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肉壮法VS万山指法

毕竟,江涛身为小王爷,身份尊贵,资源丰厚,又岂会没有几件强大的法宝或秘技作为依仗?

想到这里,陈水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紧迫感,犹如是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

渐渐地,他感受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直至头皮,身上的寒毛也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不行,若是真的在接下来的比试中与他对上,以江涛那高傲且冷酷的性情,他绝不会手下留情,甚至可能会下死手。”陈水生暗自思量,心中充满了警惕与不安。

他深知,修仙界本就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而江涛作为小王爷,更是习惯了以权势和实力碾压一切。

这种对江涛实力的深刻认知,让陈水生不得不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可能的挑战。

他心中暗自思量,决定提前采取防御措施,以确保自己在面对江涛时能够有一线生机。

“我得提前把林师姐给我那件法衣先穿上。”陈水生心中默念,脸上浮现出坚决的神色。

于是,陈水生迅速从储物袋中取出那件法衣,小心翼翼地穿戴在身上。

法衣的材质看似普通,但穿上之后,轻若无物,触肤即暖,一股温润的灵力自纤维间渗透而出,缓缓融入他的血脉之中,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丝寒意与不安。

他感受着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犹如是有一层无形的护盾将他包裹其中,给予他莫大的安全感。

穿戴好法衣后,陈水生的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但他也清楚,仅仅依靠法衣的防御力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在战斗技巧和策略上下功夫,才能在与江涛的对决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他迈开步伐,走向那先前的静谧之地,心中已暗暗立下誓言,要在接下来的比试中,不仅依靠法衣的庇护,更要展现出自己超凡的战斗智慧与技巧。

盘膝坐于地上,陈水生闭目沉心,意识瞬间穿越肉身,遨游于浩瀚无垠的识海之中。

那里,武道树挺拔而立,枝叶繁茂,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他对武道的理解与追求。

他的目光聚焦于那两根最为耀眼的枝条上,其上悬挂的两颗武道果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引人遐想。

淡红色的果实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灵动与变化,让人联想到指尖翻飞的绝妙武技,是一门四阶武学。

至于深黄色的果实则显得沉稳厚重,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息,那是对肉身极限的极致追求,略有不足,但也是三阶上品武学。

陈水生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这两枚果实将是他接下来修行路上的重要助力。

思及此,他转而轻轻抬手,一股无形的力量自识海中涌动,牵引着两枚果实缓缓靠近。

当它们最终悬浮于眼前时,陈水生没有丝毫犹豫,张口一吸,两枚果实化作两道流光,融入了他的体内。

顿时,一股股庞杂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冲击着他的识海,那是两部功法的精髓所在——万山指法,以指为剑,招招精妙,可破万法;肉壮法,则是锤炼肉身,使肉身如铁似钢,无坚不摧。

陈水生闭目沉浸在识海深处,那股突如其来的知识洪流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整个意识空间充盈得满满当当。

他的心中既有初次触及武学奥秘的激动,也有对未来战斗力飙升的深切期待。

这两部功法,一部炼体、一部指法,无疑将成为他修仙路上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助他攀登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理智告诉他,仅仅知晓其理、会其用,尚不足以将这两部功法发挥到极致。

真正的强大,来源于无数次的实践与磨砺。

于是,趁着第三轮比试的紧张氛围尚未笼罩而来,陈水生的意识化身在识海空间

中开始了紧张的演练。

只是当他要开始演练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因为他不知道是选择修炼肉壮法先,还是万山指法。

毕竟,现在的时间紧迫,他只有修炼一门功法的时间。

顿时,他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

于是,他开始权衡肉壮法和万山指法哪个更适合当下修炼。

肉壮法虽然修炼过程显得较为平和,它专注于肉身内部的锤炼与强化,外在表现并不明显,即便是旁观者也难以察觉其中,但是这门功法的修炼方式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对于眼下即将来临的比试,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反观万山指法,它则是一门凌厉而直接的武学。

一旦领悟其精髓,修炼起来便能事半功倍,迅速提升实力。

并且,万山指法的威力与独特性早已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能掌握此技,无疑能在比试中大放异彩。

但是,正是这份耀眼的光芒,让陈水生心生顾虑。

他担心,一旦自己在未来的战斗中不得已下施展出万山指法,那独特的指法形态与强大的威力定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与猜疑。

毕竟,这门指法先前已被周清风当众施展,其风采早已深入人心,自己若再以此技示人,难免会被人联想、追问。

也多得了这份忧虑,无意中激发了陈水生心中的创造力。

他猛然想起自己掌握的万法归元诀,那是一门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法,或许能够将不同的武学融入自身,使之在保留原有精髓的同时,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形:“或许,我可以尝试用万法归元诀来改良万山指法,让它即使当众施展,也仅仅展现出一种与原版相似的‘影子’,从而掩人耳目。”

想到这里,陈水生便觉得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他转而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尝试之中。

他迅速调整心态,将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对万山指法的改良之中。

他的意识如同一位精妙的工匠,在识海空间中细细雕琢着每一个指法细节,同时巧妙地融入万法归元诀的奥义,试图让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