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降龙十八掌第一式——亢龙有悔:
其招式为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掌划一圆圈,“呼”的一声,向外推去。
亢龙有悔
人身阳气集于督脉!气入丹田,通长强走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顖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走手太阴肺经至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至掌心.
(六)亢龙有悔
招式:步有虚实,可退可先。抬掌若霸王举鼎,进掌似巨人推山。
心法:物极必反,亢必有悔。以极阳之势,待强弩之末,有悔得吉,彼吝得凶。
用法:敌自天、首之位袭来,则弓步以待、活如车轮,抬掌接之,举而过顶,待敌势尽,翻掌拍之,两阳交战,知悔者吉。
说明:双手上划弧进推掌。
考源:《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降龙十八掌第二式——飞龙在天:
这一招必先跃起半空,居高下击,才能显见奇大的威力。它一定要配合轻功跳跃之技,由上而下给予敌人痛击,算起应该是一种技巧性较高的武技。
气走督脉行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五)飞龙在天
招式:退步分掌,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跃身而起,飞龙在天,降而击之。
心法:飞龙在天,伸也、升也,如英雄得志,而飞腾宇宙;降而击之,屈也、下也,挟雷霆之威,有河决之势。
用法:若敌方自中、下路来犯,击我身、尾之人位、地位。侧身压掌而化之,此阴也;抬掌提膝而击之,此阳也。
说明:左足独立右掌击,右足独立左掌击。
考源:《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文言》: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降龙十八掌第三式——龙战于野(战龙在野):
此乃降龙十八掌中十分奥妙的功夫,左臂右掌,均是可虚可实,非拘一格。用虚实相生,阴阳相参的手法扰乱对方,自己则可以趁虚而入,是一式诱敌策。
龙战于野
真气通五枢维道足临泣中封中都凝气二间商阳.
(十)龙战于野(双龙取水)
招式:起身,而后双掌从体侧至顶,弓步,双掌向下向前拍出。
心法:地势坤,君子以厚的载物,龙战于野,阴接于地。
用法:无路可退,阴转为阳。近身格斗之法,双掌击打敌中路来犯之手臂关节,或击打双耳,向前发力拍出。
说明:双掌贯耳左摆;双掌贯耳右摆;双掌中压左推;双掌双压右推。
考源:《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文言》: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降龙十八掌第四式——潜龙勿用:
则是右手屈起食中二指,半拳半掌,向敌人胸口打去,左手同时向里钩拿,右推左钩,让敌人难以闪避。这是一种左右夹击的攻势,让人无处可避,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潜龙勿用
气自丹田至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会于清冷渊.
(一)潜龙勿用(龙蛇之蛰)
招式:身形速退,气沉丹田,弓步龙行,双掌下拍。
心法:初临敌阵,探听虚实,一阳在下,遯世无闷,隐而未见,潜龙勿用。
用法:两人初搭手接招,未知敌方情况,此时宜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敌进我退,双掌接招,抖腕拍出,似龙入水,化解敌方进攻并使其失去重心,然后可以翻手击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说明:双掌下滚球,外翻推出。
考源:《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象》: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文言传》: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降龙十八掌第五、六式——利涉大川、鸿渐于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