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后学术士 作品

第649章 出路

院里还有几个无业青年在下乡名单中,也都看向了孟家和林家。

赵婶白了贾张氏一眼,很自豪地站了出来。

“不好意思,我们家大丫和你们不一样,我们家大丫准确说已经是纺织厂的工人了。”

马婶也笑着站了出来。

“我们家爱国、兴国也已经有工作了。”

“什么?他马婶,你们什么给爱国、兴国找工作的,我们怎么不知道?”

“就是,你们还一次找了两个,你不让孩子上学了吗?”

邻居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看向马婶。

要知道,随着两项政策的下达,黑市里的工位价格,翻番地往上涨。

普通一个临时工,由原来的三四百块钱涨到了现在的七八百,像正式工,最次的都要一千块钱。

马婶摆了摆了手,很是自得。

“都找快一年了,这两年多,学校不是一直不复课嘛,我们担心孩子没出路,就提前给孩子找好工位预备着,你们看,现在不是用上了嘛,哈哈~”

“不是,他马婶,爱国、兴国这两年都没停下学习,难道你不想他们上高中或中专吗?”

“对对,爱国、兴国学习那么好,一定能考上中专,你们工位也没什么用,就送给我们家吧!”贾张氏很无耻地说道。

顿时,院里所有人都看向了贾张氏。

不知道她的脑回路会这么新奇。

就算贾张氏脸皮再厚,也有点不好意思。

“我可以出钱,三百行不行?”

“三千我都不会卖给你!”马婶一点也不客气。

“上学时上学,但也不耽误我们准备工位,谁知道以后的政策是什么样,你们就别打我们家主意了。想找工位,还是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吧。”

“我们家也是,就算我们家大丫用不到,还有二丫,二丫用不到,还有彤彤,还有大壮二壮,你们就别想了。”

赵婶接着说道。

经过王铁蛋提醒,两人都有很清晰的思路。

高考已经取消,两三年内不会恢复。

就算再招生,也是工农兵大学,只有工人和农民受到推荐才能去上。

所以,不想下乡只有三个途径,第一,孩子直接从初中考中专。高考取消,大部分优秀初中生都会选择这个途径,考生多,名额少之又少,难度可见一斑。

第二,正常考上高中,高中毕业后去当兵,当兵期间考军校。这条途径难度也不低,当兵从来都是挤破头,考军校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比考中专低。

最后一条、初中毕业去当工人,沉淀两年,好好表现,最好搞些发明或者立个功,让厂里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或者大专。

这是上限,下限就是老老实实当个工人,一直留在城里,不用承受下乡之苦。

闫家。

闫解旷拿着下乡通知,有种想哭的冲动。

“爸,妈,我不想下乡,我不想离开你们,你们给我想想办法啊!”

“你不是不想离开我们,你是知道要下乡了。”

闫埠贵尽量憋着笑,大有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愉快。

“我整天跟你们说,要学习要学习,少去学校折腾,你们听了吗?现在考上中专,哪还有这些事。

从小到大,我一直教育你们,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你们呢,天天大手大脚,现在好了,家里这两年一分钱都没存下,要不是你哥时常接济,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你让我有什么办法?”

闫解旷神情一动,急忙就往外跑。

闫埠贵没钱,他很清楚,但他大哥闫解成夫妻肯定有钱。两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七八十,这两年下来,就算还清债务,也至少有一千块钱。

买个工位还是有可能。

另一边,闫解娣抱着三大妈,眼泪啪啪地往下流,怎么推都不愿意撒手。

自己情况自己知道,考中专,她根本没这个实力,考高中,难度也颇大。

比他境况更糟的是棒梗,别说考高中了,能上初中,都要感谢义务教育。

现在懵逼了,早知道要下乡,真不如小学毕业就辍学,那时候还不算知识青年。

而现在,虽然知识水平和小学没什么区别,辍学就要直接强制下乡。

你说冤不冤?

“不行,一定不能让我宝贝孙子下乡,秦淮茹,你一定要想办法。”贾张氏怒道。

秦淮茹很无语。

当年拿到钱,她就想提前买个工位,是你说孩子太小。

现在你让我想办法,难道想让棒梗顶替自己的职位。

明年棒梗才十七,没成年,顶不了的,好不好?

“那就买一个,再贵也买,妈,你出多少钱?”

贾张氏差点被这话噎死。

“咳咳,我哪还有钱,棒梗是你儿子,你这个当妈的,难道眼睁睁的看他下乡受苦?”

“我这个当妈的,给他买了房子,你这个奶奶做了什么?话说得比谁都好听,说到钱,你就往后缩,你告诉我,在你心里,到底是钱重要,还是棒梗重要?”

秦淮茹怒道,拉着棒梗,一起面对着贾张氏。

贾张氏一时间被逼到了墙角。

要是她说钱重要,棒梗得和她离心离德,以后养老都成问题。

可要说棒梗重要,那就得掏钱,没了养老的底气。

“你说啊,为什么不说?”秦淮茹看贾张氏表情阴晴不定,再次追问。

贾张氏没招,只能选择后者。

“当时是我宝贝孙子重要,可是我真没钱啊,我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我不信!你让我搜!”

“不行!”

贾张氏赶忙挡在了床前。

“那你出多少?”秦淮茹逼问道。

贾张氏表情挣扎,不情不愿伸出了两根手指。

“临时工一般四五百块钱,我出两百。”

“你以为还是以前,五百就能买个临时工啊,我们这次得买正式工,你知道吗,至少一千块,你拿五百,一分也不能少,就这么定了。”

“我哪有那么多钱?”

“没有你就自己单过,我带着棒梗搬出去住,反正要你这个奶奶也没什么用!”

“我我我……”

贾张氏支支吾吾,真不敢不答应。

在见过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的下场后,她是深刻体会到孤寡的下场。

“这钱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