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才之间,亦有差距!
次日,陈金无比赛。搜索本文首发: 拉小书网
可他还是一大早就起床,陪着林施栋,来到训练馆。
国乒男单,今天共有两场比赛。
王褚钦对战弗朗西斯卡。
林施栋vs艾利克斯.勒布伦。
两场比赛,都在晚上,而且一前一后,赛程相邻。
由于王褚钦的场外指导,率先选择了王浩。
以王浩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无法接连指导两场比赛。
因此,林施栋退而求其次。
他场外指导,由刘志强教练担任。
虽然不能赛场指导,但到底是自己的门下亲传弟子,王浩又岂会对林施栋的比赛坐视不理?
训练时,王浩亲临监督。
王浩站在旁边,双手抱胸,望着一起练球、切磋交流的陈金和林施栋,眼睛里流露出些许宠溺的笑意。
就好像是一位老父亲,看着自己的一对儿女,在草坪上嬉戏玩耍,其乐融融,老怀欣慰。
“想当初,吴指导向我极力推荐陈金的时候,我还有些迟疑。”
“现在看来,吴指导才是真正的独具慧眼。”
王浩心中不禁感慨,“不过,吴指导固然重要,陈金自身的天赋和勤奋,更是关键。”
“他这反手爆撕的动作,跟林施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直板横打,能有这样的反手质量,手腕天赋,着实恐怖。”
自从王浩退役以后,直板横打技术,虽也有人继承,可终究差了点意思。
故而,乒坛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直板横打,强的不是技术,而是王浩。”
王浩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直板横打,想要与横板反手抗衡,确实需要强大的手腕天赋。
也正是如此,在40+大球时代,直板日渐式微。
放眼世界乒坛,无论是职业赛场,还是业余界,又有几个年轻人还在坚持直板打法?
成为国乒男队主教练的这些年,王浩也想找到一个天赋异禀的直板选手,继承自己的衣钵。
甚至,让他代替自己,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只可惜,终究未能如愿。
直到陈金的出现。
终于让王浩看到了一丝实现梦想、弥补遗憾的希望。
看着满头大汗的陈金,王浩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二十岁时的自己。
突然,他心头微动:“吴指导之所以挖掘出陈金,极力向我推荐,除了惜才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众所周知,吴门弟子,曾有两大直板高手。
但遗憾的是,都没能拿到大满贯。
特别是王浩。
三次杀进奥运会男单决赛,却与金牌失之交臂。
这,不仅是王浩的遗憾,同时也是吴指导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
正当王浩出神之际。
林施栋一抬手,示意陈金歇息片刻。
于是,两人放下球拍,走到边上,拿起矿泉水,吨吨狂饮。
“小石头。”
看了眼隔壁球桌的王褚钦,见王褚钦正跟梁靖琨闷头训练,王浩这才如闲庭信步,朝着林施栋走了过去,“今天的状态感觉怎么样?”
“还行。”
林施栋擦了擦汗。
要知道,陈金虽是直板,但他的反手中远台相持能力,与艾利克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陈金的正手相持,发球抢攻,台内小球,正反手转换衔接速度,比艾利克斯强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有如此高手陪练,手感状态,再差又能差到哪去?
“你之前跟艾利克斯交过两次手,对吧?”
王浩问道。
“对。”
林施栋点头,“一胜一负。”
作为欧锦赛的新晋冠军,艾利克斯的实力,无需质疑。
对于今晚这场比赛,林施栋不敢丝毫大意。
一直以来,外战胜率,都是能否成为国乒主力的一大标准。
因此,想要坐稳主力位置,外战必须全力以赴。
“嗯。”
王浩未置可否,转头对陈金道,“陈金,你还没跟艾利克斯交过手?”
“没有。”
陈金摇头。
“那以你的角度来看,林施栋今晚战胜艾利克斯的概率有多大?”
王浩微笑道。
“至少七三开。”
陈金神情诚恳,没有半点作伪。
“谁七?”
王浩又问。
“当然是石头哥。”
陈金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
“你这么看好林施栋?”
王浩笑道,“是不是看在队友的份上,不想在赛前打击他?”
“不!”
陈金正色道,“我看过艾利克斯的比赛
,也跟石头哥交过几次手,所以对他俩还算有点了解。”
“艾利克斯的发球,跟他弟弟菲利克斯一样,节奏极快,落点刁钻,下蹲砍式发球和非常规反手发球,往往让对手不太适应。”
“而且,艾利克斯的正反手转换和衔接,也都很快,前三板出手果断,中远台周旋能力强。”
“这是艾利克斯的优点,可他的弱点,同样明显。”
“一是接发球不太稳定,二是性格容易急躁。”
“反观石头哥,前三板和中远台相持,完全不虚艾利克斯。”
“只要把握好发球,不急不躁,赢下艾利克斯,应该不成问题。”
“我预测,顶多3:1,石头哥就能拿下比赛。”
听得陈金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王浩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陈金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绝非只是天赋异禀、实力出众这么简单就能概括的。
对选手的了解和分析,同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此之前,陈金从未与艾利克斯交过一次手。
但,他仍能将艾利克斯的打法,分析得如此透彻,可见在平日里,他下了不少功夫。
“小石头,听到了没有?”
王浩满意一笑,对林施栋道,“我已经帮你把今晚的战术套出来了。”
“明白。”
……
不出陈金所料。
林施栋和艾利克斯的首局比赛,艾利克斯开局便利用发球,掌控节奏,以快速进攻,压制林施栋。
再加上,擦网擦边的运气球不断,打乱了林施栋的节奏。
虽然林施栋一度以8:7领先,但艾利克斯在关键分时的处理,尤为果断。
最终,逆转局势。
艾利克斯以11:8,先下一城。
观众席间。
陈金与林高源一起,坐在角落里,观看比赛。
眼见林施栋输了第一局,林高源眉头微皱:“小石头的状态有点差,是手感还没打热吗?”
“才第一局,不慌。”
陈金气定神闲,“不过,希望林施栋第二局能调整战术,用发球抢攻和近台速度,压制艾利克斯。”
与此同时。
赛场上。
刘志强不急不躁,跟林施栋安排第二局的战术:“艾利克斯的接发球处理,不是很严谨,咱们这一局,就跟他打发抢和近台。”
“发球多点变化,侧旋、转不转,轮番着来,一有机会,出手果断点,甭管上不上台,先把气势打出来。”
“艾利克斯不是喜欢快吗?咱们站住近台,就跟他拼速度。”
“坚决点,别犹豫。”
第二局开始。
林施栋将战术贯彻到底。
虽然偶有失误,可到了5:5时,利用发球抢攻和近台速度,连得四分。
艾利克斯试图反扑,好在林施栋顶住了压力。
11:7,扳平比分。
“卧槽。”
林高源扭头看向陈金的眼神里,带着些许惊诧之色,“林施栋这一局,果然是靠着发抢和近台,赢下比赛。”
“陈金居然提前预判到了。”
很难想象,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对比赛竟有如此恐怖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林高源十四岁,入选国家队。
天赋实力,可谓天才。
但扪心自问,那时的他,哪有陈金这样的比赛阅读能力?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才之间,亦有差距’吧。”
林高源暗自感叹。
第三局时,林施栋延续了上一局的战术和手感。
正手挑打、反手爆撕、侧身爆冲……凶悍的进攻,信手拈来。
开局8:3领先。
正当以为这局稳了,可艾利克斯亦非泛泛之辈。
变换发长球,以反手连续搏杀,一路将比分追至8:10。
见势不妙,刘志强立马叫了个暂停,借此打断艾利克斯的追分势头。
事实证明,这个暂停,十分关键。
暂停归来的林施栋,果断出手,拿下关键一局。
“好了,没什么悬念了。”
陈金轻松一笑,“这场比赛,林施栋已经赢了。”
“第四局比赛还没开打,你就这么肯定林施栋赢定了?”
林高源奇怪道。
“大比分1:2落后,艾利克斯下一局,必定会加强搏杀。”
陈金笑道,“但,以他那急躁的性格,越搏杀,失误也就越多。”
“只要林施栋不犯致命失误,第四局比赛,应该可以轻松拿下。”
对此。
林高源将信将疑:“是吗?”
可比赛结果,却再次印证了陈金的预测。
第四局,林施栋以5:0开局,发球抢攻、
反手连续、中远台相持……无论是手感,还是心态,全都稳稳压制住了艾利克斯。
艾利克斯试图搏杀,却被林施栋严防死守,失误不断。
11:4。
林施栋让一追三,晋级八强。
走下赛场时,林施栋擦着汗水,目光一瞥。
正好望见人群中的陈金,不由得嘴角一翘,微微一笑:“3:1,你猜得真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