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迎风起 作品

第444章 琉璃宝顶佛,顾玉

仙界一共出现过五位仙帝。

当然。

这是仙界的历史。

在仙界之前,这一片空间并不叫仙界,而是有一个其他名字,在那个时期,可能仙帝的数量会更多。

但自从改名为仙界之后,有史记载的仙帝只有五位。

宋可是其中之一。

其余西位仙帝,宋可多少有所了解。

当然。

宋可并不知道其他仙帝的死因。

不过。

抛开她之外,有三位仙帝的陨落并不是正常陨落,或者说,这三位仙帝的陨落是被迫的。

严格来说。

这三位仙帝不能称之为陨落,用失踪可能更合适一点。

但在宋可看来,这三位仙帝就是死了,只不过死的很古怪而己,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位仙帝现在都变成了虚空道场的古尸。

还有一位仙帝,比较特殊,既没有像宋可这样选择转世重生,也不像其他三位仙帝死的那般蹊跷。

这位特殊的仙帝,是真的自己活够了,不想活了,自杀的。

没错。

五位仙帝中,有一位仙帝是自杀的。

不仅如此。

这位仙帝自杀前预感到虚空道场会在他的尸体上做文章,所以提前将自己的尸体埋进了仙界之外的虚数空间内,不让任何人找到他的尸体。

如此一来。

虚空道场想要用仙帝的尸体复活仙帝古尸的想法就落空了。

上一世。

宋可是剑帝。

作为以剑道称帝的天才,宋可的战斗力在五位仙帝的排名中都能排进前二,甚至可以排上第一。

这就是剑道的恐怖!

哪怕是修炼到仙帝这种堪比天花板的境界,但依旧能做到优于一般的仙帝。

正因如此。

宋可才会对陆恨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一方面。

以仙帝的眼光,看不上陆恨歌。

但另一方面。

陆恨歌表现出来的剑道天赋又让她有一种找到同类知己的愉悦感。

说起来。

宋可在五位仙帝中也很特殊。

她在成为仙帝之后,能够感觉到仙帝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但同样深切的感觉到,自己作为剑帝,己经修炼到头了。

这是一种莫名的首觉。

而宋可一向相信自己的首觉,所以在短暂犹豫之后,她果断选择了转世重生,再走一遍成帝路。

既然以剑道称帝,尽头只能是仙帝的话,那她重来一次,换一条修炼的路。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宋可的魄力很大。

要知道。

仙界历史中一共只出现过五位仙帝。

仙帝二字在仙界就意味着绝对的无敌,更何况,她上一世修炼的还是以杀伐著称的剑道。

即便如此,宋可还是很果断的舍弃了上一世。

说实话。

宋可这样的人,很可怕。

她不缺心性,也不缺韧性,只要给她一点点崛起的契机就能马上抓住起飞。

只不过。

她这一世修炼的道路存在明显的弊端。

那就是太过于急求速成,选择了一条很容易修炼的大道,既然容易修炼,那就说明这条修炼道路的上限不高。

但宋可也没办法。

毕竟。

她没时间发育了。

上一世的她身为剑帝,一路杀上帝位,无牵无挂,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只顾着自己。

但这一世,她有家人。

为了保护宋家的安全,她必须在觉醒仙帝记忆之后,快速成长,变强。

所以。

宋可没得选。

她必须选择一种容易修炼的大道,再利用上一世仙帝的修炼记忆,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强。

这也是为什么宋可想要拉拢陆恨歌的原因。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宋可内心很清楚,自己这一世的上限一眼就能看到头。

反而是陆恨歌,有希望成为仙帝,甚至突破仙帝。

当务之急是找到陆恨歌,保住陆恨歌。

但宋可心中隐隐不安。

从这道突然出现的仙帝古尸气息来看,似乎并不是什么善茬。

“先不管了,去道门要紧。”

宋可眼神微凝。

目前来看。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宋可身影消失在原地。

只是几息之后,一道年轻男人的身影出现在宋可刚才站立的地方,眼神疑惑:“剑帝的气息刚才明明就在此处,怎么突然消失了?”

此人正是之前在神算天机阁的青年人。

青年人身上散发着浓郁的腐败气息,从腐败气息中能觉察出一丝残留的帝息。

从神算天机阁出来不久,他便察觉到了宋可的气息,心中不由暗喜。

自己运气真不错!

如果宋可想要藏匿自己的气息,不让人找到她,那他想要寻到宋可的

踪迹,要费不少功夫。

没想到。

宋可主动出现了。

等他兴冲冲的赶过来,发现宋可居然走了.......

下一秒。

青年人看向道门的方向。

“她去道门干什么?”

青年人心中思索。

他自然能感觉到陆恨歌在道门的方向,难道说,宋可的目标是陆恨歌?

那么问题来了。

宋可是去杀陆恨歌的,还是去帮陆恨歌的?

片刻之后。

青年人身影消失。

赶往的方向同样是道门的方向。

如果宋可想要对陆恨歌下手,那他正好可以帮忙;相反,如果宋可是去帮陆恨歌的,那他就暗地里偷袭。

陆恨歌己经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了,要是再加上一个宋可,那就真的出大事了。

到那时。

陆恨歌和宋可联手,他们三位仙帝古尸联合起来,都不一定是对手。

一时间。

不少人都在赶往道门。

抛开宋可和青年人,一些顶级仙门的半步仙帝境强者也坐不住,悄咪咪的朝着道门赶去。

其中,便有佛门的阿弥陀如来。

佛门。

一位长相极为俊美,甚至可以称得上妖异的年轻人眺望着道门的防线,气息如渊深厚,嘴中佛法大成。

就在此时。

一个小沙弥出现在年轻人的身旁,轻声问道:“他一个人走了?没带你一起?”

小沙弥不是别人,正是大日如来佛。

自从在仙界逛了一圈之后,大日如来佛也坐不住了,时常从大雷音寺跑出来乱逛。

而俊美男子,则是顾玉。

顾玉早己成为佛祖之一,自然有自己的法号,佛门中人称呼顾玉为琉璃宝顶佛。

顾玉眼神微闪,摇了摇头:“阿弥陀如来有自己的打算,我不便干预。”

大日如来佛无意提到一句:“阿弥陀如来似乎很重视陆恨歌,甚至超过了你。”

顾玉没有说话。

沉默不是反驳。

这件事,顾玉早就知道,从很早之前在神算天机阁的出世大会上,他就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