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世人都小看了皇家底蕴,小瞧了崇祯
第475章世人都小看了皇家底蕴,小瞧了崇祯
“魏国公,京营的重组工作,如今完成得如何?”金陵皇城,乾清宫内,御书房。
因为遭受了国运大减的反噬,两鬓花白的崇祯皇帝,额头上已经满是皱纹,他端坐在龙椅上,对身前的魏国公徐弘基问询道。
“回禀陛下,三十万京营武者将士,已经选拔完成,正在军营进行日常训练中。”
徐弘基脸色肃然的禀报说道,“最多一年后,重组完成的京营将士,可堪一用,为陛下效死力。”
比起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弘基的方方面面要胜出不少。
大明朝廷南迁金陵后,痛定思痛的崇祯皇帝,终于意识到自己手中没有足够的武力震慑群臣,是万万不行的。
经过了数月的算计与利益交换,他从成国公朱纯臣手中,拿回了京营的掌控权,交给了魏国公徐弘基,得以分薄了朱纯臣在金陵城内一手遮天的权势。
崇祯皇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代价就是同意朱纯臣提出的,让刘泽清担任新建的四镇总兵之一。
如今的刘泽清在成国公朱纯臣的倾力扶持下,可谓是位高权重。
他不但担任了两淮总督一职,手下还掌控了一百五十万战兵。
虽然这些战兵绝大多数都是武者一重的新兵,但也不能否认刘泽清已经成为了当今南明皇朝的新贵之一。
不管怎么样,谨守祖训、与国同休的魏国公府,相比较成国公朱纯臣,还是对皇家要忠心一些。
当然,论起忠心,英国公张之极,比起朱纯臣与徐弘基要强出太多了。
但英国公张之极在上一代英国公张维贤病逝后,已经失势,尤其是大明朝廷南迁金陵后更是如此,饱受成国公朱纯臣一系的打压。
即便是崇祯皇帝有心扶持英国公一脉,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江南的世家大族,势力太强大,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历代英国公,当然不受对方的待见。
只有一心谋取私利、毫无忠君爱国思想的成国公朱纯臣,以及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的魏国公徐弘基,才是他们合作的顶级权贵对象。
如今的英国公府,几乎已经完全退居二线,崇祯皇帝没有选择,只能扶持魏国公徐弘基与成国公朱纯臣打擂台,避免其在金陵城一家独大。
自从大明皇朝迁都南下金陵后,由于这里是江南世家的大本营,本来就弱势的皇权愈发势微。
完全可以这么说,朱家皇室几乎已经成为了摆设,没有了多大的分量。
以前那些世家大族、官绅权贵们做事,还需要掩饰一下,如今连这一步都省去了。
大大小小的朝会,完全成为了文武大臣瓜分利益的时间。
崇祯皇帝当然不傻,以前不过是被大家蒙蔽了视听,习惯了被忽悠罢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有着一些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劳的人手。
比如大部分宦官,还有勇卫营的三万精锐将士。
以周遇吉夫妇为首的勇卫营,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不可小视。
认清了现实的崇祯皇帝,痛定思痛,颇有上古贤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苗头。
他利用魏国公徐弘基擅长左右逢源的性子,开始试着自救。
重用徐弘基来重组京营,就是他的落子之一。
“魏国公,如今北方的逆贼李定国势大,朕有心杀贼,可惜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脸色悲切的哀叹道,“朕最近寝食难安,想让周遇吉统领的勇卫营,增加一些人手,起码也要保证皇城的安全才行。”
“朕思来想去,决意在三十万京营新兵之中,挑选七万将士,补充进入到勇卫营之中。”
“至于京营的规模,朕可以给你一道旨意,允诺你暗中扩大到五十万战兵规模,你意下如何?”
他深知想要贪得无厌的魏国公徐弘基,答应自己的要求,非得用利益交换不可。
自己被各方势力盯得太紧,如果按照常规方式来扩增勇卫营,朝中的文武大臣,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唯有利诱魏国公,方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让周遇吉去刚刚重组完毕的京营,挑走七万武者新兵?”
徐弘基听得先是一愣,然后又听到陛下提议将京营扩充到五十万战兵规模,顿时大喜过望。
他身为大明皇朝内最富有的顶级权贵,别说五十万战兵,即便是百万战兵,也能够轻松养活。
以前只是被各种限制,无法名正言顺去扩张手中的武力罢了。
以前他的五军都督府都督之位,只不过是一个头衔罢了,朝廷允许他掌控的战兵,不能超过五万,比起北方京城的五军大都督一职,差距太大。
如今朝廷南迁到来,两京合二为一,五军都督府与京营,成为了大明都城金陵中,唯二的军事力量。
他这个新任京营提督,不再是有名无实,而是实实在在的位高权重。
奉旨重组京营的他,虽然知道只靠朝廷下发的那点钱粮,根本养不起三十万京营战兵,何况是扩军到五十万?
但朝廷没有钱,传承了数千年的魏国公府,却有大把的钱粮,根本就花不完,不愁养不起五十万战兵,甚至将他们武装到牙齿也可以轻松做到。
现在的乱世,堪称乱得一塌糊涂,手中掌控的武力,就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底气。
魏国公徐弘基只是贪得无厌,却不傻,哪里不清楚陛下提出的交易目的?可谓是极具诱惑性。
即便是这个交易前提,是自己先答应让勇卫营统领周遇吉,去手下的三十万武者新兵中挑走七万精锐,但换来的却是五十万京营大军名额。
反正以魏国公府的财力物力,还有江南众多的人口,只要名正言顺,想要再次选拔出数十万新兵武者,简直是易如反掌。
这么一看,同意周遇吉去京营调走七万精锐新兵,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大事。
何况陛下亲自掌控的十万勇卫营将士,用来守护皇室安全还行,想要做些什么,依旧是一个笑话。
“陛下,臣没有异议,一切由陛下做主就行。”
电光火石间,魏国公徐弘基已经把得失思忖清楚,心中一喜,当即领命说道。
如今皇家与各方势力的矛盾,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那些代表各方世家大族的文武百官,近来争权夺利连装都懒得去装一下,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只当他是一个吉祥物摆设罢了。
江南的天,是他们这些江南大世家的天,掌控力度极大,谁来了也翻不起浪花来,哪怕是崇祯皇帝。
如果感受到崇祯皇帝的威胁,他们不介意马上换一位听话的皇帝上位。实际上在近几个月来,就有一些文武大臣商议,要不要废掉崇祯,扶持好色胆小的福王上位。
只不过他们看到崇祯变得十分识趣,才没有付诸于行动罢了。
“好!”
崇祯皇帝心中暗喜,对徐弘基说道,“爱卿暂且回去,明早朕会派王承恩拿着圣旨,与周遇吉将军前魏国公府,顺便去京营挑选七万新兵武者。”
等到徐弘基告退离去,乾清宫内没有了闲杂人等,崇祯的脸色一变,目光森冷无比,坐在龙椅上暗道,“呵呵……”
“你们这些文武百官,一个个皆可杀!”
“你们以为我们朱家的皇位,是捡来的不成?”
“如果没有几手底牌,太祖老人家怎么可能登顶至尊之位?”
“本来我还下不了决心,是否要放手一搏,现在看来,已经是势在必行!”
自此南下江南以来,见识过了那些文武百官与世家大族的真面目后,崇祯皇帝对这些逆臣的恨意,甚至还要超过了对李定国的痛恨!
如果没有这些乱臣贼子的胡作非为,哪里会有天下大乱?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没有天下大乱,就不会有起兵造反的草民,自然就不会有李定国、高迎祥、李自成等反贼势大难治。
究其根本,大明皇朝内的这些逆臣与世家大族,才是罪魁祸首。
他一脸漠然的起身,走到书房附近的一件帝皇专用修炼密室内,关上大门,开启了守护法阵,盘坐在地,从怀中掏出一座小小的血色宫殿。
世人皆以为大明太祖天下无敌,一手打下了江山,是完全依靠本命神器昊天塔。
实际上,太祖不仅仅是得到了昊天塔,还有一件从来不显露人前的本命神器巫神殿。
正是靠着巫神殿内血池中残存的一点巫神精血,太祖才能在短时间内,从一名放牛娃成为了一名炼神境初期的强者,镇压了一个时代。
可惜成了神血,败也神血。
神血成就了朱家太祖的天下无敌,也使得他在登基为皇的百年后,身体再也承受不住神血的反噬,万分不甘的陨落。
在临死前,他使用生命来献祭,封印了巫神殿,并且留下祖训,任何后辈子孙,不得开启巫神殿,除非是遇上了灭国的危险,走投无路之下,方能去尝试。
然而在土木堡之变时,因为皇宫大乱,致使巫神殿失踪,只剩下了祖训传承至今。
崇祯皇帝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件神器,是在搬迁皇城内乾清宫的藏书之时,在书架底层的角落捡到的。
他也是想不到,传闻中失窃已久的传承神器巫神殿,会以这种方式回到自己的手中。
本来对于祖训强调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崇祯皇帝还在犹豫不决。
但是在迁都南下金陵后,朝中的文武百官与那些江南世家大族,一个个连装都懒得装了,完全无视了他这位大明皇帝!
这让一贯心高气傲的崇祯皇帝,如何能忍受下去?
已经是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放手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反正照这样下去,大明皇朝也苟延残喘不了多久。
不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玩死,就是被李定国所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噗!”
崇祯不再犹豫,体内的武者三重巅峰气血逆转,逼出了一滴本命精血,落在手中的血色宫殿上。
这是祖训中留下来破除这件神器封印,将其认主的唯一方法。
而且必须要是当代的大明帝皇才行。
这就是朱家太祖使用特殊的方式,为后辈子孙留下的最后底牌,自然不会让这座传承神器,落到别人的手中后还能正常使用。
只要没有超过太祖陨落前的炼神境初期巅峰修为,就无法使用其它手段,来破除他布下的封印后手。
强行为之的修炼者,在试图破封之时,会立即被太祖留在巫神殿上的全力一击轰杀!
即便是现在的李定国,也挡不住这种程度的攻击,何况是当今世界上其它的修炼者。
毕竟炼神境初期巅峰强者的全力一击,超出炼气境太多了。
随着崇祯皇帝的本命精血,被这座迷你血色宫殿吸收,一道浓郁之极的血色光芒闪现而出,将崇祯浑身笼罩其中。
“嗖!”
顷刻之间,血色流光散去无踪,崇祯皇帝的身形也消失不见,那座封印解除的巫神殿,化作一粒微尘落在地面上,隐去了踪迹。
“这……这就是太祖老人家留下的这件神器内部空间?”
脸色惨白的崇祯,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座庞大的血色大殿内部。
看着这座足有方圆百里之广的神器内部空间,他禁不住在震惊不已。
本来身体就不好,刚刚又失去了一滴本命精血,崇祯的身形有些摇摇欲坠。
在这座大殿的四周,有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各种顶级修炼资源、魔核、魂珠等物资,甚至还有几座灵石堆成的小山,看得崇祯有些头晕眼花。
这么多的灵石与财宝、各种修炼资源,数量超出了想象,他哪里见到过?
保守估计,即便是以当今大明皇朝的每年国库收入,起码也得积累千年以上,才能够筹集到这么多。
更让崇祯皇帝震惊的是:在这座大殿的正中间,是一个不大的血池。
虽然不大,却也有着九丈方圆。
这个血池已经干枯,只是在正中间有着一滴脸盘大小的血液,散发出慑人的威压气息。
如果不是他有着国运护体,估计已经被压趴在地。
“这就是太祖得到后让自身蜕变,借此逆天崛起,剩下的最后一点神血?”
发现了太祖老人家遗言所说的修炼至宝,崇祯大喜,连忙大步上前,脸色坚定之极的朝着目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