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79 作品

第21章 父子间的谈话

那日公孙大人回来的很晚,好像还多饮了些酒,回府就被长随叫了醒酒汤后,人窝在书房里没有出来过。

子时已过,当宰相府里进入到熟睡的模式,一条黑影进去了老爷的书房。

“瑾儿。”

公孙瑾早听见了传闻,父亲公孙宰相因为两位亲如兄长令狐澈和宁首辅的离世,失去了脊梁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罢了。

这会瞧着坐在那儿满脸的疲惫和不舍得的父亲,心中一阵刺痛。不管他变成怎样的人,那都是他公孙瑾的父亲啊!

“父亲。”只唤一声,眼眶微湿。他太清楚父亲为何执意送自己去终南山和大师学艺了,他现在回来了,没有辜负父亲和两位叔叔的期望。

“这些年可苦了吾儿了。”只这一句,公孙瑾便觉得这几年的苦没有白吃。

“没什么,有阿瑜陪着我,不觉得。倒是父亲您,经受了太多。”公孙瑾何尝不心疼老父亲。前半生在朝堂上有两位兄长帮衬,现在的他只有自己和阿瑜了。还被呼孝义杀人诛心,公孙瑾想想都疼。

“瑾儿,你,你别怪父亲心狠。我,我不能让阿瑜……”

公孙瑾心口一滞,连忙打断了父亲后面的话,“父亲,瑾儿怎能不懂?您别自责。”他们自小就被教导,生而为大齐死而后已。

“再说,这样的安排最为合理。我的性子嘛,适合在前;阿瑜谋定而动。我们兄弟联手,珠联璧合,父亲您就放心吧。”

公孙景天本事垂着脑袋的。进入酒饮的有些多,这会头脑还胀胀的疼。听见儿子这样说,他仰起沉重的脑瓜子,定定地看着。

真好啊,反复回到了十年前我们兄弟三人在一起盟誓的日子。那时的他们也是这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天下仿佛就在他们三兄弟的手掌之间。可一转眼,只剩下自己落寞的背影在苦苦地挣扎。

“朝堂之上眨眼之间可能就会生出变数,切不可这般不以为意。你要知道,今后你们将面对的会事怎样一位人物。

其他的不说,单就他个人能力来说,现在的大齐无人能敌。瑾儿,你们可懂?”这就是公孙景天最为担心的。

年轻人总是热情过剩,沉稳和谋算不足。这也是他不愿意着急招他们回京的原因。想着再跟无道师尊多学两年,那时最为合适。可现实不等人,现在的形势再不回,怕是要不了多久,呼孝义便会真正地掌控朝堂。到那时,瑾儿他们就算回来了,也很难插进铁板一块的朝堂里了。

对于呼孝义,公孙景天从心底里对他生出忌惮。这是个人物,不好对付,只能徐徐图之。

“父亲,瑾儿记住了。只是您要注意身体,我和阿瑜还需要父亲你的提携呢。”

面对瑾儿,公孙景天心里总是生出愧疚。那么小就失去了母亲,自己忙得找不着北,这孩子心里苦啊。

喉头紧涩,公孙景天说不出话来。只挥挥手,让瑾儿离开。

昨日刚大婚,好多朝臣都以为呼孝义今日不会上朝来,只是让他们失望了,望着某人悠哉游哉地踱着八字步走进来时,那议论的嗡嗡自动停止。

真是活久见了。

呼孝义仿佛没瞧见一般。在众人的目光中,只是踱到自己的专座前一撩衣袍坐了下来。

谢公公一甩拂尘,叫了声“皇上驾到。”

梁景帝背着手,迈着不紧不慢地步子,端坐在龙椅上。

“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哦,今日有点不同。不是众爱卿平身,皇上这是不高兴了。

不高兴的皇上,在瞥了眼满面春风的女婿呼孝义时,心情就更不好了。好似挖了他的心那般难受。

聪明如斯的呼孝义怎能不知皇上的小心思。自己家的好白菜被猪拱了的不甘和无奈。可关自己什么事,昨夜还是自己让阿妍成为真正的女人。一想到这,心情好到爆棚。对上梁景帝那张黑脸,心情就又好上一个台阶。

“有事说事,无事退朝。”谢公公知皇上的心思,他巴不得赶紧回勤德殿为好。

“皇上,臣有事奏。”户部尚书李勇毅。现太后的父亲,朝中老臣。梁景帝虽然心中不喜,但他不能有所表示。

呼孝义心中也不喜。真没眼力见,看不出岳丈不想说话嘛,自己也急着回府见小媳妇呢,真是讨打。想着昨夜的销魂,心中荡漾着那汪春水怕是要化了。

李勇毅,最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然,小心你的脑袋。低头一想,知他所谓何事。

“准了。李爱卿请讲。”掩饰着心中的不耐,露出些许的笑意来。

“皇上,之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税收青黄不接。加上刚刚经历的而一场浩劫,花费的银子不计其数,因而要加紧各地的税收,不然国库危矣。”

一句话,国库空了,没有银子了。

呼孝义其实看过李勇毅的折子了,他把压下来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这个李勇毅是太后的父亲,平常仗着这层关系在朝中很是横着走,因而口碑并不好。

再说,户部是管银子的地方,呼孝义肯定要把握它在自己手里。

因而没等梁景帝开口,就被他截胡了:“此事尚书大人已经上过折子了,无需在这里置喙。”

这么强势的回应,一般人会迂回不往枪口上撞的。可我们尚书大人,仗着女儿是太后,在之前的皇宫危机中,自己护着女儿保全了后宫的稳定,以为自己有资本呢。那么怕他呼孝义,本尚书不怕。

“镇国公,既然看见了本人上的折子,怎么解决此事呢,可有方案?”咄咄逼人,毫不相让。有些人的小心思活了,以看好戏的心情观望着,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着。

公孙景天皱了皱眉,这个小动作没有逃过呼孝义的眼,这就是坐在高位的好处。

“李尚书,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此事,我们已有计较,还望尚书大人稍安勿躁。”呼孝义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

这时大部分人看明白了,这个呼孝义也不仅仅是一名莽夫嘛,还有些内涵的。可李尚书被自我感觉蒙蔽了,一头往里冲。

“那请镇国公给个期限吧,不然国库等不及。”

呼孝义只是扫了眼梗着脖子站在那儿的人,在他眼里已经是死人一名了。

“三日。不知李尚书可还满意?”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