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准备领青霞见润叶
听到萧琢的话,旁边的老陶侯荣他们统统都笑了,见到离下课没有几分钟,萧琢索性提前下了课,准备带陈卓去见代老,顺便给孙兰香办下入学的手续。
见到下课,陈文轩又回来了,老陶侯荣也跟着一起说说话聊一聊,这边孙兰香因为萧琢他们的热情,刚入学的陌生感也淡了些。
朝楼上走去,陈文轩几人来到了代老的办公室,里面代老戴着眼镜正在编写着教材,如今改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燕大的经济系由代老牵头准备编撰一本讲述现代经济和企业制度的书籍。
具体的蓝本还是源自于陈文轩的华耀集团,同时参考了西方的企业制度,旁边对西方经济学十分擅长的烈义宁也在一边辅助着。
见到萧琢陈文轩他们进来,代老和烈义宁先是一愣,接着笑着站了起来,将老花镜摘掉,代老走了出来:“你这小猴崽子,整日里跑的没影子,这眼看你们这一届都快毕业了,你也没上几年学。”
话语里虽然这样说着,不过代老心中还是很高兴,对于自己能带出来陈文轩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
听着代老的话,陈文轩上前搀扶着,笑道:“您老,不会因为这个不发我毕业证吧。”
听着陈文轩俏皮的话,屋里几人统统笑出了声,一张毕业证对于陈文轩来说可有可无,不过这种对燕大的感情,还是让大家内心很开心。
今日我以燕大为荣,明日燕大以我为荣,这是陈文轩之前说的话,也是老陶他们的座右铭。
“那你结业考试可要来,到时我亲自替你拨穗。”
虽然陈文轩一直在外面东奔西跑,但报纸上消息不断,平日里大家茶余饭后聊的最多的同样还是陈文轩。
海文、吴小贺夏双林他们去了大洋对面留学,也写过了一两份信回来,除了说着自己在那边的感受之外,也时常聊着陈文轩在阿美丽卡的企业。
就这样在燕大陈文轩一直是传说中的人物,陈文轩他们77届78届还好些,有的因为陈文轩当初和国旅合作弄的那个英语接待补贴计划都见过陈文轩。
再往后的学弟学妹只知道这个燕大恢复高考后最优秀的学长的名字,现实中从来也没见过,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对陈文轩的崇拜。
燕大校园里新修的教学楼、实验室、宿舍等等都是陈文轩捐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崇拜也是正常的。
在代老办公室,几人笑着聊了一会,萧琢这才想起还要给孙兰香办理入学手续,点点头,代老对着孙兰香同样勉励着,学以致用。
出了代老办公室,先为兰香办好了入学手续,分好了宿舍,这边侯荣的妻子张雨和老陶的对象赵园园帮着兰香提着行李,先上了楼。
陈文轩的妹妹就是大家的妹妹,女生宿舍如今用的是陈文轩捐款后新修建的,里面崭新一片,至于原来的位置同样是推倒重建。
女生宿舍几个大男人进去也不方便,便在楼前的亭边说着话,抽着烟。
“老陶,你这边和园园什么时候结婚,到时我们可要过去好好喝两杯。”
看着上去的赵园园,陈文轩笑着问道。
之前海文他们留学的时候,陈文轩就问过老陶的意思,但因为舍不得赵园园,老陶拒绝了,两人的事班级大家都知道,此时听着陈文轩笑着问道,老陶饶了饶头说道:“等毕业吧。”
“我和代老还有萧老师说过了,毕业后留校,园园这边到时麻烦文轩在燕京安排个单位,到时我们生了孩子认你当干爹。”
大家的关系相处的亲如兄弟,对于陈文轩,老陶也不客气。
点点头,陈文轩笑道:“那你让园园自己挑,挑好了和我说,不过你们的动作可是要快点,这个干爹我还等着了。”
燕大的学生本就稀缺要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根本不愁没有接受单位,不过这件事对于陈文轩来说都是小事。
对着老陶说完,陈文轩对着旁边的贺胜利和坚持笑道:“老贺,你还坚持毕业是要回原籍吗?”
从大一到大四,当初那个十七岁的小子,现在也长高了长壮了,倒是老贺还是之前的打扮,朴实无华。
点着头,贺胜利笑道:“是的,这个学上的,家里的孩子老人都靠妻子一个人照顾,这眼看就毕业了,肯定要回去,建设家乡,同时尽尽儿子和父亲还有丈夫的责任。”
说到这里老贺一脸朴实,上大学是老贺的愿望,眼下毕业肯定要回去,这和学校里面的那些上了大学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男男女女相比,人品坚挺多了。
“坚持,家里我回去就行了,你要不要留在燕京,正好文轩在这,别的不说,这种事情对你文轩哥来说都是小事。”
听到叔叔的话,见到陈文轩望向自己,坐在旁边的贺坚持摇了摇头说道:“文轩哥,我还是和我叔一起湖南,那里毕竟是家乡,习惯些。”
人各有志,陈文轩也不强求,这对叔侄的品质确实也让人敬佩。
“老侯你和嫂子了,回鲁东还是留在燕京?”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听到陈文轩的话,侯荣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文轩,这里的教学条件好些,我和张雨准备将丫头接过来上学。”
“好,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你们先自己选,部位也行,学校也行,或者我的华耀集团,可是更加欢迎,来了房子车子通通给你们准备好。”
这几人没有去留学,同样的原因是拖家带口的,不过这样的人才,陈文轩很眼馋。
听到这话,老陶和侯荣想了想准备待会和赵园园还有张雨商议。
华耀集团在内地是首屈一指的,福利好待遇好,过去了文轩肯定也不会亏待的。
凑到一起,几人难免聊到了眼下最热门的话题,撒切尔来访,而陈文轩作为随行的人当然是对消息知悉最多的。
说着说着,两支烟抽完,楼上孙兰香跟着张雨和赵园园一起下来了。
“聊什么了这么开心?”张雨来自鲁东性格大气开朗,将侯荣吃的死死的,见到几人在这里说说笑笑的,好奇的问着。
笑着起身,陈文轩说道:“我在聊着将你家这口子挖到华耀去了。”
听到陈文轩的话,张雨也明白自己夫妻两口子的事,侯荣是对陈文轩说了,而陈文轩同样答应了。
拉着孙兰香的手,张雨大气的说:“我看不行就让老侯跟着文轩,肯定是不会吃亏。”
“走吧,到饭店了,今天我们做东,给小师妹接风。”
“不过文轩,我们这可都是家常菜,可不能和你的比。”
哈哈的笑着,陈文轩站了起来说道:“中,今天我和兰香可就交给你们了。”
知道张雨这是想请自己吃饭感谢一番,陈文轩也不拒绝,众人笑着朝外面走去。
学校外的长征食堂,至今还开着,味道重油重色,燕大的学生常常过来打牙祭。
捡着从前陈文轩经常吃的菜点着,陈文轩对于吃吃喝喝并不是太在意,反而对于这种恰同学少年的氛围很惬意。
酒就是普通的二锅头,原本侯荣准备拿通州老窖的,不过被陈文轩制止了,二锅头挺好。
旁边的孙兰香低头吃着饭,竖着耳朵听着大家说话,对于文轩哥曾经生活过得学校,孙兰香很感兴趣,也准备追随自己文轩哥的脚步。
一顿饭吃完陈文轩喝了不少,久别重逢自是开心,特别是酒桌上,张雨两口子,还有赵园园和老陶,同样感谢陈文轩的帮助。
其他也帮不到陈文轩,只能多敬几杯,席间,经过商议,老陶选择了留在燕大教书,赵园园毕业后前往华耀集团,同样和侯荣和张雨的选择也是一样的,张雨性格外向,确实比侯荣适合些。
吃完饭,下午老陶他们还有课,陈文轩这边对着兰香叮嘱了几句,又将他送回了宿舍,这才上了车朝外走着。
往回走着,陈文轩让老张将车开到建国饭店,准备过去看看林青霞。
比陈文轩早到一个多星期,林青霞这段时间一直在陪着父母,还有姐姐和三个大外甥。
那日在罗湖口岸,陈文轩安排白健陪同,在粤东坐着飞机一路北上抵达了燕京,虽说那时华耀酒店已经可以入住了,不过陈文轩还是选择让几人住在建国饭店。
一是方便,另外一个原因,陈文轩暂时回不去,林青霞住在华耀酒店,润叶肯定知道,到时两人初来乍到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对于陈文轩的情况林青霞十分的清楚,毕竟陈文轩也没有瞒着,也没有瞒着的必要,来到燕京,林青霞虽然想去拜访,不过见到陈文轩没有回来,只得按捺着心思,想着姐姐林丽的事情。
林青霞陪着父母抵达的前两天,林丽和丈夫钱胜勇也抵达了燕京。
钱胜勇本就是燕京人,只是家里人多,当时去了许昌知青,后面留在了那里遇到了同样知青的林丽,两人互相吸引结婚成家,便在许昌安家了。
大包小包的,来到燕京第一时间去了婆婆家,老两口儿孙满堂,见到小儿子领着儿媳和三个孙子回来也是高兴都不行。
家里人口多,不过这个年代的对吃住没有太大的讲究,又是夏天,收拾起来十分的方便。
言谈间对于儿子一家回来的原因也是好奇的问着,当得知自己的儿媳亲生父母竟然在弯弯,这次回来是认亲的,一大家子也不知道说什么。
在燕京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林丽钱胜勇前往火车站,接着同样从东北赶回来的父母,或许现在叫叔叔婶婶更合适。
不过在林丽心中这就是自己的父母,毕竟三十多年一直是这样叫的,生恩不如养恩大,林丽是这样想的。
对于林丽的想法,老两口笑着没有多说,回去的路上反而一直劝说着,毕竟是自己的哥哥,都是一家人,当年哥哥和嫂子去了弯弯,两人也知道原因,当时林丽还小,才一个多月,这带出去同样不安全。
虽然心里知道,但林丽感觉自己就是过不了这个坎,当天晚上这还是两家人第一次见,当初林丽结婚的时候也就是和家里拍了一份电报。
晚上钱家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十几二十口人团团圆圆的,夜里收拾完,林丽却是辗转反侧,下午上面来人了,说着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想到要和亲生父母见面,林丽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翌日一早,林丽醒来,昨夜没睡,洗漱完只得强打着精神,将大毛二毛三毛收拾好,换上新的衣服,又和养父母一起坐上了两辆皇冠轿车去了建国饭店。
来到饭店,下了车,林丽第一时间便认出了站在酒店门口翘首以盼的三人,其中一个站在中年女人旁边的年轻丫头,林丽一看便知道是上面来人说的自己的妹妹。
两人基本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长得十分的相像,只不过这个妹妹更年轻更漂亮一些。
酒店门口当时林青霞扶着母亲麻兰英,见到母亲泣不成声,自己也是伤感的哭着,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一个姐姐。
相认的场面自然不比多说,当时的林丽愣住了便被麻兰英一把搂在怀里,听着麻兰英的哭声,林丽觉得自己原本是会怨恨的,不过在麻兰英的哭声还有林青霞的一句姐姐的喊声中,最终三人抱在一起哭泣着。
万般委屈随着眼泪流出来就好了。
酒店外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一行人回到了酒店房间里,说着话,对于林丽的亏欠,麻兰英抱着三个外孙子一边剥着糖,一边和林丽说着这些年的事。
找过很多次,但因为搬家了实在是了无音讯,旁边林青霞的父亲同样和自己的弟弟还有女婿说着这么多年的经历,当听到父母离世,彼此同样流着伤心的泪水。
一上午的时间,众人都在互相说着这么多年的经历,毕竟是一家人,血浓于水,说开了,感情慢慢的开始培养着。
这一个多星期,林青霞基本都在陪着父母、叔叔婶婶、姐姐姐夫外甥在燕京逛着,说着话,中途还去了一次胶东的老家,不过那里早就物是人非了。
想到一家能时隔三十多年再次团圆,林青霞心里也是高兴和感激陈文轩,心里的思念不可抑制。
一直到今天一早见到报纸上说陈文轩回来了,林青霞没有跟着父母姐姐他们出去,而是选择留在屋里,直觉告诉她,陈文轩回来肯定会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