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孤狼夜 作品

第514章聋老太的过往,找何雨柱

此时的聋老太也不平静,想起过往,无奈苦笑;

自己本名许梅,本为县官之女,大清灭亡一家生计成问题;

无奈的她,只能嫁给李姓大商为妻,本是书香门第大小姐,本应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婿,造化弄人;

加入李家才知道什么是后宅凶险,别看只是个商人,其后宅的勾心斗角一点不比王工侯府差;

小妾仗着卖弄风骚争宠日烈,当家的模棱两可,无所出的她劣势明显,经过一番布置和茶艺;

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掌握大权,其中凶险又有几个人知道?

此后当家的走商东北未归,时至辫子军近京,李家遭到乱兵洗劫,她假死脱身,获得新生;

后宅争斗如此凶险,她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后路?

早在后宅勾心斗角的时候,她就悄然的买了个外宅,积攒金银;

脱身后,居住在炒豆胡同的一个二进院子,管家小姐的她其他的没学会,不参与国事还是知道的;

因此战乱纷飞的年代里,她一直深居简出,当然,自己肯定不会亲自干活,为此买了个丫鬟;这丫鬟就是易中海的媳妇,易李氏!

父母双亡的易中海逃荒到京城,正好遇上她和易李氏外出采买,机缘巧合才成为雇佣关系;

易中海是逃荒人,身家清白,土里土气没见过世面,这是聋老太雇佣他的真正原因;

至于刘海中,完全是起了恻隐之心,给父亲看病没钱,这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就是大恩;

官家小姐和大商大妇经历的他自然知道怎么收人心,慷慨的付了药钱,还留了地址;

言明,有所需求可以上门求助,刘海中绝望之际看到人脉心善的妇人,自然纳头就拜;

不久之后,前院加了一个男人,自此,聋老太安定不少;

这也难怪,乱世中,没个男人顶着,心里还不得惴惴不安?

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她和丫鬟的安全感;

“唉。。。世事艰难,沧桑巨变,算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在意那么多?”

聋老太自言自语,她不可能把这些东西交给易中海处理,这是最后的底气,也不可能交给刘海中;

不能给易中海的最大的原因易中海两口子惦记了这么多年,心想事成后会不会不管她呢?

想到这里,聋老太起身向外面走去,她要把东西交给何雨柱,虽然关系很差,但,她看好何雨柱!

何雨柱刚到家准备睡觉,敲门声就响了起来,动作轻微,敲门的人估计不想让左邻右舍知晓!

“谁?”

怀着极大的期待,结果当了次吃瓜群众,没想到侯愧文和阎埠贵是一个祖宗,际遇却完全不一样!

“柱子,到我家一叙!”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何雨柱惊疑不定,七八年没说过话了吧?有啥事儿呢?难道和刘海中有关?

神秘的官宦之女,大商之妻,他还想看看这位有啥想法,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老太太,有事儿您说,我听着!”

何雨柱面无表情的看着聋老太,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此人虽然算计给原身留下一丝血脉;

但,最终的目的依旧是为了自己,剧中的娄晓娥人傻钱多和傻柱厨艺相配,嘴馋的聋老太才能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否则,会守门吗?好人能干出锁门的事儿来?要知道许大茂和娄晓娥还没离婚呢,如果被人发现就得锒铛入狱;

“柱子,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婆子我没几年好活了,不管怎么样,以前的恩怨就让它过去吧!”

聋老太长叹一声,这么多年,不是没努力过,可惜依旧没效果,老谋深算的她怎么可能猜不到?

怕是他们当年的谋画被何雨柱知道了,否则,再大的气也该化解了,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惜,再好的药也治不了深仇大恨!

“老太太,半夜三更找我来这里,不会是聊天吧?”

没搞清楚老东西的目的之前,他还真不敢乱说,大半夜的找他来这里,肯定不是聊天这么简单的!

“算了,柱子,帮个忙,把碗柜挪开一些!”

聋老太见何雨柱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知道说再多也没用了,这位怕是不会改变主意了;

何雨柱挪开碗柜啥都没发现,疑惑了,大半夜的只为挪个柜子?还是说下面有个暗格呢?

“靠墙中间那块地砖翘起来!”

聋老太边说话边把火炉戳子交给他,答案呼之欲出,这年代的人们,家里但凡有点东西的,无不藏了暗格;

何雨柱撬开后发现里面有一个箱子,有前世中等行李箱那么大,还有一个用相等长度小木盒!

“柱子,这箱财宝是我所有的物件儿了,刘海中知道一些信息,明儿怕是保不住了,全部给你了;

这是康熙爷的圣旨,第五次下江南,安排我祖上是清河县人,在长清县做知县,接旨接待,唯一的传家宝啊!”

聋老太红光满面,似乎为有这样的祖宗而面上有光,眼神飘忽,似乎想着些什么吧!

何雨柱大惊,康熙的圣旨?卧槽,这可是好东西啊,长青应该是齐鲁之地,估摸着是路过的;

他接过圣旨,打开一看,如果不知道这是康熙年间的物件儿,还以为是印刷出来的呢;

内容如下:

朕闻江南之地,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久欲亲往察访,以知民生疾苦,览山川形胜;

今朕将启銮南巡,途经尔县,着尔知县许清,悉心筹备接待事宜;

务必使朕之行程安稳顺畅,一应供给,需秉持节俭之原则,不得铺张扰民,沿途安保,须谨慎周全;

确保朕与随行人员之安全,同时,朕欲详知地方吏治、民生利弊,尔当如实奏报,不得隐瞒;

尔宜殚精竭虑,恪尽职守,若接待有功,朕自当嘉奖;若有懈怠疏忽,定严惩不贷;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

看着大气的印玺,无法辨别,主要还是自身没有这方面的涉猎,但,真品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他没想到聋老太的祖上还接过圣旨,人不可貌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