点点头,随后就让一名缇骑先行回长安报信。
ps:五更两万字,求兄弟们抬一手,给手月票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