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逍遥 作品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手笔(7)
自楚凌为楚徽召办冠礼以来,大虞中枢及地方,特别是虞都及京畿治下,出现的事儿是一波接一波,即便心思再缜密的人,接连不断地收到各种消息,都有种身处在局中之感,就好似眼前有着层层迷雾,这在过去是从没有过的……
一场小雪毫无预兆的下了。
让有些暖和的天,转瞬间又冷了。
寒风呼啸,吹的人有几分不适。
“唉…这天下治理起来是真难啊。”
大兴殿内。
一道轻叹声响起,让坐于锦凳的徐黜、王睿看向天子,二人的表情没有变化,但眼神却有着细微变化,被二人注视的楚凌,倚着凭几,人斜靠在罗汉床上,给人的感觉是很疲惫,很心累的。
“不瞒两位卿家啊,朕有时是真怀念在上林苑的日子,什么都不用想,整日乐呵呵的,不似现在,什么事都要呈递到御前来。”
楚凌叹了口气,向前探探身,拿起一封奏疏,似倒苦水一般的说着:“就说这南北两军操演一事,韩青呈递上的奏疏,说南北两军之中,对北虏、西川使团带有敌意的太多了,特别是南军,张恢在的时候还好,这一奉旨领军奔赴宗庆道平叛,这可好了,底下的人就始终不消停。”
“都是南军的,凭什么要他们留守,而叫一批人去平叛,韩青怕出什么岔子,毕竟跟我朝有世仇国恨的北虏、西川还在,所以朕一想啊,干脆就叫南北两军操演一番,叫底下的人都耗耗精力与心气。”
说着,楚凌将奏疏摔到御案上。
徐黜、王睿的视线,落在了那封奏疏上,这几日京郊一带热闹极了,北军的,南军的抽调不少军队,在几处搞起了操演,这让虞都内外是热议不停,也是在此等态势下,一些话题传的很快。
有人说南北两军操演,是宗庆道治下叛乱镇压不利,可能操演着就奔赴前线驰援了。
有人说宗庆道出现叛乱,背后有东吁在搞小动作,毕竟两地紧挨着,且先前查的走私,查到不少两地的腌臜事。
有人说北疆出事儿了,北虏这边啊知晓国内出乱子了,所以想像先前一样,再一次趁火打劫。
有人说南诏余孽……
有人说……
总而言之出现的各种话题,以最快速度席卷了虞都内外,并迅速的朝京畿道各地散播开来。
连带着前些时日,在虞都引起不小轰动的商储银号,这衍生出的种种话题与热议,就这样被遮掩下来了,当然这还是在虞都一带,而似辖地更广的京畿道各地,南北两军操演之事让各地出现的一些事儿也跟着被遮掩下来。
很多人都在猜一件事,今上是打算动兵兴武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仗一旦开打,数不清的钱粮就会砸进去,可今下的大虞哪儿能折腾一场大战啊。
何况北虏与西川的使团还在,即便是再不知兵事的人,也知道这绝非动兵兴武的好时候,人就不会把消息传回各自本国了?
对深居于大兴殿的楚凌,在知晓一件件他推动下的事宜,继而衍生出的种种舆情与议论,楚凌就清楚的知道一点,即现阶段的大虞上下,的确开始适应他这位皇帝掌权亲政,也知晓他这位皇帝有些手段,但是在遇到一些大抉择时,大波动时,在不少人的心底啊,还是有动摇,有怀疑,有担心……
这对于大虞而言并非什么好事。
“陛下,老臣斗胆问一句。”
在王睿诧异注视下,徐黜微微低首,对天子说道:“您是想动兵兴武,以震慑北虏、西川两国使团吗?”
尤其是听到了这话,王睿的表情有些变化。
“庆国公何出此言?”
楚凌笑着看向徐黜,“今下国库怎样,中书、尚书两省是最清楚的,就现在这种国情态势,朕动兵兴武是嫌天下还不够乱?”
“陛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臣斗胆请谏!!”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边说边缓缓起身,说着,徐黜作揖拜道:“为了大虞安稳,今在虞都的北虏、西川两国使团,断不能叫他们轻易离开大虞,他们知晓我朝中枢太多事宜了!!”
“甚至于可能的话,将两国使团除掉,后将祸水引到一国身上,可使我朝对北虏,被西川皆立于不败之地!!”
疯了!!
王睿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徐黜,他怎样都没有想到徐黜,在御前居然会讲如此惊世骇俗之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
震惊之余,王睿忙起身作揖,“此事于我朝而言,绝非立于不败之地的良策,甚至会使我朝深陷被动之下!!”
“王相国此言何意?”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冷哼道:“自北虏、西川两国使团来我朝出访,我朝中枢及地方出了多少事,尤其是在虞都京畿一带,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两国使团只怕全都知道了!!”
“特别是宗庆道出现叛乱一事,这是最不该叫北虏与西川知晓的,这一旦传回北虏和西川会发生什么,王相国难道没有想过吗?!”
“左相国!!”
反观王睿,浑然不惧的盯向徐黜,“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难道没有两国使团来访我朝,北虏与西川就不知我朝的一些情况?”
“那不一样!!”
徐黜冷冷道:“北虏公主,西川皇子传回去的消息,跟两国派至我朝隐藏的暗桩传回的消息,那份量是不一样的。”
你个老狐狸,心真够狠的啊。
坐在罗汉床上的楚凌,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心里冷笑起来,在楚凌的眼里,徐黜就是冰冷冷的政客,只要是有利的,就没有什么不能割舍。
这也是为什么徐贞被废后,在大虞中枢及地方没有出现乱子的原因。
因为徐氏尚有徐云做皇后,这也是为什么孙黎在活着的时候,特意给楚凌选徐云做皇后的原因。
从徐黜讲的那些话来看,这好似是在为大虞解决一些麻烦,但实际上呢,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在试探楚凌,试探什么,楚凌是否有想动兵的念头。
过去这段时日,朝野间的风波是一个接一个,但楚凌呢,却稳稳待在大兴殿,除了为楚徽召办冠礼,聚集了满朝文武大臣,其他时候根本就没有过,朝中对天子怎样想的,想干什么,很多时候就是靠猜测,可是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陛下,尚书省左仆射、户部尚书萧靖,御史大夫暴鸢联名呈递奏疏,请旨恳请陛下出兵缉捕陈坚党羽!!”
而在此等态势下,李忠出现在殿门处,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萧靖更是写下一封血书,言陈坚党羽在朝不除,必将动摇国朝根本,伤损社稷根脉……”
李忠的话,让徐黜、王睿露出各异思绪。
“呈上来!!”
楚凌冰冷的声音响起。
“是。”
李忠低垂着脑袋,朝御前走来。
在徐黜、王睿的注视下,楚凌脸色难看的接过奏疏,只是看了一眼,楚凌的脸上就露出怒意。
“居然还有!!”
楚凌愤怒的将奏疏摔到了地上,“拿给两位相国好好看看,抓了这么多,居然在中枢还有贪赃枉法之辈,好啊,真是太好了!!”
顺势就跪到地上的李忠,双手微颤的捡起奏疏,随即朝徐黜、王睿他们走去,见李忠如此,二人看向了对方,但很快,见徐黜没有动的迹象,王睿伸手接过了奏疏。
可当看到里面的内容,王睿脸色大变。
居然要抓这么多人?!
“去,给惠城侯张泰传朕口谕!!”
楚凌伸手怒道:“命他即刻抽调禁军,前去御史台,会同暴鸢给朕把这些魑魅魍魉全都抓了!!”
“奴婢遵旨。”
李忠哪儿敢迟疑,当即便作揖拜道。
“陛下,臣请谏将两国使团驻所封禁起来。”
可在李忠刚转身之际,徐黜却作揖拜道:“我朝逮捕魑魅魍魉,在朝牵扯到那么多人,此事万不能叫敌国知晓情况啊。”
“庆国公是嫌乱子还不够多吗?”
楚凌皱眉说道,随即却轻叹一声,“都退下吧,朕乏了。”
“陛下!!”
“臣告退!!”
不等徐黜把话讲完,王睿便作揖拜道。
楚凌倚着凭几,闭目养神起来。
很快,大殿内就安静下来。
但没过多久,李忠就去而复返了。
“消息都散开没?”
听到脚步声的楚凌,缓缓睁开眼眸。
“禀陛下,消息已散开了。”
李忠作揖拜道:“禁军这一动,一切会按陛下所想的那样,在虞都内外,在京畿一带会热闹几日。”
“这个徐黜,眼光还真是够毒辣的。”
楚凌似笑非笑道:“看起来,对北虏一战,朕要加快筹谋了,朕就是要做一件觉得匪夷所思的事,不然的话,一个个如何能消停下来!!”
“陛下英明。”
李忠作揖拜道。
“夏吉写的那封信,可以让人送去西川使团驻所了。”楚凌一甩袍袖道:“这场闹剧啊,也该到了收尾的地步了。”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作揖再拜。
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楚凌笑着摇起头来,做皇帝真是够累的,动辄就要演一出戏,装作控制不了局的模样,好叫底下的人去猜,去想……
一场小雪毫无预兆的下了。
让有些暖和的天,转瞬间又冷了。
寒风呼啸,吹的人有几分不适。
“唉…这天下治理起来是真难啊。”
大兴殿内。
一道轻叹声响起,让坐于锦凳的徐黜、王睿看向天子,二人的表情没有变化,但眼神却有着细微变化,被二人注视的楚凌,倚着凭几,人斜靠在罗汉床上,给人的感觉是很疲惫,很心累的。
“不瞒两位卿家啊,朕有时是真怀念在上林苑的日子,什么都不用想,整日乐呵呵的,不似现在,什么事都要呈递到御前来。”
楚凌叹了口气,向前探探身,拿起一封奏疏,似倒苦水一般的说着:“就说这南北两军操演一事,韩青呈递上的奏疏,说南北两军之中,对北虏、西川使团带有敌意的太多了,特别是南军,张恢在的时候还好,这一奉旨领军奔赴宗庆道平叛,这可好了,底下的人就始终不消停。”
“都是南军的,凭什么要他们留守,而叫一批人去平叛,韩青怕出什么岔子,毕竟跟我朝有世仇国恨的北虏、西川还在,所以朕一想啊,干脆就叫南北两军操演一番,叫底下的人都耗耗精力与心气。”
说着,楚凌将奏疏摔到御案上。
徐黜、王睿的视线,落在了那封奏疏上,这几日京郊一带热闹极了,北军的,南军的抽调不少军队,在几处搞起了操演,这让虞都内外是热议不停,也是在此等态势下,一些话题传的很快。
有人说南北两军操演,是宗庆道治下叛乱镇压不利,可能操演着就奔赴前线驰援了。
有人说宗庆道出现叛乱,背后有东吁在搞小动作,毕竟两地紧挨着,且先前查的走私,查到不少两地的腌臜事。
有人说北疆出事儿了,北虏这边啊知晓国内出乱子了,所以想像先前一样,再一次趁火打劫。
有人说南诏余孽……
有人说……
总而言之出现的各种话题,以最快速度席卷了虞都内外,并迅速的朝京畿道各地散播开来。
连带着前些时日,在虞都引起不小轰动的商储银号,这衍生出的种种话题与热议,就这样被遮掩下来了,当然这还是在虞都一带,而似辖地更广的京畿道各地,南北两军操演之事让各地出现的一些事儿也跟着被遮掩下来。
很多人都在猜一件事,今上是打算动兵兴武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仗一旦开打,数不清的钱粮就会砸进去,可今下的大虞哪儿能折腾一场大战啊。
何况北虏与西川的使团还在,即便是再不知兵事的人,也知道这绝非动兵兴武的好时候,人就不会把消息传回各自本国了?
对深居于大兴殿的楚凌,在知晓一件件他推动下的事宜,继而衍生出的种种舆情与议论,楚凌就清楚的知道一点,即现阶段的大虞上下,的确开始适应他这位皇帝掌权亲政,也知晓他这位皇帝有些手段,但是在遇到一些大抉择时,大波动时,在不少人的心底啊,还是有动摇,有怀疑,有担心……
这对于大虞而言并非什么好事。
“陛下,老臣斗胆问一句。”
在王睿诧异注视下,徐黜微微低首,对天子说道:“您是想动兵兴武,以震慑北虏、西川两国使团吗?”
尤其是听到了这话,王睿的表情有些变化。
“庆国公何出此言?”
楚凌笑着看向徐黜,“今下国库怎样,中书、尚书两省是最清楚的,就现在这种国情态势,朕动兵兴武是嫌天下还不够乱?”
“陛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臣斗胆请谏!!”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边说边缓缓起身,说着,徐黜作揖拜道:“为了大虞安稳,今在虞都的北虏、西川两国使团,断不能叫他们轻易离开大虞,他们知晓我朝中枢太多事宜了!!”
“甚至于可能的话,将两国使团除掉,后将祸水引到一国身上,可使我朝对北虏,被西川皆立于不败之地!!”
疯了!!
王睿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徐黜,他怎样都没有想到徐黜,在御前居然会讲如此惊世骇俗之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
震惊之余,王睿忙起身作揖,“此事于我朝而言,绝非立于不败之地的良策,甚至会使我朝深陷被动之下!!”
“王相国此言何意?”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冷哼道:“自北虏、西川两国使团来我朝出访,我朝中枢及地方出了多少事,尤其是在虞都京畿一带,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两国使团只怕全都知道了!!”
“特别是宗庆道出现叛乱一事,这是最不该叫北虏与西川知晓的,这一旦传回北虏和西川会发生什么,王相国难道没有想过吗?!”
“左相国!!”
反观王睿,浑然不惧的盯向徐黜,“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难道没有两国使团来访我朝,北虏与西川就不知我朝的一些情况?”
“那不一样!!”
徐黜冷冷道:“北虏公主,西川皇子传回去的消息,跟两国派至我朝隐藏的暗桩传回的消息,那份量是不一样的。”
你个老狐狸,心真够狠的啊。
坐在罗汉床上的楚凌,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心里冷笑起来,在楚凌的眼里,徐黜就是冰冷冷的政客,只要是有利的,就没有什么不能割舍。
这也是为什么徐贞被废后,在大虞中枢及地方没有出现乱子的原因。
因为徐氏尚有徐云做皇后,这也是为什么孙黎在活着的时候,特意给楚凌选徐云做皇后的原因。
从徐黜讲的那些话来看,这好似是在为大虞解决一些麻烦,但实际上呢,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在试探楚凌,试探什么,楚凌是否有想动兵的念头。
过去这段时日,朝野间的风波是一个接一个,但楚凌呢,却稳稳待在大兴殿,除了为楚徽召办冠礼,聚集了满朝文武大臣,其他时候根本就没有过,朝中对天子怎样想的,想干什么,很多时候就是靠猜测,可是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陛下,尚书省左仆射、户部尚书萧靖,御史大夫暴鸢联名呈递奏疏,请旨恳请陛下出兵缉捕陈坚党羽!!”
而在此等态势下,李忠出现在殿门处,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萧靖更是写下一封血书,言陈坚党羽在朝不除,必将动摇国朝根本,伤损社稷根脉……”
李忠的话,让徐黜、王睿露出各异思绪。
“呈上来!!”
楚凌冰冷的声音响起。
“是。”
李忠低垂着脑袋,朝御前走来。
在徐黜、王睿的注视下,楚凌脸色难看的接过奏疏,只是看了一眼,楚凌的脸上就露出怒意。
“居然还有!!”
楚凌愤怒的将奏疏摔到了地上,“拿给两位相国好好看看,抓了这么多,居然在中枢还有贪赃枉法之辈,好啊,真是太好了!!”
顺势就跪到地上的李忠,双手微颤的捡起奏疏,随即朝徐黜、王睿他们走去,见李忠如此,二人看向了对方,但很快,见徐黜没有动的迹象,王睿伸手接过了奏疏。
可当看到里面的内容,王睿脸色大变。
居然要抓这么多人?!
“去,给惠城侯张泰传朕口谕!!”
楚凌伸手怒道:“命他即刻抽调禁军,前去御史台,会同暴鸢给朕把这些魑魅魍魉全都抓了!!”
“奴婢遵旨。”
李忠哪儿敢迟疑,当即便作揖拜道。
“陛下,臣请谏将两国使团驻所封禁起来。”
可在李忠刚转身之际,徐黜却作揖拜道:“我朝逮捕魑魅魍魉,在朝牵扯到那么多人,此事万不能叫敌国知晓情况啊。”
“庆国公是嫌乱子还不够多吗?”
楚凌皱眉说道,随即却轻叹一声,“都退下吧,朕乏了。”
“陛下!!”
“臣告退!!”
不等徐黜把话讲完,王睿便作揖拜道。
楚凌倚着凭几,闭目养神起来。
很快,大殿内就安静下来。
但没过多久,李忠就去而复返了。
“消息都散开没?”
听到脚步声的楚凌,缓缓睁开眼眸。
“禀陛下,消息已散开了。”
李忠作揖拜道:“禁军这一动,一切会按陛下所想的那样,在虞都内外,在京畿一带会热闹几日。”
“这个徐黜,眼光还真是够毒辣的。”
楚凌似笑非笑道:“看起来,对北虏一战,朕要加快筹谋了,朕就是要做一件觉得匪夷所思的事,不然的话,一个个如何能消停下来!!”
“陛下英明。”
李忠作揖拜道。
“夏吉写的那封信,可以让人送去西川使团驻所了。”楚凌一甩袍袖道:“这场闹剧啊,也该到了收尾的地步了。”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作揖再拜。
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楚凌笑着摇起头来,做皇帝真是够累的,动辄就要演一出戏,装作控制不了局的模样,好叫底下的人去猜,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