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连弩

六子一把年纪还是光棍,这次家里正要给他说亲,卢清婉本不打算让他去照西县,六子坚持要去。

皇宫里前阵子突然爆发天花,死了不少皇子公主妃嫔和奴才。

皇子公主的身份够尊贵吧,宫里的太医医术够高超,可还是死了一群。

六子相信自己若非遇到周诚肯定也是死路一条,救命之恩。

媳妇没有就没有了,一个人也能过,他得去救周诚。

六子推了要相看的亲事,带着五十多号人来照西县。

他跑了两趟照西县,熟门熟路,还没到县城就听人议论有四个村子被异族人入侵。

六子想想周诚的为人,心思一转,问了人便往几个遭难的村子去。

村子里的房屋残垣断壁,土黄色的墙烧的乌漆墨黑,整个村子里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遇害的村民周诚已经让人掩埋,地上还有暗褐色的血迹。

六子光瞧着就能想像出那时村民的绝望和凄惶。

周诚等人听到马蹄声躲在树林里,周诚在树后恰好看到招摇的六子打马而过。

“六子。”

这道声音入耳,六子身体比脑子反应快,猛地拉住缰绳循着声音张望。

后面的马差点撞上去。

“周诚,是你吗?”

“是我。”周诚从山林里跑出来。

六子唯恐自己来的太慢来不及救周诚,看他全须全尾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六子跳下马大步往周诚走:“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会没事的,你要出事彭大人得哭死。”

周诚闻言比他更激动,他帮了许多人,遇到难处也有人记着他。

彭敬是知州,有权利,但他只是个文官无权调动武将,手里也没几个人能用,只能求到他人头上。

周诚望着脸上起了锅巴嘴唇干裂的六子和其他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为了来救他日夜兼程。

六子那张麻子脸让周诚倍感亲切。

感动的给了六子一个熊抱:“六子,你可想死我了。”

六子表情一僵,蓦地鼻子有点酸,笨拙地拍着周诚的肩:“那个,我也挺想你的,你家人都还好吧?”

周诚松开他:“还好,北狄人暂且没往那边去。”

“那就好,我就怕来不及......对了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六子等人是特意从两千里外的京都赶过来救他,那就是自己人,周诚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们。

六子瞪大放光的双眼。

他这人向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血脉里不知道从哪里遗传来的彪悍基因,追求刺激,不是个安分的人。

打小就向往着能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来。

可惜主子认为他太冲动不能堪当大任,还需多磨练几年,一直让他做小事。

这次来他除了保证周诚一家的安全,他还想暗戳戳地想搞事。

比如,为被北狄人杀害的照西县百姓报仇,抢些战马去西北。

但他没想到文质彬彬的周诚比他还彪,带这么点弱鸡就敢去寻仇......

甚合他心意。

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仇我们去报,不如你回大营子沟等我们的好消息。”

周诚摇头:“不行,这事我要参与。”

好不容易才扭转了胆小怕事,遇到难处只知道逃难的村民的思想,六子一来他就走,着实不妥。

只是让李芙蕖回大营子沟。

李芙蕖有些担心异族人会绕着山路去大营子沟,有六子等人护着周诚她也能放心。

周诚没多劝她就走了。

村民们有六子等人的加入,原本抱着必死的心,如今也多了几分底气。

六子等人紧赶慢赶累的够呛,去到两国交界的边境只有不到五十里路,村民没有马靠两只脚走,正好他们也能修整一下。

头上顶着满天星斗时一群人见到阿木尔所说的部落。

周诚见到了刀疤脸男人。

这个部落便是之前还没来得及进村,便被周诚等人打败的北狄人。

北狄人通常一个部落只有三五百人,除了老弱妇孺,壮年汉子大约占了四成。

之前去村里抢粮食,刀疤脸让每家出了一个男人。

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死了四十多个人

,整个部落都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中,不时能听到妇人和孩童的哭泣声。

周诚不同情他们。

没道理你入户抢劫杀人,还不许户主正当防卫。

大亓朝的百姓遇到天灾只会想着逃难,从未想过去抢夺邻国的百姓。

而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人即便是在风调雨顺的和平年代也不会放过邻国的百姓。

也该让他们尝尝失去亲人的痛苦。

如周诚所猜,刀疤脸不会放过他们,联合了两个部落的汉子要杀回村里。

十几个毡房旁不远处燃着一堆篝火,一百多个汉子围着篝火商量。

刀疤脸并扬言要杀光照西县所有百姓为死去的族人报仇。

六子是个暴脾气,一听这话就忍不了了。

周诚也忍不了,这时候不下手更待何时。

箭矢像雨点般射出。

篝火旁的北狄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半以上都中了箭,哀嚎惨叫声不绝于耳。

没中箭的都往毡房里冲,试图拿武器抵抗。

六子以及他带来的人几乎都上过战场,又怎么可能给异族人反杀的机会。

“兄弟们,为咱们死去的同胞报仇。”

六子扯着嗓子喊,举着亮晃晃的大刀率先冲出去。

一场激烈的打斗,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

刀疤脸和受了重伤的几人被活抓,供出四个村子被抓走的村民卖到何处。

六子对待敌人毫不手软,无论对方如何哀求求饶,一刀一个解决,手法娴熟干净利落。

至于部落里的妇孺他没让人动,也没有将对方卖做奴隶的念头。

比起丧心病狂的北狄人已经足够善良。

六子还没杀过瘾,让周诚等人回去,他带人去将被卖做奴隶和两脚羊的村民找回来。

周诚到底是从和平年代过来的人,之前的雄心壮志被北狄人的女人和孩子们哭没了。

这些失去儿子丈夫和父亲的妇人孩子,在大草原上要想活下去其实也很难。

北狄人的草原九月就开始下雪,没有储存够足够的草料,牲畜没法活。

牧民没了牲畜只能沦为奴隶,任人宰割。

可一想几个村子死掉以及被抓走的人,他又觉得这些人不无辜。

虽然他们没有亲自参与,但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周诚觉得还是种地做买卖适合自己,这种事他确实是有心理负担。

脑子里天人交战一番,最终还是同意了六子的提议。

赶走了一百多匹马。

卖到县城,用这笔钱给每家每户添加铁质农具,以及铁锅菜刀砍刀之类。

努力生活,无端遭了横祸,村里死了那么多人,总得有些补偿。

剩下的银子留着给前面四个村子,若是还有幸存者回来,这笔钱就给他们盖房子购置物件。

他现在担心的是,若是朝廷不将军队派过来驻守,就算六子他们再勇猛,村民们团结起来保家卫国也没多大用。

庸国的铁骑依然能踏平照西县。

如今这状况,两国之间一场恶战少不了,输的一方上供、派公主和亲,换取几年的和平。

周诚忧心忡忡,再次感慨古代底层人民活着真难。

因为异族人的入侵,各个村子一天二十四个时辰都有人巡逻。

不过半个月没回大营子沟,周诚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洪家旺和许三几人在村子周围巡逻,见到周诚立即迎了上去。

“大郎你可算回来了,担心死我们了,都瘦了,听说你受伤了,好点了没?”

周诚感受到众人的关心,笑道:“受了点小伤,都好了,没事。”

“那就好那就好,杀千刀的异族人就该被天收,活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这日子天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可不是嘛,哎!”

天灾人祸,一桩接一桩,前路一片渺茫,搞得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

悲观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

周诚也有这种想法,可他不能表现出来,扬起笑容鼓励大家:“总会过去的,我们若是怕了,妻儿怎么办?

放心吧,只要熬过去将来就会有好日子过。 ”

“只能如此想了。”

不然还能如何,总不能活的艰难一家子就挂歪脖子树上吧。

许三说:“大郎说的对,困难是暂时的,熬过去就会有好日子过。”

近来许三倒是意识到深山里的好处,不过,他依然觉得山外比深山里更强。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起码不是自己家人扛着。

村里的人都互相帮衬着,山外还能娶上媳妇。

如若一直待在深山,他许家的血脉就要断了。

因此一行人中他最乐观。

兄弟三人,他眼光最好,娶了个贤惠的好媳妇,成亲以来琴瑟和鸣,婆媳关系好。

他的精神状态也比许大许二好很多,总是乐呵呵的,凡事都往好处想。

周诚回到家见到陈芸娘的娘家人。

陈家全家人,包括二嫁的陈丽娘和她丈夫孩子。

好家伙,一下子多了近三十口人。

住在一个屋檐下,人多屁事儿也多,这下可热闹了。

水的消耗就是原来的两倍不止。

陈家集的百姓运气较好没被异族人扫荡,陈家一大家子人就只有陈满仓和陈丰收两个壮劳力。

除了几个女人,老的老小的小。

陈家人恐异族人来了自家人来逃命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一锅端。

一合计干脆举家拖家带口来周诚家避一避。

周诚脑子转的快,办法多,跟他住一个村安心。

“姑爷,对不住了,没说一声就跑来麻烦你们。”陈母歉意道。

周诚温声说道:“都是亲戚,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岳母你们就安心住着。”

不知陈家人要住多久,粮食没问题,陈家还把粮食带了过来。

关键是水。

早知今日就该打两个水窖。

如今没法再盖房子,以前的老房子李家黄家人都不够住,陈芸娘便把人安排在前院的厢房。

凌媛娘等人则全都搬到后院去住。

周诚累了,跟陈家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回房休息。

陈芸娘端盆水进屋给周诚擦拭身体,看着周诚的神色不安地说:“相公,你会不会怪我自作主张?”

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大老远过来投奔,陈芸娘也不可能把人赶走。

只不过,没经过周诚的同意陈芸娘还是有些忐忑。

周诚闭着眼睛说:“不会,他们是你的至亲,我怎么会怪你。”

他在家的话,会把陈家人安排到许家人住过两处屋子。

这么一大家子跟他住一个院子实在不方便,还一个锅里吃饭,不用想也知道以后麻烦事不会少。

尤其还有个搅屎棍陈丽娘。

周诚理解陈芸娘的心思,况且人都已经住进来了,他总不能再让人去村里两栋草屋住。

陈芸娘对他来说终究是与众不同的,陈家人安分守己别惹麻烦住就住吧,再说一大家子人也不可能一住一两年。

过分的话,他也不是能忍的人,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