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吕不韦,为王之道
马蹄和车轮踏着街道上数寸深的积水,在威严厚重的相国府门前停下。
李斯和宁尘相继走了下来。
“宁先生,请,相国已备好美酒等候多时。”
李斯侧身请道。
宁尘点了点头,踏步朝那大门为客而开的相国府走去。
李斯走在前面为其带路。
走入相国府,经过数个走廊,两人面前视眼骤然变得开阔起来,眼前出现一处小湖,湖边屹立着一座亭台,亭台中一衣着华贵的老者正背对着两人望着那暴雨倾覆下兴起无数波纹的动荡湖面。
李斯停下脚步,侧身而立。
宁尘经过他身旁朝那三面环湖的亭子走去。
他脚步踏到那亭子的木板上,那老者才有所察觉,缓缓转过身来。
墨发披散人如玉的青衫少年人负手站在他身前,身姿已经有了几分修长之意,神情淡然平静,气韵极佳。
“比起在咸阳宫初见的时候,现在宁先生给人的感觉除了超凡脱俗之外,还多了一丝红尘气韵。”
吕不韦望着宁尘称赞道。
“相国大人谬赞了,宁尘虽是出身道家的修炼者,但也是红尘凡人,亦有七情六欲。”
宁尘淡笑道。
“于山巅缥缈处见红尘真我。我也是练武之人,知道此间的难度绝非宁先生口中如此轻松。先生如此年纪却能做到这一步,未来天人可期。”
吕不韦赞道。
“相国大人在如此暴雨天请我来府中,想必不光是为了夸宁某吧。”
宁尘朝前走了两步,走到他身侧和其并肩而立,望着那倾盆暴雨下的湖面风光。
“自然不光是。”
吕不韦笑了笑,目光亦是落到那湖面上。
“这次请先生来,有两件事。”
“相国请说。”
“第一件事,我很好奇,先生为何离秦又返秦?”
吕不韦撇看向身侧的青衫少年问道。
“这件事,明天相国就会知道,我说反而不好。”
宁尘目光直视着前方湖面平静道。
吕不韦闻言,望着他的眸光微闪,然后轻轻点了点头:“第二件事,我想请问先生,对如今秦国的朝堂局势如何看待?”
“这种事,相国怎会想起来问我?”
宁尘似笑非笑的扭头看向他。“比起宁某,站在那边的那位李侍郎应该更懂这些朝堂之事。”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李斯虽然对朝堂之事颇有一番见解,但也是从儒法的角度,而儒为道之末,而且……先生颇受秦王赏识,所以我想听听先生的看法。”
吕不韦没有什么隐瞒,望着宁尘说道。
宁尘负手站在那里,望着前方没有片刻停歇的暴雨落在那湖面上,没有说话。
吕不韦也没有说话。
过了片刻。
宁尘开口道:“相国以为,‘王’当如何?”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都王,谋得兵胜者霸。”
吕不韦说道。
“这是《管子》真法篇对帝皇王三者的解释,不是相国你所想的,相国你作《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成杂家学说,我想知道相国你所想的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宁尘余光微瞥,看向他道。
吕不韦沉思片刻,然后看向身旁的青衫少年眼眸锋锐道:“在我看来,为王为帝者,当以法独断,以儒养德,以道修心。”
宁尘看向他微笑道:“若是在前所未有的乱世之中呢?宁某以为,于大争之世,为帝王皇者,当独断而行。”
说着,他转过身,站在望着湖面的吕不韦身侧,背对着湖面道:“今日相国的给我答案不错,那我也告诫相国一声。若是有某些蠢人做些自以为是的蠢事,害死自己还好,若是牵连了别人可就不好了。”
吕不韦眼眸缩了一下。
嬥毐最近似乎瞒着他在做些什么,莫非就是他口中说的‘蠢事’?
那要牵连到的人自不必说,肯定就是他自己了。
能牵扯到身为秦王仲父,权倾朝野的他,那件蠢事是什么,显而易见。
这个蠢货。
吕不韦暗恨,自己就不该将他丢到赵姬那里,还把罗网凶器放到了他手上。
“先生觉得吕某应该如何?”
吕不韦看向宁尘问道。
“这就要问相国自己了。”
宁尘微笑道,随后他脚下一点,身形如青色的蛟龙出海一般,倏然落到那下着暴雨的湖面之上,双脚踏在湖面上,一抹青色修长的身影立在那灰蒙蒙的湖中,犹如仙人。
他双手负于身后,抬起右脚,朝下方湖面一跺。
轰!
汹涌的内力直接将他周身一丈的雨水全部震开。
而下方湖中,则有血色浮现。
唰唰唰。
数道带着斗笠的黑衣人从相国府各处落到那亭台旁,保护吕不韦。
吕不韦脸色阴沉的可怕。
那嬥毐竟然敢将罗网的杀手布到他的府中来。
真是该死的混账!
墨发披散,人如美玉的青衫少年人飘然落回亭台之中。
那些黑衣人望着他的眼中带着敬畏。
吕不韦散去那些护卫,然后冲宁尘拱手道谢:“多谢宁先生出手。”
“我对相国所编著的那本《吕氏春秋》颇感兴趣,若相国想谢我,可否将原本借我看看?”
宁尘望着他道。
吕不韦摸着胡子笑道:
“何须借,既然此书能得先生赏识,实在是令吕某高兴,我便将原本送给先生你又有何妨?”
“那我便却之不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