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束红线,宁尘离咸阳
大秦之隐修成圣第84章 一束红线,宁尘离咸阳
宁尘眼眸一转。
“行啊,不过要来些彩头才行。”
焱妃皱眉:“什么彩头?”
宁尘看了眼怀中的公孙丽姬说道:“亲我一下。”
她娇羞笑着,吧唧一口亲在宁尘嘴角上。
然后宁尘看向焱妃:
“我要是赢了,你就得这样亲我一下。我要是输了,就告诉你一个关于我的秘密,如何?”
焱妃清眸闪过一丝犹豫。
她清楚男女有别,这种亲密的事情她还从未做过……
但她也的确想知道宁尘的秘密。
正在她纠结犹豫的时候。
宁尘看着她歪了歪头笑道。
“若是不敢的话,那切磋就算了吧,不过你这段时间住在我这里,吃我的喝我的,我还陪你切磋较量,这报酬可得好好算一下。”
说完,宁尘松开怀中的公孙丽姬,对她说了句“你先回房去。”
她听话的点了点头,朝屋子内走去。
而宁尘则走到桃树下焱妃的面前,负手望着她淡然自若道:
“你真以为这段时间我和你切磋用了我真正的实力?”
焱妃闻言,望着面前矮她半个头,清稚俊秀,风采惊人的少年经不住皱了皱好看的细眉。
莫非他竟没有用全力?
可,怎么可能呢。
“信不信我只用一招就能击败你?”
宁尘左手负于身后,右手朝她向上探出,清眸凝望着她那绝色清冷的面容笑道。
焱妃神情一冷:
“大言不惭,若你能一招击败我,别说亲你一下,十下都可以。”
宁尘嘴角微扬:
“好。”
话音刚落,数十道细如手指的水流从池塘中冲出,涌入宁尘探出的那只右手之中。
随后。
一道梦幻的红雾从他手心没入那清澈的水流中,将其渲染成梦幻般的红色。
他右手一挥,手心红色的水流形成五束,直接朝焱妃捆去。
“就这样?”
焱妃神情不屑,双手结印,浑身幽蓝色的光焰升起,背后的金乌之翼展开,映衬着她仿佛传说中的金乌神女一般,华贵,绝美。
那妖异的红色水束落到她身上,却没有如她所料被那炙热的金乌之焰所蒸发,而是她身上的金乌之焰一下子消失了。
那妖异的红色水束化作绳索捆在她的手腕和纤腰上,一股奇怪的感觉涌上焱妃的心头,令她心神难安。
“这,这是什么?你,你对我做了什么?这种感觉……好奇怪。”
焱妃微红着脸颊,站在那里,身躯轻动,清眸中挣扎,迷醉,清明,恍惚之色皆有。
宁尘走到她身前,对其笑道:
“我说的吧,一招就击败你,你输了。”
他伸出手正欲捏捏她的脸颊,焱妃眼眸闪过一丝清明,双手极快的结印,一道饱含内力的火团朝他砸来。
宁尘退后避过,随后手指一勾,一道道红雾从焱妃体内冒出,汇聚成一条虚幻的红绳出现在焱妃的手腕上。
“这就当做临别赠礼了,它会提醒你别忘了你欠我的那十个亲亲。”
宁尘一边朝后退走着,一边望着神情恢复正常的焱妃挥手笑道。
焱妃望了望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左手手腕上的那一圈泛着晶莹红光的红线。
然后她笑了笑。
不知为何,她竟然感觉有些开心。
她这还是第一次,除了阴阳术精进外,感觉到开心。
【滴,焱妃好感度+20,当前好感度75】
系统的声音在宁尘耳边响起,令他一愣。
这样也能增加好感度?
“果然女人心,海底针啊。”
他负手走在走廊上感叹道。
两日之后,宁尘驾着那辆驴车带着公孙丽姬一起离开咸阳。
而在他离开后不久,从咸阳传出的两道确切消息,令咸阳城的人皆是震惊不已。
那少年剑客宁尘,又叫宁子墨,他的真实身份乃是道家天宗掌门赤松子的师弟,天宗北冥大师的唯一亲传弟子。
他在咸阳宫和鬼谷纵横传人之一的盖聂纯以剑术对决,双方平手。
两道消息一出,引得江湖热议。
————
咸阳,吕不韦的相府。
吕不韦正在池边观鱼,一个青年站在他身后。
“李斯,你对这个宁尘,有何看法?”
吕不韦随意问道。
青年正是韩非的师弟,李斯。
“年轻,强大,来历非凡。”
李斯回答道。
“还有呢?”
吕不韦将一把鱼饵扔入池中,引得众鱼相争。
“未亲眼所见,不敢随意乱言。”
李斯拱手道。
吕不韦轻轻点头,“不错,不妄言是对的。”
他将手中装着鱼饵的玉盆放到随从手里,负手转身朝一个方向走去,李斯跟在他身后。
“这个宁尘,除了你说的这三点外,还很神秘,给我的感觉就仿佛一条在云雾之中游动的神龙一般,云雾浓郁时候什么也看不见,云雾稍稍消散些,看到的一些影子,就足以令人为之震惊。”
吕不韦走在庭院小道上一边走一边说道。
“相邦大人对他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李斯有些吃惊。
“若你当日和我一样在朝堂上看到他的风采,就不会如此说了。”
吕不韦闭上眼,脑海中浮现那日朝堂上的少年风采,忍不住摸着胡须感叹道:“人犹龙耶……”
————
昌平君的府邸。
一间暗室之中,昏暗的烛火摇曳,昌平君熊启和一名农家侠魁田光相对而坐。
“田光,你一定要将这些亲自送到楚王的手里,这非常重要。”
昌平君从怀中拿出三卷记载着诸多情报的竹卷将其递给田光。
田光伸手接过,郑重的将其贴身放入衣内。
“是,昌平君,田光就算是死也会送至。”
昌平君点点头:“除了这些以外,我还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昌平君请说。”
“将这些送到楚王手里后,你立马赶赴燕国,接触燕丹,他现在身后站着墨家,最好能与其结盟。”
“是,田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