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生病的妈

“什么?”

“我父母?”

韩宁蹙眉起身。

“不对不对。”

李沫沫拿起桌上的水咕咚咕咚灌了两口,这才道。

“不是你父母来找你,是你父母派人来找你了。”

“走,去看看。”

韩宁跟着李沫沫来到会客厅,却见一男一女正局促的坐在沙发上。

二人看上去都是四十来岁,蓝褂灰裤,一副老实庄稼人打扮,就连目光都怯怯的不敢到处乱看。

见到韩宁,女人立即大哭起来。

“韩小子,我,我是你大姨啊。”

男人也跟着起身。

“像,太像了,一看便知是韩家的种。”

李姥姥看的心都碎了,忙道:“小宁,快来,这两位是你大姨和大姨夫。”

“大姨,大姨夫。”

韩宁上前问好,女人激动的想要抱韩宁,但看了看自己脏兮兮的衣服,又有些自惭形秽,把手臂收了回去。

“娃啊,当初你走丢的时候才那么小点,没想到一眨眼,都长大成人了。”

“哎,如果当初不是你妈大意…”

说着,女人又掩面痛哭起来。

李姥姥安慰道:“能找到相认就是大喜事,况且小宁这些年没吃什么苦头,你们不用担心。”

男人感叹:“大姐一看就是好人,韩小子能在你们家长大,是他的福分,大姐,请受我们夫妻一拜。”

说着,拉着女人向李姥姥深深鞠躬。

“哎呀,这事,不必不必。”

李姥姥忙将二人扶起。

“都是缘分,我早拿小宁当亲孙子了,都是应该的。”

“不,必须得谢!”

“我替我妹妹妹夫,感谢大姐对韩小子的养育之恩。”

又是一番感人肺腑的说辞,男人将一个大袋子放到李姥姥跟前,里面全是山货。

原来,他们住在江都北面的夹皮村,背靠荒山,特产山货。

李姥姥也没客气,道谢后收了起来。

至此,哭戏算是唱完了。

韩宁默默看着,直到这时才问道:“大姨,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这么多年为何杳无音讯。”

女人擦掉眼泪,感慨道:“说来还是巧了,你娘身子不好,想找个靠谱的大夫,结果就搜到你们这医馆。”

“当时网上还传着你的照片,我们一眼就把你认出来了,那眉毛,眼睛,太像了!”

男人附和道:“是啊,一看就是韩家的崽,跟你爹娘就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这样啊。”

韩宁笑了笑:“大姨,姨夫,你们可有我父母的照片,让我瞧瞧,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他们呢。”

“这。。”

女人和男人对视一眼,男人摸着裤兜无奈道。

“来的急,没带手机,你要看啊,等回了村就能看到。”

“哦。”

韩宁应了一声不再追问。

李姥姥却是眉头一紧:“等下,你们刚才说小宁的娘怎么了,身子不好?”

女人叹了口气:“是啊,我那妹子前阵子身体还好好地,下地干活都很麻利,可就在三天前突然说病就病,直接就下不来床了,村里郎中也看不出问题,不然我们也不会到网上寻办法。”

李姥姥心善,一听这事顿时急了:“哎呀,这,这是大事,可不能耽误了,小宁,你快回去看看吧,正好见见你父母。”

“大外甥,你真会看病?”

女人表情欣喜又渴望,还带着农村人常见的小心翼翼,生怕韩宁下不来台。

男人则陪着憨笑,手捏着裤线,似乎有些紧张。

“要不怎么说巧了呢,呵呵,真巧。”

“确实挺巧的。”

韩宁笑了笑:“好,事不宜迟,大姨,大姨夫,你们等我下,我收拾点东西这就跟你们回去。”

“哎,好,好。”

女人忙不迭的点头,还跟男人喜道:“我早说我那妹子是有福的人,看这回真是双喜临门,儿子找回来了,还是个有本事的大夫。”

男人歪着头咧嘴憨笑:“是啊,妹夫多年的心病也算是有解了。”

韩宁深深看了二人一眼,转身离开,片刻后便拎着个挎肩包走了出来。

“沫沫,你乖乖看店。”

“姥姥,我回去看看就回来。”

“不急不急,你尽管去。”

姥姥催促着,带着李沫沫送三人一起出了门。

男人是开着小面包来的,脏兮兮的银色面包,里面散发着怪异的气味。

韩宁抽了抽鼻子,问道:“姨夫,你这车里怎么一股子怪味,好像血腥又混着尿骚味。”

“啊?”

男人兴许没想到韩宁会这么问,愣了下,眼珠滴溜溜转了转,干笑道。

“逢年过节放些家禽,还帮人拉过猪肉,兴许是那时留下来的。”

“是这样?”

韩宁狐疑道:“闻着不像猪血鸡血,倒像是人血。”

“外甥你真会说笑,怎么可能。”

男人笑容有些僵硬,打了个哈哈便算岔过去了。

三人一起上了车,直奔城外驶去。

路上,韩宁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女人闲聊,知道了自己父亲叫韩春祥,母亲叫赵惠,至于这位大姨则叫赵芳,姨夫叫韩冬福。

韩冬福和韩宁的父亲韩春祥是同一个村子的发小,至于赵惠和赵芳则是当初随父母逃难流落到夹皮村的,两家人关系很好,既是亲戚,也是邻居。

聊了一会,赵惠递过来一瓶水。

“大外甥,喝口水吧,到家还得好几个小时呢。”

“嗯。”

韩宁道了声谢,拧开瓶盖将水喝了下去。

而此时,韩冬福正透过后视镜往这边看,见到韩宁喝水,嘴角不由得阴笑起来,这么一看,哪还有庄稼人的本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