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财不入急门啊!
“这样的,当我们把5个指数叠加在一张图上,包括中证红利权收益、电子50、中证军工、中证传媒和国政算力。
很明显我们会看到a股里面存在两个平行宇宙。
一个呢!
中证红利权收益波澜不惊、岁月近好。
20度角斜向右上。
另外一个宇宙呢是由dmt、电子和军工等等构成的一个热闹的市。
这些指数呢!
在这里面短时间内就暴涨暴跌。
我取2018年底至今大概6年多的时间,发现涨幅最高的是电子板块,其次是红利权收益,最差的是传媒。
如果我们把时间再拉长一些。
比如说,从2014年底算起,到现在会发现红利全收益指数是远远跑赢其他的指数,并且在所有的参赛选手里面,只有它是明显具备向右上角延伸的特质。
说简单点就是长期稳定上行。
那么其它都只是做到了向右延伸,就是赚了时间,没有赚钱横着走。
但是我发现尽管如此,在大部分的时候,真正有魅力的品种是这些科技类的指数,不是红利。”
肥老板笑着说道:“恰如最受女生欢迎的总是渣男啊!”
老关也笑了一笑,“所以,我们需要非常清醒的了解到的是,这些指数之所以有魅力,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价值。
而是因为他们的高波动属性,让人们会产生一种错觉,就是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报富的错觉。”
““那如如果撇开价值不谈呢!”
叶回舟问道。
老关回答道:“其实,用波动率来理解这些资产可能就会容易的多。
我们或许可以把它们简单的定义为做多波动率的工具,而不是做多价值的工具。
而小叶你也知道,
在所有的市场中关于波动有两条规律。
第一是高波动之后是低波动,低波动之后是高波动,就是高低波动是循环的。
那么第二者高波动的持续时间总是短暂的。“
叶回舟点了一下头,答道:“我大二的金融课dao师讲到,在大部分时候,市场总是处在一种中低波动的状态。
期末考试时,导师还出了这题,结果我挂科了,呵呵呵,记忆犹新啊!”
老关听闻哈哈一笑,“对,对于波动的这两条规律,而我们又把科技上的资产当做是做多波动的筹码。
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导出。
第一呢!
科技指数大幅上涨,下跌是循环出现的,就好像高波动和低波动是循环出现的一样。
第二呢,是科技指数大幅上涨的持续时间,因为高波动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
而在较长的市场低波动积累能量的时间段内,科技类的指数会不断的小幅回落,俗称阴跌。
假设上述推导成立。那么关于交易我们就可以得到以下的两样的结论
就是当a股的波动率降到一定的水位。
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左侧去买入科技股来做多波动率,或者是等到波动率突然放大以后,右侧买入科技类指数。
当然是既然科技类的指数大幅上涨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所以会卖出永远是非常重要的。”
肥老板听得细心,突然问道:“老关,那么这些结论什么时候会例外呢?
还那为什么电子指数科技类的指数中表现最好的呢?”
老关点点头,答道:
“其实也很简单,是因为它有业绩,同时估值相对比较合理。
“那为什么传媒指数表现最差呢?”
叶回舟抢答:“肥哥,这个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传媒板块里面的上市公司注水和利益输送的成分最多。
而股市短期是投票期而长期是称重期,这个说法是不破的道理。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更长期的持有科技股,那就还是要回到那个原点,就是要提一个问题来的业绩到底是不是能够去消化当前的估值。
如果答案是模糊的,那么遵循历史经验呢可能更为合理,不应该随便去赌。
尤其是现在,多数散户都是亏损状态,更不要追了!
“世界上任何金融产品讲的不好听,一点都是零和游戏。
聪明人敞开袋子,收割其他人的,呵呵呵!”
老关笑眯眯的点点头说道:
“当然对于大幅亏损的交易者,他们的经历往往是这样的。
我在三十几年的交易生涯中看到了无数回,信人一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很明确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所以较为谨慎。
所以下单的金额都是自认为无关痛痒的尝试性仓位,赚了就投个心情愉悦,一时亏损也不会真的恼怒不休。
只是后来改变了,也就掉入了深渊。”
“那
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呢?”刘同学问道。老关想了想回答:“这个问题问的好!
就是当某个量变达成质变的时候,其一是金钱方面,你忽然赚到了一笔钱,这笔钱在你的生活现状中称得上一笔钱,能明显的产生作用。
其二是经验方面,当你投入交易的时间越长,你下的仓位就有可能越大。
因为你不再认为自己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每一个你认为已经懂得的部分都会使你放大仓位。
一句话,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啊!“
刘同学听了这一句话,就点点头,叹息道。
“我妈说过,当你工作一个月只能赚几千块的时候,忽然有一天你在一天之内赚到了半年的工资。
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几个人会不对未来做出新的设想呢?”
叶回舟笑着出声:“所以从只是想赚点零花钱,玩个新鲜,逐步的变成了另一种想法,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老关手里捧着的保温杯,说道:“其实很好解释!
假如你今天忽然多赚了3万块,你可能会吃一些平时不太常吃的美食,开平平时不舍得喝的好酒,那也就这样了。
但你依旧从事着当下的工作,做同样时间的那一班地铁,因为3万块这个金额不能够改变你的生活状态。
但如果一天赚了300万,是300万呢!”
老关着重强调了一下300万。
刘同学回答:“那对于多数人而言似乎是够了。”
“不错,要一下子得了300万,在你接触股市之前,你不会去这样想,或者你本来就有账户。
在你对股市进行经验总结前,你也不会这样想。
而且在你没有听说过那些一年99倍的交易神话前,你更不会这样想。
但是偏偏股市上开的户又以前套牢了,于是你总结了经验,神话你也听说了,又在某一天短暂的印证了一下。
在那一天之内你就赚到了半年的工资。
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跟你说说,你要知道财不入吉门,你九成会把这句话当做一句屁话。
如果财真的不入吉门,那些神话是怎么来的呢?
你又是怎么赚到那些钱的呢!
但事实是,短期内快速赚到的钱,能守住的人是极少的,我三十几年的做单生涯中,见过太多太多的人。
赚了一圈,依旧是原地踏步乃至退步,但这些话一般没经历过的人是听不进去的。”
肥老板听到这个话,挠挠头:“有头发谁想当秃子,能快谁想慢,呵呵呵!”
老关笑了笑,“不错,但真正成熟的交易者应当深刻的意识到。
交易中你获取财富的速度和你的想法几乎是无关的,不是你想快就快,也不是你想慢就慢。
我做了那么多年交易,交易者能够做的就是做好该做的,你心里想要的多大了,就一定会影响到自身的行动。
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有两种,就是频繁交易和正常交易。
而那些心里极度渴望快些发财,快点赚到一笔钱的交易者,这两种情况往往会结合出现,这自然是很好理解的啊!”
叶回舟也点点头,
“你认为一个机会让你赚到了一笔钱,那相对短期内想要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就是在短期内进行多次交易,简单讲就是追求更多的交易机会。
所以,那当你认为你找到了一个交易机会,你会很简单的下一个清仓吗?”
老关笑着一问一答:
“往往是不会的,每一个机会你都会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是认为这一笔可能是大赚,所以怎么会清仓呢?
然而一旦追求更多的交易机会,也就是频繁交易,交易者必然陷入毁灭的陷阱中。
级别大、质量高的机会是真的不常有。”
肥老板答道:“按照大a,以前的走法,一年也就是一两次机会吧!
不过也侧面说明,频繁交易中多数都将是小级别的一般机会,并且还会在这些小级别的一般机会上下重仓。
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有好处也有坏处吧!”
老关点点头,“宋哥,你在咱们国内算是中产阶级了,投入股市的钱一般情况下都是闲钱。
但是,我们散户可不一样啊!
很多都是养家糊口的钱。
所以散户,你期待着这些频繁出现的小级别机会,在短期内让你快速改变生活状态,他们认为这个因果逻辑顺畅吗?
他们心中总是揣着赚一笔大钱的想法,面对任何机会,就都会下重手。
你可能会想,那我如果不下重手的话,这真的是个大机会怎么办?
我不下重手的话,怎么知道它到底能长出1倍还是5倍呢?
这就是,大a交易中最容易误人的地方,就是谁也不知道这只股后面的涨幅有多少,所以才显得每
个机会都有可能让你赚一笔大钱。但事物的两面性就注定了,就是每一次你出错,也都会损失一笔不小的钱。
做股票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一个大心脏,所以人性本就很难接受亏损。
如果连续出售,连续亏损,那就会彻底影响你在短期内的正常决策能力。
将会使你陷入一种茫然恐惧、报复、愤怒交杂的心理状态,而这个状态其实往往就是交易者毁灭的全体征状。
当亏损的金额达到交易者无法承受的一个数字时,崩溃会让交易者重新清醒起来。
只不过呢,是痛苦的情形。
而一个正确的交易心态和交易状态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解释:孔子说卫公子荆,“比较善于料理家政,刚开始有财物的时候,说:‘差不多够了。’,等到东西逐渐多了?说:‘差不多全部有了’,等到财物富裕了,说:‘这差不多完美了。’”)
肥老板和刘同学对于古文是一窍不通,老关看着他们的样子,用大白话解释道。
“说这个孔子谈到魏国的公子经的时候说啊,这个人很擅长管理资产,刚开始有一点资产的时候呢,他就说差不多够用了!
稍微多一点的时候呢,就是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的财产更多更富有的时候,他说差不多就完美了。
魏公子财富不多的时候,就先是一种满足的心态,就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就挺不错的了。
但是他并没有真的在行动上停滞不前,他还是按照之前的节奏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才有了后来的少有和富有。
也就是说,满足每一个当下,用在每一个当下做该做的事情,结果交给因果关系去自然发展就可以了。
但如果总是不满足于当下,赚了还想赚更多,亏了立刻想翻本,这怎么可能真正做好当下该做的事呢?
这样的人每时每刻都处于焦虑和急躁之间,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交易呢?
所以不要讲是交易毁了你,真正毁掉你的是你不能够立足当下,满足当下,是你总是想靠几笔交易就改变生活的幻下。
如果一个交易者不能够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问题,那么不论他如何的打磨系统复盘,市场也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因为困住你的向来是你自己。
所以老祖宗曾教导我们:“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并不是在和你讨论人到底在短期内能不能赚到大钱,而是在讲如果你是一个对财富很急躁很迫切的人来。
至于。对于这种急躁和迫切影响了获取财富的因果逻辑,那你则注定走向获取财富的反应,那就是失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