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79 作品

第4章 意外的消息

公孙景天冷着脸,扫视了一圈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众臣,心里在有不甘又能如何?宁首辅受伤,令狐兄率军抵抗脱不开身,自己哪能跑得掉吗?唉,下辈子吧。

“你们一个一个告知下眼下所知的消息。比如,皇宫有多少的存粮、蔬菜和水果;还有最要紧的是,眼下急需要解决的事情,一个人一件事的来。”他极力隐忍,不想表现出太多的好恶,免得当众给太子难看。

“公孙大人,皇宫里的粮食大约够个把月。本来是储存的是半年的,现在增加了四千多人的口粮,不足够的。这不是关键,关键的还是蔬菜、水果、胭脂水粉这些的东西……”

“打住。孙大人,你想的真够久远的。要不要本相提醒你下,现在的大齐到了何种地步,你是没睡醒还是没带脑子?

从明日起,所有嫔妃吃穿用度全部减半。另外,大殿里这些大臣们也是。只是在外面守护着我们的将士们要满额发放,可明白?”公孙景天现在连气的念头都没有了。一个两个的都看不清楚形势,难怪一个繁荣的大齐走到了今日这步田地。

“这,”接受到公孙大人剑一般的目光扫了过来,立马改了口:“下官知晓。”

罢了,有些话一次性说了吧,免得以后在费口舌:“诸位大人,都给本相听清楚了。本相是得皇上口谕,全权负责应对这次逼宫的危机。

本相在这里恳请各位同仁同仇敌忾,一致抗敌,保护大齐的江山不被奸人所害,保护皇上安坐龙椅,可懂?”

都说文人相轻,公孙景天瞄了眼这些个文臣,有的是瑟瑟发抖的站在那儿,有的人呢表情木然,也有些听完自己的话后似乎有些动容。唉,梁元帝的国策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就这些选臣怕也是自掘坟墓了吧?

要想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都是血和泪的教训啊,病榻上的萧渊,你可曾后悔?

“还有谁有事要禀报?”公孙大人收敛了心性,凝目思考着什么。

“公孙大人,老臣有事说。最近老臣意外得知了庆王候府的一些事情。本来只是没有想到,现在看来是一通百通。”

上了年纪的王侍郎有些颤巍巍地站在那儿,不知是被吓得还是体力不支,公孙景天和颜悦色地说着:“王侍郎,请跟我来。太子,你来主持大局,并做好记录。”哼,你以为太子是那么好当的吗?只做缩头乌龟就行了?别到时连大齐都被你拱手让人了。

背转身去,公孙大人收敛了脸上的无奈。这位兵部侍郎难道是发现了庆王爷调动船只的事情,还是发现了别的?这大殿里说确是不妥的。

他领着王侍郎到了偏殿,示意暗卫守在门口。这才让人坐下,亲自倒了杯茶端了过去:“王侍郎,您请说。”

“其实这事是我府上的仆人发现的。我那仆人来自江南水乡,他昨日上街采买,意外地遇见了在庆王候府当差的表哥,说是跟着庆王爷秘密地潜回了京都,还调动了不少船只,对府上所有人下了封口令,他们人心惶惶的。

当时下官只是觉得这事蹊跷,正想搞清楚原委,好给尚书大人说呢,这不就出事了。”

“你是怀疑庆王爷有异心?”公孙景天故意这么问,他是要摸摸王侍郎的态度,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得不多些考量,之前的认知全部要摈弃。

“是,下官怀疑呼孝义正是用船顺着水路让人偷渡过来的。不然,沿路都有我们的军队,怎会没被人发觉?”

是个有头脑的,可惜年纪偏大了些。

公孙大人瞥了眼他花白的胡子和白发,顾左右而言他:“你说庆王爷潜回了靖安,还躲在府里不出?”

这是他没想到的。公孙景天本以为庆王爷会摆出勤王的架势,名正言顺地出现在皇宫外面。既然他提前偷偷地潜回来,必定呼孝义给了他某种承诺,无需装蒜了。

那会是什么呢?只能是龙椅。不然庆王爷也不会这般急吼吼地潜回来看着那个位置。想通了这些,他急着要去和令狐兄商量,只得把王侍郎送回了大殿。

不得不说公孙大人的脑子就是好使啊,只这么个看似无关的消息,他便把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

“令狐兄,呼孝义这是速战速决的姿态。你千万要小心应对,不可轻敌。更要保护好自己。”公孙大人最担心这位兄长,生怕他鲁莽行事。

令狐澈嫌弃地挥挥手,想把唠叨的公孙大人给赶走,“我能不知他呼孝义的战斗力?开什么玩笑。他可是我大齐的战神。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有勇有谋,对上他我还敢轻敌,那就是自掘坟墓。

你老兄我还想多活几年,抱上孙子呢。放心吧,我的公孙大人,你就好好的去别的地堵漏吧。”

话虽这么说,等到公孙景天的背影消失在眼前时,他还是吩咐了副将去巡视一番。能让公孙老弟这般紧张,他可不能拖老弟的后腿。

公孙景天这会已经走到了皇宫里的最高处。他低头看着皇宫外影影绰绰的光亮,心中有了计较。

呼孝义并没有想着自己坐上龙椅,那他只是想把梁元帝赶下台。

他为何要这么做,萧渊难道对他不好吗?其实正是对他太好了,才喂出了这头狼。那他意欲何为?说不通啊。

庆王爷,倒是小瞧了他。他竟胆敢藏着这般祸心,呼孝义能推他坐上那个位置吗?我看未必。

呼孝义这么聪明又有能力之人,为何甘居人下,这只是缓兵之计?我看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吧。

如何运用好两者之间的矛盾,这可能就是皇宫之困的突破口,还是得去和宁兄商量下吧。

皇上啊皇上,微臣没有责备您得意思。可你想给亲王们封地以稳国策,又扶植些其他势力用以牵制以达到平衡。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联手逼宫你吧?

您就是这样养大了呼孝义,那其他的亲王呢?谁又是下一个呼孝义和庆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