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343盛情款待
第344章343盛情款待
看到林哲的一瞬间王树青再次愣在了原地。
说实话,现在俩人的身份差别大了去了,如果非要找一个共同点的话恐怕就是他俩都算着石马镇上生人。
现在林哲是身家天价的老板,每个地方的座上宾,而自己不过是在老家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罢了,对哲通也谈不上太大的贡献,只不过没有辜负自己的工作和林哲给予自己的工资而已。
这样的情况下现在退休了,别说能再次见到林哲的时候如何,就是这些来到哲通博物馆里的新哲通人们能对自己乐呵的打个招呼说两句就已经很满足了。
谁成想林哲来了还是当年那个样子,一点架子没有,一如既往的热情的主动迎了过来,接着还从兜里摸出了烟盒拿出一支递给了自己。
“来,王工火儿。”
说着林哲还给王工点上火。
好家伙,林哲亲自点烟的待遇,恐怕全国都没有几个人,这足以证明一切了。
低头伸出双手挡着风,王工点着香烟带劲的来上了几口。
“嚯~这好烟就是不一样哈。”
看着王工感慨的模样,林哲也是笑着继续开口。
“知道你好这一口,我这车里后备箱专门带了几条香烟和白酒,等下回去的时候到到你家去蹭顿饭吃可以吧”
这句话更是让王树青喜出望外,刚才林哲的这番所作所为就完全证明了一些东西,现在林哲还主动要登门拜访,这更是证明了自己在林哲心目中的地位。
“好!当然愿意!这咋能不愿意呢,这是你媳妇吧啧啧,长的真俊真有气质呀。”
言溪虽然之前都没见过王工,但刚才还是听着说到过的,知道王树青是哲通电力集团的一号员工,当初林哲创办了哲通电力集团,第一个员工就是王树青。
而且林哲言语之间对这位当初帮助过自己的老头,也是最早的哲通人是充满尊重的,所以在王树青面前言溪也是把自己当成了晚辈。
这会听到王树青问林哲后也是主动走上前笑着打招呼。
“是的王工,老听林哲提起您,您这精神头不错,感谢您之前为林哲在工作上的辛苦付出了。”
“嘿嘿,这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你们俩这是郎才女貌的,走在一起那都是各自的福气啊,哈哈。”
……
说着仨人就在这里站着聊了一会,一见是林哲,周围其他镇子里的老乡都走上前了,不少人都拿出手机拍照,对此林哲倒也没有阻挡。
他们的想法也就很简单,因为林哲这在当地完全就算是一个大人物了,所以拍拍他的视频什么的,这发在视频网站上也能“小火一把”。
而且当地也就是这么一个小镇子,虽然这里走出了哲通电力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但本质上还是当年那个小镇子,这林哲这样的人物回到家乡,对当地来说绝对是大事一件。
所以一个个呼朋唤友的把消息传了出去,一个个发抖视频什么的。
配文倒也朴素简单的很。
“林哲回来了!”
“看看这是谁我们石马镇的大人物回老家了!”
“村头打牌还能遇到林哲,今天这是什么大日子”
……
石马镇派出所里。
相比之前,现在石马镇的官方单位基本上都翻新了一遍,这都得益于哲通电力,因为林哲在当地留下了一个厂区。
整个厂区发出的电力供给林城全县,每年产生的电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老一厂是在石马镇上,所以这发出的电力,林城那边收到的电费也算是做了石马镇上的税收了。
更别提哲通电力在当地的老一厂一百多号员工,另外博物馆加上林场在当地的厂区一共两百多号人,每个月的五险一金都是交在这里的。
包括这些员工们的个人所得税,这些都是交在当地的。
一下子这镇上不说多富有,但至少没有以前那么拮据了,所以这石马镇上当地从上大小基本上都是很感谢哲通电力的。
尤其是林哲是正儿八经的石马镇当地人,这更是一层天然的亲近。
这边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照常值班,结果很快有人注意到了不少人同时发的视频,里面都是林哲出现在石马镇上的消息,林哲现在人就哲通博物馆外。
看到这条消息后所长也是直接坐不住了。
好家伙,那可是林哲,去了市上一把手都得作陪的人物,现在就这么突然出现在老家石马镇上,这要是万一人群聚集起来推搡一下出个什么事儿自己十个帽子感觉都不够摘的。
所以当下他也是立马起身朝着值班室里开口大喊。
“哥几个快快!把能叫的人都叫上,通通给我到镇子里,重点是哲通博物馆那里执勤去,维持秩序!”
说完他自己也是把皮带戴好,接着把肩膀上的红蓝闪烁灯光条戴上,亲自带队火速赶往哲通博物馆。
这一个镇子的所里就这么十几个人,但也够用,反正除了留下两个值班的剩下的全撒出去。
这要是在哲通电力没有出现之前,这一共才不过七八个人而已,已经算是扩编了。
……
另一边,林哲和王工也是聊了好一会后才带着言溪往博物馆里走,别说言溪好奇了,就是林哲自己也挺好奇的,毕竟之前动工之前自己是来过一趟的,但修好之后自己也就是在照片里看到过什么样子了。
别的不说,这外面看着这样的布置和没有太高的建筑是真舒服,而且今天天气不错,自己也就当是带着老婆来旅游了。
另外一边,王树青也是激动的返回到了小石桌那里直接拿起了自己的水壶。
“老汪,你这是干啥不打牌了”
“还打个锤子,等会林哲这小子要来我家吃饭,我得回去看着点让老伴多整几个菜。”
刚才王树青还是叫林哲“林总”的,但在林哲的再三要求下也是换回了林哲的名字,去掉了这个称呼。
按照林哲的说法,这以前在集团里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王工这么叫了也就无所谓了,但现在王工都退休了,被他喊林总总觉得怪怪的,干脆还是叫回自己的名字。
这王工自然愿意,毕竟这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显现出俩人的关系不一般,在哲通电力集团,能喊“林哲这小子”的人恐怕就自己独一份了。
说罢王树青也是带着骄傲的神色带着水壶赶往家里,这自己儿子回来都不会另外单独加餐,最多在孙子来的时候多加一两个菜。
但林哲来了,这必须得快点回去置办起来。
对了,想到这里王树青也赶忙拿出手机打给了自己的儿子。
“上班呢快快快,请个假别上了,你去城里的什么海鲜市场菜市场的买点新鲜的海鲜,什么贵买什么,我给你报销,然后快点开车把东西带回来,我在家等着急用呢。”
听到老爹这么一说,那边王树青的儿子都是一头雾水,这一问才知道是家里要来客人了,但来客人也不能这么着啊自己还上着班呢就请假直接去买菜送回家
“爸,你这什么客人也不能这样作我啊,我这怎么和领导说我说家里来客人了我得去买菜您这不说笑呢嘛。”
听到儿子的话,王树青也是直接开口。
“让你小子快去就别废话,客人是林哲!哲通电力的林总!明白吗”
这个名字在手机里一出现,王树青的儿子愣了两秒,接着直接开口。
“好的爸,我这就去。”
说罢挂掉电话也是快步走出办公室里,接着打了个招呼就火急火燎的往林城的菜市场里赶。
这别的不说,林总可是自己的大恩人,自己现在开的这车子都是人家送给老爹的,现在转送给了自己。
这他们一家子都得感谢人家林哲,而且人家那个身份能到家里去吃饭,别说现在旷工一会了,就是辞职了自己也干。
……
虽然自己就是老板,但林哲带着言溪还是让前面排队的人先进去,接着自己再走了进去。
不一会的功夫,这哲通博物馆外面已经聚集了好多镇子上的居民,甚至还有附近村子包括隔壁像是两水镇上的人听到了消息开车往过赶的。
这边石马镇上所里的人也全部到位,开始维持秩序,最起码不能因为人多了就整出什么乱子来。
另一边,林哲带着言溪也是终于走了进去。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的,一些工业风的同时但也很舒适,里面不少东西林哲自己都没怎么见到过。
当初电工班的扳手什么的这些工具都不知道从哪儿整过来了。
“呵呵,这群小子~”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这确实是见证了当年最开始的电力班组一班的工作,而且哲通电力这才成立几年自己让手底下的人整个博物馆出来,这没展览的东西怎么行
确实是让他们费脑子了,从各种地方掏来了这些东西。
在这里,言溪还发现了林哲第一次上报纸的记录,就是当初的林城日报,现在家里老林都还收藏了好几份呢。
“老公当时你的看着还是挺青涩的嘛。”
听到言溪的声音林哲也是凑近看了看,别说,确实是这样。
当时的自己算是初出茅庐,好在遇上了黄元伟这个贵人,人家不光是在业务上提供了大订单,另外还在林城推了自己一把。
不过自己也算是把这份恩情给还上了,之前两水井建材集团陷入巨大风险,黄元伟自己都在老板的位子上坐不稳了。
当时还是没办法找到了自己,林哲这边也没有废话,直接通过集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帮黄元伟搞定问题的同时又给了他一些订单。
现在两水建材集团不光没有没落,反而是又上了一个阶梯。
当然,黄元伟也没让林哲失望,当初支援他的那些钱都全部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而且现在他们两水建材集团要是接哲通电力的活儿的话,那都是只收取一个成本价。
不得不说,这就是体面人,做出来的事儿也都是体面事儿。
……
除此以外,还有当时集团出现在各种自然灾害一线的画面,还有集团给那些偏远山村通电的画面,不得不说这博物馆确实不错。
至少林哲自己看着就是慢慢的记忆,基本上概括了哲通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样子和历程。
这对其他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有些无聊,但对于每一个哲通人来说都显得十分有意义,所以林哲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博物馆这边旁边还预留出来了一大片空地,包括房间也预留出了一个长廊和几个房间。
这些在将来哲通继续发展下去的时候依然会记录和展示。
一番观看下来,林哲也是相当满意的。
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林哲这就带着言溪打算离开。
不过这一来到门口林哲也被吓了一跳,好家伙这人山人海的。
来的时候就同样进来参观博物馆的十几个人,另外就是门口王工他们下棋打牌的七八个老头,现在可好,这人多的一眼都看不到头。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这儿开庙会什么的呢。
……
注意到林哲和言溪出现后,人群也是引起了一阵骚动。
这边所里的人也足够给力,见状立马组织起了秩序,而且除了他们所里的人手以外,石马镇官方也派出了不少人帮忙,这可算是把秩序维持了下来。
还好有这些人,林哲带着言溪笑着给大家打了几个招呼,接着专门留下来给大家拍了一会照后这才来到了停车场里,在所里的人护卫下把车子开了出去。
这里是博物馆,虽然是哲通电力的地方但也具备公共属性,所以别人来了也没什么。
但等会到了自己家的老宅和王工家里应该就要好一点,毕竟那里属于是私人地方,镇里的本地人也没外地人那么多。
另一边,王工的儿子也是火急火燎的开车带着满满一大箱海鲜赶到了家里,这些可都是他能在县城买到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