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白草 作品

第514章 入泮

“这个月的工钱……”话说到一半,袁珊自己就息了声。

今儿才初七,只做了七天的活,哪好意思找人要工钱。

不想陶氏道:“知县夫人心善,这个月你虽只做了七天,念着你做事细致,将那株兰花照顾得很好,给你结了2两银子。”

“2两!”袁珊又是惊喜,直叹陈太太大方,可惜这么大方的雇主,没有啦。

第二日袁家如何热闹且不提,八月初九,袁清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到县城后与卢旭蒲彦汇合后,同坐马车前往府城。

马车不是雇的,而是沈家的,沈旌想着那么早,袁清来府城不方便,提前一天让他家车夫过来,顺便也接其他在清水县的同窗。

出发的早,巳时初顺利赶到府城。

公堂上,众新晋生员穿着圆领澜衫,由沈知府给他们簪上彩绸彩绢做的花,而后便出门去,步行至府学学宫。

公堂后的沈旌看得满脸羡慕,沈知府簪完花进去,看见他这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会儿羡慕有什么用,你若是早前多用功,也不至于这会儿巴巴望着。”

沈旌觉得很冤枉,“我已经很用功了,这次就是太难了。”

“你难别人也难,用功不够不好好反省,还尽给自己找借口。我看书院的考试还是有水分,平时一个个人五人六的,一糊名考,除了几个贫寒学子,你们这群公子哥是一个没考上。

地贫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我得跟老大人商量商量,今年书院多收些寒门子弟。”

沈旌不敢说话了,早知道就去街上等着了。

大街上,热闹非凡,比之放榜那日也不遑多让,百姓们争着挤到前面,想看看新晋生员们的风采。

云来客栈,费掌柜闲来无事,在二楼喝着小酒、磕着瓜子。听着越来越近的锣声,他扔掉瓜子壳站起身,俯身看去。

只见一群穿着圆领澜衫、头上簪花的士子们缓步走来,雨过天青的浅蓝色,衬得个个都是儒雅斯文,一表人才。

他啧了声,眼底却是流露出羡慕,想他年少时,也曾想要考取功名,可惜那些圣贤书呀,读着太催眠了,折腾了好几年,堪堪过了县试。

他干脆不读了,可心里到底遗憾,每逢新科生员们游街,他都会在此凭栏眺望。

很快,生员们走近了,一个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让人更加艳羡。

忽而,他觉得前面有个身形很眼熟,再一瞅,惊得险些没拿稳酒壶,那不是小神医身边的药童吗?

怎么会在新科生员里面?!

生员们游街,位次也是有讲究的,这个落后当中一人的,不是第二名就是第三名。

这么年轻,名次还这么靠前,除非意外,前途就差不了!

费掌柜开始回想那晚,想想自己有没有得罪对方地方,想着想着,他简直想哭,他好像大概貌似鄙视过对方只是个药童。

围观人群众多,袁清自是没有留意到他的目光,此时的他,功名有了,亲事也如意,正志得意满呢,连走到哪里了都未留意,只觉双脚似是踩在云朵上,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府学前。

门口一左一右,立着两块石碑,一曰文官下轿,一曰武官下马。

此时,衙役们也不再鸣锣,只听得有人高喊:“新科生员到,辟户!”

布满黄色铜钉的朱漆大门被一扇扇打开,一座恢弘的大殿映入眼帘,绿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显得亮晶晶的。

这是大成殿,主祀孔子,配祀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子,以及十二哲;旁边的东西庑,从祀朱熹等历代儒家先贤。

整座学宫静悄悄的,连风到了这里都变得轻柔,仿佛是不忍惊扰里面的圣贤。

“请新科生员入泮!”

随着高喊,众生员双手交叠持礼,俯首继续前行。

步入棂星门,可看见一弯偃月碧绿水池,池畔栽种着月季花,此时正值花期,深红、浅红的花儿开得正艳。

这就是畔池了。

泮池上的泮桥,只有有功名的人才能从上面经过,其余只能从旁边绕行。

新晋生员第一次走这泮桥,便称作入泮,过了这桥,从今以后就是士农工商里的士,这是阶级跃升。

过了泮桥,拾阶而上,至大成殿外,众生员行净手之礼,而后才入殿祭拜。

礼毕,退至明伦堂,这里就是府学的讲堂,堂上悬有‘明德亲民’的匾额,府学的生员们每日在此晨读。

此外还有尊经阁,是府学的藏书楼,存有四书五经及御纂典籍。

教谕署,教谕、训导们办差起居之所。

听说富庶地方的学宫,还有练习习射的射圃。

明伦堂内,众生员拱手而拜、相互攀谈,有交好的甚至开始序齿。

过了一阵,陶提学到来,众生员忙是见礼,陶提学先是一番训话,告诫生员们不可因为有了功名就懈怠读书。

还表示岁试考核成绩不佳者,廪生降增生、增生降附生,附生革除功名,整一个严厉了得,一盆冷水泼得众生员飘飘然的心落了地。

打了一巴掌,陶提学又给了颗甜枣,让人给生员们分发每人2两的励学银,这让众生员先前那点不满烟消云散,只觉陶提学大方豪爽、谆谆教诲俱是为他们好。

袁清也很高兴,作为寒门学子,这2两银子对他来说用处很大,能解决不少麻烦。

之后就是簪花宴,读书人的宴会免不了作诗,好在院试也考诗赋,便是诗才不佳的,也能做出一首四平八稳的应制诗来。

最初,众人还有些拘谨,及至中途,有满脸沟壑的中年生员摇摇晃晃站起身,“三十年来误儒冠,稻粮谋尽砚田干。今朝暂脱青蓑去,敢向孔门借衣冠!”

最后一个字出口,他整个人却是砰地倒地,沉沉睡去。

在场几个四五十的生员感同身受,不由潸然泪下。

其余生员虽然年轻,但这些年读书也是不易,同样有几分感同身受。

这时,又一名生员以筷击碗,吟唱起黄庭坚的诗:“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一时间,连陶提学也是伤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