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秦百业
第137章秦百业
何淼刚睁眼,发现自己睡在一张铺着厚厚锦褥的榻上,正想了解一下榻上的雕花,扶苏高大的身影就映着外面的日光进来了。
扶苏笑道:“你还真能睡。”
【不行了,这个角度看见的扶苏的笑容太苏了。】
【我是躺在床上看的,约等于温柔苏哥哥在叫起我。】
何淼这是到大秦后第一次睡懒觉,挺不好意思的,坐起来挠挠头:“到秦朝第一次睡这么软的床,像是回家了一样。”
从昨天的谈话扶苏知道两千年后的世界非常富有,但是淼淼说住在咸阳宫像是回了家,还是让他有些惊讶的,难道以后真的一个穷人都没有了?
何淼说道:“后世一种种植特别普遍的植物,棉花。有了那个我们就有了松软的棉被和褥子,睡着比皮毛褥子可松软舒服的多呢。”
“棉花?”扶苏立即追问。
网友们感觉扶苏的耳朵都支愣了一下,哈哈哈。
【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始皇大大开通西域吧。】
【其实在秦朝的时候跟西域的那些国家都已经有联系了,最早的时候西域那些国家记载中的□□就是对秦的音译。】
当得知棉花长在比匈奴更西的国家时,扶苏的眼神在阳光下好像突然闪亮了一下。
【扶苏这下要支持攻打匈奴了吧。】
【如果有余力的话,始皇大大一定不会选择修补燕赵留下来的长城。】
阳光下的咸阳宫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感觉,只有威严厚重的秦朝风,秦朝尚黑真不是说说,好些宫殿的支撑柱都是黑色的,阳光晶莹剔透,建筑的整体厚重,轻盈的日光和匍匐在地面的巨兽一般的咸阳宫交相辉映。
【阳光下看这里更有暗黑大秦的感觉。】
【咸阳的宫殿群被烧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何淼跟着扶苏走过一个游廊,就看见前面有更多的身穿玄甲带着帽子的武士,好像走进了大型活人兵马俑现场。
【淼淼,你身后两点钟方向有一个特别帅的小哥哥。】
【真的都是一米八以上啊啊啊。】
【父皇还征兵吗?我要去两千年前给父皇当兵去。】
何淼转身看了一眼,扶苏观察力惊人,就对那个网友们都说帅的武士小哥哥招手道:“你来一下。”
【扶苏难道是看见淼淼关心那个侍卫小哥哥了。】
【江莼小哥哥,我们更愿意看你的其实。】
武士走动起来自带音效,咔嚓咔嚓,铁架摩擦的声音在武士停下来之后也停止了,对扶苏和何淼行礼:“公子,请吩咐。”
扶苏说道:“陛下让我带这位何司丞去驻青殿查看先王历代史书,你带人去取朝食,给我们送过去。”
“诺。”武士离开之前,又看了何淼一眼。
【小哥哥:没见过,扫描一下。】
【驻青殿, 难道是秦朝的藏书楼?听说秦朝一直都很重视农业,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从商鞅开始就对土地进行各种改革。始皇大大让黔首自实田,就是更进一步的承认土地私有,将国家经济从依赖大地主转移到小农地主的分散经济。】
现代,准备上班的上班族,正在公园迎着秋风秋阳练太极的老头老太太,乘坐公交去学校的学生们,看见穿越淼淼就要看到秦朝的中央官方藏书都是很激动的。
穿行在车流中的公交车上,一群学生拿着手机相互讨论:“太好了,这都是我们的从未见过的知识财富啊。”
“淼哥忘了一件事吧,这些书在未来有很大一部分都被项羽烧了的,怎么不提醒一下老祖宗,然后告诉他项羽现在就在骊山,赶紧把人处置了。”
“我觉得淼哥心里其实也是纠结的,毕竟咱们到那头就是个外来者,改进技术可以,但是随意决定历史人物也就是老祖宗的生死,肯定心里承担不了这个后果。”
前面的女生点头:“要是让我把项羽送到五马分尸的刑场,我也会犹豫不决。跟始皇大大说一声就可以了,腰斩还是五马分尸都看始皇大大的决定好了。”
车上的人看着穿越直播,听着这群学生的欢快讨论,忍不住露出同情的笑容。
这群孩子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
何淼穿越到的那个年份始皇帝还没有下焚书令,也就是当时咸阳宫收藏的书籍肯定包含着所有当时流行的所有百家之书。
坐在前面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爷子满面笑容的,看了后面热闹的朝气蓬勃的孩子一眼。
按照儒家记载的【秦王】形象,儒家和秦王没点私人恩怨是不可能的,那么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准则进行删诗的行动并不会受到秦王甚至是秦人的认可。
如此一来,咸阳的藏书楼里会不会有孔子未删定的完整诗的保存。那么多年积累的诗篇,怎么可能只有三百首?
驻青殿厚重的大门开着,木制结构为主体的三层建筑内有穿着统一服饰的人在书架之间穿行,这个藏书楼完全体现了秦朝建筑的恢宏风格,书架都是从地面到顶的。
何淼一脚踏进去,转眼四望都是整齐的竹简,忍不住要惊呼一声:太壮观了。
不仅如此,在每一排书架前面还有树书、杂书、儒、墨、道、法等分类,浩如烟海。
商鞅这个法家的代表人在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里面法家的书籍以及各类律书是最多的。
现代,也有很多人跟何淼一样双眼放光,万万没想到秦朝储存的书有这么多,难怪萧何能够凭借秦藏书尽知天下人口、土地、赋税。
刘邦能最终成为楚汉战争的胜利者,跟他们从咸阳得到的这些天下户口之书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刘邦没有阻止羽烧毁咸阳的行动,或者没有保下秦朝这么多年积累的书籍,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历史遗憾。
好在现在这个遗憾有机会被弥补,这不仅是华国之幸,也是全世界之幸。“公子。”
驻青殿来往的大袖书吏都会停下来向扶苏行礼,对于从来没有见过的何淼,谁也没有表现出好奇的样子。
扶苏给这些人介绍何淼:“以后他会经常来此,他有什么需要,你们都要听从安排。”
书吏们这才会看何淼一眼,低头:“诺。”
何淼一路走一路摆手,不过这种在咸阳宫畅通无阻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在看到各种版本的钱《诗》以及单独成卷的各国国风时,何淼感觉自己发现了宝藏,迫不及待打开一卷。
开卷第一首,就是三百零五首诗经里面没有的一首类似于《无衣》的表现积风貌的征战诗,但与《无衣》中侧重战友情不同,这首诗更侧重表达一种征战建功卫国安民的情怀。
读来朗朗上口,昂扬向上的情绪贯穿全篇。
古代文学组的教授们纷纷拍案而起:“太棒了,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啊。秦人,果然好战。”
王清源:“人都说在商鞅变法之前,秦人好私斗而怯勇战,不过从这些秦风诗看来,秦人就是战斗人。”
何淼又翻了一篇,古代文学组马上击节赞赏,相互激动的说道:“好好,太好了。我们应该把这些好诗篇,再经过一次拣选,增编入今年的中小学选读读本中。对于特别好的篇目,要重点考察背诵理解,让我们现代的孩子尽快的接受到这些诗的意境和情感。”
又到一个地方,何淼看到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木制精巧,见何淼感兴趣,扶苏说道:“这是最后一任墨家钜子离开咸阳之前来宫中设计的,连这里的书架,都可以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转变方位。”
何淼摸了摸巨大的书架,找不到要领,看向扶苏,扶苏微微一笑,只是摁了书架侧面木板上色一个机关,眼前这排诗书百家语就变换了方位,顺位移到面前的却是杂书卷。
何淼随手一捞,竟是一卷温泉种蔬菜的技术书。
穿越应急部门农业组的激动不已,温泉种植,也就是反季节种植、大棚种植啊,我国果真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洞子货。
之前的历史学家,只是根据考古资料对此有所猜测,现在却是得到了确切的证实,怎能不令人激动。
农业组组长激动道:“截图,截图。”
这些都是对当今农业仍有启发意义的农业工具书。
这一卷书大概有一千字,何淼展开一会儿看完了,又换一本,是种果树的,经扶苏指点看到了墨家弟子的标记。
然后还有种枣种梨等具体到一种果树的指导书,虽然也有其他杂家弟子所做,但几乎上都是墨家的。
何淼感觉挺可惜:“江哥,墨家的人为什么都不见了?”
他听工师古说过,不知道为什么,墨家的核心人物是在一夜之间从咸阳消失的。
这些墨家人都是技术性人才,如果他们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我国的机关农业等等方面不知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扶苏笑了笑,明亮的双眼中笼罩了一层淡淡的怅惘:“墨家人的离开,我也觉得很可惜,不过他们的学说一直便与各国的策略不符,当双方爆发矛盾时,墨家子弟甚至会对国君进行审判,不独秦国,别国也容不下他们。父皇统一天下之后,将一切都纳入父皇的皇权,墨家钜子便主动求去,父皇留不住就任由愿意离开的离开。至今留下来的,只剩下几百个在咸阳任事的的工师。”
何淼跟听神话似的,问扶苏:“墨家这么厉害的吗?”
“这算什么”,扶苏带着何淼去了另一排,“这些都是墨家留下来的机关书,还有一本专训刺客的刺客之书,曾太|祖之时,有天下刺客尽出墨家的说法。”
何淼震惊的看了扶苏一眼,赶紧就去拿那本刺客之书。
这不是战国的特种兵之书吧。
第138章看吃饭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