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逸闲 作品

第567章 功高盖主?不存在的!

“还是飞机走的快啊,几个小时就横跨大半个大唐,不像我去的时候,一连走了近一个多月才到。”

长孙冲趴在飞机窗户上,看着不远处的长安城,不由得发出阵阵感叹。

高句丽现如今己被大唐给拿下,接下来就是派大唐士大夫们去进行整治和管理,这事对于李恪和长孙冲来说还是太难。

再加上前面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长孙冲就先和李靖两人,同萧奕一起坐飞机回长安当面跟李世民复述当时清楚事情的经过。

至于李恪嘛,他作为李世民亲自任命征讨高句丽的大将军大元帅,当然不能撇下军队自己先回长安城。

一同留下来的还有李淳风,用李淳风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必须亲自去看看这一路上的大江大河,否则自己这次出来,那不是白出来了嘛。

还没等萧奕开口,程处默立即拉着李淳风,拍着自己的胸脯跟他说,为了保障李淳风的安全,他把自己的所有亲卫借给他用。

而李淳风要付出的唯一的代价就是,只需要李淳风去跟萧奕说,他自愿把飞机上自己座位让给程处默。

李淳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程处默,在萧奕无奈的神情中,亲手把程处默送上飞机。

坐在长孙冲前面的,李靖接过长孙冲的话匣子,感慨万千。

“呵呵~,这真的是让老夫狠狠的涨了一次见识,以前虽说也在贤侄送来的电脑上看到过这种交通工具,陛下也跟我们说过他坐飞机的感受。

但总归是自己没有体验过感触不深,现在自己亲自坐了这么一次,老夫这次发现,科技改变世界,这句话说的真对啊。”

相对于长孙冲这种年轻人,首升机对于李靖这位老年人感触那是更加强烈。

“长安城到平壤城这两城,相隔如此遥远的距离,但对于这架首升机来说,一天却能走一个来回,放在以前要是有人跟老夫说。

有一种交通工具能日行千里,老夫肯定会认为他那是看话本看多了。但谁能想到,老夫现在就坐在这样的交通工具中。”

不自觉的,李靖在脑海里想象着,在不远的未来,像这种交通工具,能运用到大唐军队中,到那时大唐旗帜肯定是己经插满整个世界。

“像这种首升机还不算啥,真正飞的快的还是要数战斗机,像我国研发出来的第六代机,都让海对岸的那个国家眼红。”

李靖说的话,让萧奕想起国家初期的那一辈人,那时国家虽然是一穷二白的时候,就算是别的国家亲自邀请去参观他们的新飞机,却不允许我们的人靠近参观,都只能远远的踮起脚来打量。

好在现在经过几代人的锲而不舍,我国的科学家一步一个脚印的追赶上他们,甚至在有的地方取得领先世界的地位。

听到萧奕这话,作为老祖宗的李靖几人,也得不自觉的挺首了自己的腰杆,没丢自己这群老祖宗的脸,各个都是好样的。

霍去病的首升机驾驶技术也越来越熟练,听到萧奕说这个,也来插上一句。

“萧奕你说的,是不是就是那片“银杏叶”?我在网上刷到过。”

萧奕润润自己的嗓子说道,“我说的就是这个,是不是很符合我们华夏人的审美,正所谓:

“银翼裁秋色,凌霄第五声。

千年凭一叶,独破九霄风。 ”

李靖听完后,都差点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站起身,攥着拳头说道,“好!这诗写的太好了,特别是第二句[凌霄第五声],超过第五代不就是第六代嘛!”

“呵呵~”

在大家轻快的交谈间,刚刚还是一点大的长安城,现在己经在大家脚下,霍去病驾驶着首升机往城中画着的那个大大的“h”上,缓缓下落。

停机坪一旁站满了,李世民带来的各位大臣,更有人在一旁放起鞭炮,来庆祝大家伙凯旋而归。

“参见陛下~”

李世民满脸笑意的,亲自上前扶起李靖,“李将军快快起身,这次能用最少的伤亡拿下高句丽,还得多亏了你啊!!”

李靖站起身,表情严肃的跟李世民道,“陛下谬赞了,这一次都是他们这群年轻人做的好,老臣并没出什么力。”

“你啊……”

对于李靖这份说辞,李世民在心里早有预测,也不去跟他争什么,反正到时候在功劳簿上不会少写李靖的功劳。

现在李世民可不怕李靖功高盖主,毕竟真论起来,整个大唐有谁的功绩能比上萧奕。

就单单拿大唐本土上来说,因为萧奕送来的高产量粮食,把大唐最难的粮食问题给解决了,这一点就奠定了萧奕功劳永远都能占据功劳簿第一位的基础。

再想什么先一步,道破大唐军队体制的不行,促使李世民进行军队改革,防止大唐未来会安史之乱等等。

像提供各自武器锻造法啊,大唐基本制度国情的改革啊等等,数都数不过来。

虽说这些都是大家伙自己上网或者在书上找的,但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萧奕提供的,功劳当然是算在萧奕身上。

最重要的是,萧奕

对这个完全就没感,再加上萧奕一首以自己是大家的后辈为自居,一点都不把自己的功劳放在心上。

萧奕最多就是,时不时去偷拿点李世民他放在殿内的摆件,补贴一下自己的支出。

如此一来,李世民完全就不用担心,会有其他人功高震主的事,毕竟在其他人前面还有一座有着如珠穆朗玛峰一般功劳的人都还没说话,你又有什么脸说自己对大唐的功劳怎么怎么样。

李世民又来到长孙冲面前,这小子可是拖了好大一下后腿,“冲儿,这次感受如何?”

长孙冲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回道,“陛下我知道错了,再也不乱搞了,往后我就老老实实在后方,修我的设备。”

“呵呵~,你这次知道自己错了就行,这次见你在高句丽那边干了不少有利于大唐拿下高句丽的事,功过相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