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在五班的兔子 作品

第677章 大嫂很恐惧

秦耕的勐养之行匆匆忙忙就结束了,因为,大嫂的手术提前了。

本来是准备过了正月十五再做手术,但病人的心情很急迫,恨不得马上就把肿瘤拿走。

这种心情,秦耕还是理解的。

非常多的病人,当发现身上有癌症的时候,往往都迫不及待,希望马上做手术切除肿瘤。

今天才是初三,大嫂打电话给秦耕,“不行,我等不了,你还是赶快帮我做手术吧。”

电话那头,大嫂的声音带着不加掩饰的颤抖。

“秦耕,我夜里疼得根本睡不着,每分每秒都觉得那肿瘤在吞噬我。今天才初三,要等到十五之后,我根本就等不了,你还是赶快帮我做手术吧。”

秦耕深吸一口气,试图安抚大嫂:“大嫂,我理解你心急如焚,可手术不比其他事,正月医院人手本就短缺,术前各项检查也得按流程来,仓促手术,风险不可控啊!”

“风险?” 大嫂情绪瞬间崩溃, “不做手术,我真的承受不了这个压力。多拖一天我都受不了。”

秦耕沉默片刻,斟酌着用词:“大嫂,医疗讲究万无一失。若术前检查不充分,术中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救不了你。给我两天时间,我去协调设备、安排人手,一定给你最稳妥的方案,行不?”

大嫂那边传来压抑的抽泣,随后带着一丝绝望与不甘:“秦耕,我真的怕,每拖一秒,心里就越慌。”

秦耕声音愈发坚定:“大嫂,我向你保证,这两天我会争分夺秒。我要找两个做这种手术最厉害的医生帮你做手术。 ”

电话那头安静了许久,大嫂终于哽咽着回应:“好,秦耕,我信你……”

秦耕火急火燎与孟养的老同事告别,搭乘上午的飞机赶回昆明。落地后,顾不上休息,直奔医院。

手术终于敲定了时间,初五日的第一台手术。

手术医生都是临时加班安排的,主刀是乳腺外科主任杨晓梅,她是昆医附院最厉害的乳腺癌手术医生,从业已经30年了,大嫂这种手术根本不在话下,她带两个主治医生就能拿下。

但是,这次与她搭档的是乳腺外科新秀王弼空医生,她是留美博士,最近才回国的昆医的一个优秀人才,她也是主任医生。

她上次做一助还是5年前了,20年前博士毕业,先后在昆医,霍普金斯医院和华西医院工作过,她是昆医重点培养的学科带头人。

她做杨晓梅的助手。

阵容非常豪华,因为连二助都是主任医师,昆医附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美玉,她也是昆医的一把刀,她曾经做过5器官联合部分切除术,非常复杂的手术,她是主刀,手术很成功。

主刀,一二助都是主任医师,这就已经够豪华了,关键是,还有一个三助,秦耕自己担任,历史上,昆医最豪华阵容就诞生了。

这是秦耕对大嫂的回报。

大嫂是一个好人,他为秦耕,为秦家付出了很多。今天得到这样的回报,她打内心感到满足了。

“你会亲自上台吗?”当秦耕介绍了主刀和一二助之后,大嫂追问秦耕上不上。

“我当然上啊。”秦耕笑着说。

“你上了我就放心了。秦耕,我希望多活几年。”大嫂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顾虑。

秦耕理解。

虽然癌症并不是过去那样可怕了,不少的癌症可以治愈了,特别是像乳腺癌,肠癌,治愈率很高,但总的来说癌症一旦被某人得上,就像附骨之疽,在精神上很难解脱。

还有一个医学上经常使用的专用词:五年存活率,有些人认为,癌症病人只能存活5年,所以增加了恐惧。另外,癌症病人死亡很多人见过,死得比较痛苦,特别是八九十年代,那时候镇痛剂还没有太广泛的使用,或者说还没有充分的正确使用,使得很多癌症病人疼痛难忍,这样增加了对癌症的恐惧。

现在大嫂就处在这种痛苦之中。

大嫂住进了医院。

各种检查都已经做完,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了。

夜晚,秦耕和徐江月又来看大嫂。

大嫂嘴唇发白,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镇定,但秦耕注意到了,她手指紧紧揪着床单,声音也微微有些发颤。

“秦耕,我这两天翻来覆去地想,就怕自己挺不过这关,那些癌症病人痛苦的样子,一直在我脑袋里打转…… 我还不想死,我还有好多事没做呢。”

秦耕坐在床边,轻轻按住大嫂的手,说:“大嫂,你别瞎想。现在医学进步得可快了,乳腺癌的治愈率相当高。就拿您这情况来说,早期发现,加上咱们今天这超豪华医疗团队,不是治愈率希望特别大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会有问题!”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柔:“再说,你说到的痛苦,以前,确实有很多癌症患者饱受疼痛折磨,但现在不一样了。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用最合适的镇痛方法,让病人尽可能少遭罪,不遭罪。大嫂,我每天都在和这些病症打交道,比谁都清楚,只要咱们积极配合治疗,你肯定能好起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还得看着孩子们长大,享受天伦之乐。”

大嫂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可很快又被忧虑取代,她嗫嚅着:“秦耕,我心里还是怕,万一……”

秦耕拍了拍大嫂的手背,语气笃定:“没有万一!大嫂,我向你保证,咱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徐江月也说:“大嫂,你不相信别人,还能不相信秦耕吗?你又不是没看到,秦耕手里救活了多少病人,很多必死的病人,也在他手里救活了。何况,你是秦耕最亲的大嫂!他能不尽力吗?”

大哥也安抚她,“是呀,是呀,谁有我们的医疗条件?院士是我们家弟弟,你还担心什么?”

二哥是昨天专程赶过来的,也说:“嫂子啊,大哥说的好,谁有我们家医疗条件?昆医的医疗资源随便调,医疗团队是最好的,关键是,我们家弟弟自己就是医疗权威,医疗院士。你还担心,别人不被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