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3章


房价上涨,老百姓的负担会增加,但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内,更多的是益处。

大量的上下游产业都会暴涨,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收入提升。

“有炒房的现象吗?”梁江涛问道。

“我们对此高度重视,一直绷着弦儿,加强监督执法,没有发现炒房的现象。”徐光美笃定地说。

梁江涛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房价上涨也是没办法的事,强力去压,没有必要,还可能出现反效果。不过要尽可能控制速度,不要反噬实体经济。”

“地价要进一步控制,同时加大供应量,与市场情绪形成对冲,还要增加保障房的供给。”

“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最后的棚户区改造,全面提升新区城市界面!”

梁江涛不断部署。

徐光美拿着小本本记,记得非常认真。

这样一来,他心里就有底了。

接下来,他要落实梁书记的指示,跟规划、房产管理等部门密切沟通,进一步打击房地产的乱象,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房地产增长的红利,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对gdp增长的拉动!

除了房地产外,甘罗新区还形成了好几条庞大的产业链。

半导体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金融产业链、互联网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链……

这些产业互相增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闭环,拉动甘罗新区的经济马车飞速前进,活力喷薄欲出。

梁江涛指示:“经济增长不能唯数据论,各地区各部门在进行数据上报和统计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绝对不能夸大,更不能分析数据指标!要让经济数据全面客观反映甘罗经济社会发展全貌,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终于,甘罗新区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公布,堪称炸裂!

新区生产总值110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3.5%;第二产业增长127.3%;第三产业增长207.6%。

呈现倒金字塔结构。

越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越快。

整体的经济总量,按照城市排名,排在全国第18位。

论经济增速,全国第一,而且是超级第一。

新区常住总人口1489.23万人,增长46.1%。其中,市区常住人口935.25万人,增长101.6%,就业率为百分之99.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在甘罗新区,基本上想就业就能就业!

哪怕是残疾人,也有属于你的岗位。

全年财政总收入3251亿元,增长12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1.48亿元,增长101.5%。其中,税收收入802.7亿元,增长10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3.91亿元,增长104.3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4.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4.52。

可以看到,甘罗新区处于微通胀阶段,但考虑到恐怖的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这点通胀完全是可控的!

物价极其稳定,老百姓根本感觉不到。

高科技产业增加值6782.8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超过61%。

农业增加值610.6亿元,增长23.6%。粮食、蔬菜总产量均大大提升,是一个大大的丰收之年。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再高,也不能丢掉农业。

这是梁江涛一直强调的!

甘西作为国家发展重镇,更是要坚决落实国家十八亿亩耕地标准,严禁占用耕地。

同时,要把耕地用好,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走产业化道路!

农业局、农机局、粮食局精心谋划,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新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