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骨头的卷卷 作品

第139章 马泷:未来是你们的

“双打的关键,在于默契配合,以及协调跑位。”

“在比赛中,要绝对信任你的队友,同时也要有为队友兜底的决心,绝不能抱着侥幸心态。”

“一左一右组合,在跑位补位的时候,最好采用八字型步法,击球后立即横向移动,为队友腾出空间。”

“发球以二跳不出台为主,限制对方先上手,落点一定要精准。”

“前三板尽量积极上手,陈金你是直板,如有机会,台内可以挑打或者劈长,半出台果断抢冲,减少被动防守。”

“张嘉豪,你的进攻远不如陈金,但你的旋转和落点不错,所以的你要肩负起防守和节奏的掌控,为陈金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

“尽量交叉进攻对手的两个大角,压追身位,或者连续压一角,迫使对手挤在一起,再变线突袭另一个角。”

“另外,由于双打需要随时跑位,脚下多数站不稳,一怕爆冲,二怕弧圈。”

“所以如果没有爆冲的机会,那就把球使劲拉转。”

……

马泷站在旁边,化身教练,紧盯着陈金和张嘉豪训练的同时,不停地出声纠正指点。

要知道。

马泷本身就是战术大师,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对比赛细节的阅读能力,放眼当今乒坛,无出其右。

经验之丰富,战术之老道,往往一语中的。

在马泷的指点之下。

陈金和张嘉豪的配合,愈发默契。

跑位,抢攻,节奏……无不臻至大圆满境。

两人仿佛心有灵犀,融为一体,进退有度,所向披靡。

就连马泷看了,也不禁啧啧称赞。

“如果以单打能力而论,张嘉豪远远不如陈金。”

“但跟陈金配合双打,他中远台的弧圈能力,与陈金的暴力打法,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而且,配合默契,跑位灵活,就像是战场上背靠背杀敌的战友。”

更重要的是。

从张嘉豪的身上,马泷依稀看到了一位故人的影子。

“虽说张嘉豪是横板,可这中远台的弧圈能力,像极了我那个师弟。”

马泷嘴角微翘,一抹温暖的笑意,悄然浮现而出。

他哪知道,张嘉豪在魔都队时,曾受到“那位故人”的指点,所以两人的球风才会如此相似。

“这次世青赛,黄友政的参赛名额估计悬了。”

马泷心想。

虽然黄友政也是出身于京队,但实力如何,他自然门儿清。

全锦赛上,输给张嘉豪,便已是不言而喻了。

如今看到陈金和张嘉豪的双打训练,配合之默契,愈发觉得,张嘉豪确实比黄友政更有资格。

毕竟,两人争抢的参赛名额,是要跟陈配合双打。

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

眼见陈金和张嘉豪两人的双打配合,默契十足。

马泷当即主动提出:“任何比赛,训练是一回事,实战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们训练得不错,可实战怎么样,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一遛。”

言下之意,再也明显不过。

而陈金和张嘉豪,也正有此意。

接下来。

马泷与谢名扬搭配,成为组合,跟陈张二人,进行对抗训练赛。

一来,马泷和谢名扬是临时组队,毫无默契可言。

二来,谢名扬本就不擅长双打。

再加上,陈金和张嘉豪的组合,有控制有输出,也有战术指挥,猛的一批。

纵然马泷再强,却也不似当年巅峰,以一人之力,终究独木难支。

打了五局,均以陈金和张嘉豪碾压获胜而告终。

“你们这对双打组合,有当年我和许炘那味儿了。”

马泷笑道。

这话从眼前这位“双打超级全满贯”的口中说出,含金量之高,毋庸置疑。

更何况,当年的龙蟒组合,在男双比赛中,是何等的统治力。

世界第一男双,名副其实!

迄今为止,即便是双打世排第一的向鹏、袁励岑组合,以及勒布伦兄弟,相较之下,也是拍马不及。

一席话,不但是对年轻后辈的期待,同时也是对自己过去的缅怀。

“感谢龙队。”

陈金和张嘉豪赶忙道,“多亏龙队你的指点,不然我们哪有这样的长进。”

“不用这么谦虚。”

马泷轻轻一叹,“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终究还是老了。”

“未来是你们的,我……”

话没说完。

吓得陈金和张嘉豪摆手不断:“龙队,别别别。”

“未来是你们的”,这短短六个字,从马泷嘴里说出,就像是申公豹的那句“道友请留步”。

遥想当初,17年世乒赛。

马泷以大比分4:3,艰难战胜樊镇东,拿下冠军之后,便说了句“未来是小胖的”。

结果,几年后的东京奥运会,马泷踩着樊镇东的肩膀,拿了世界唯一的双拳大满贯。

自此以后,“未来是你的”这句话,在乒坛便成了一个魔咒般的存在。

更何况,还是马泷当面亲口说出。

陈金和张嘉豪心下一惊,赶紧打断马泷的施法。

“以你俩双打的配合,参加世青赛,拿个冠军,轻轻松松。”

马泷这话,绝非戏言,而是真心看好陈金和张嘉豪这对组合。

单凭陈金的实力,仅以发抢战术,或许就能打崩世青赛的那些年轻选手。

“承蒙龙队吉言。”

陈金笑道。

“按照之前的约定,你现在是不是应该陪我练会儿单打了?”

马泷笑眯眯地看着陈金。

“没……”

陈金正想一口应允。

话没说完。

突然。

手机铃声大作。

“谁啊?”

马泷一皱眉。

走上前去,从背包里拿出手机,一瞥备注名。

脸上原本不满的神情,顷刻间如冰消雪融,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笑容。

甫一接通视频。

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映入眼帘。

“粑粑。”

孩子奶声奶气,“外面下雨了,我睡不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讲故事呀?”

闻言,马泷笑意更浓了。

好像心都快融化了,连眼睛也变成了李荣浩同款。

“爸爸马上就回来。”

“快点嗷。”

挂了视频,马泷微耸肩膀,无奈地笑了笑:“今天太晚了,孩子催我回家。”

“理解。”

陈金笑道。

曾经的奶龙,如今进化成了现在的“奶爸龙”。

白驹过隙,人世变幻。

唯一不变的,或许便只有心中对乒乓球的忠诚和热爱。

“你欠我一个小时的单练。”

马泷始终念念不忘,“挪到明天,晚上七点半,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

陈金答应得十分爽快。

能跟马泷这样的世界超一流选手一起练球,谁会拒绝呢?“

“死约会,不见不散。”

说着,马泷收拾好了东西,独自一人,匆匆离开训练馆。

目送马泷的背影走远,张嘉豪一脸满足:“这辈子能跟龙队一起打球,是我莫大的荣幸!”

从兜里摸出一个训练球,捧在手心,仿若无价珍宝。

“刚才打球的时候,龙队冲着这颗球吹了口气。”

张嘉豪正色道,“我要把这颗球收藏起来,当作传家宝传下去。”

“有必要这么夸张吗?”

陈金翻了翻白眼,“我还以为你会找龙队给你签名呢。”

一听这话,张嘉豪忽然呆了呆。

啪!

猛地一拍脑门,满脸懊恼:“对啊,我怎么忘了呢??”

“明天晚上,还有机会。”

“金哥,你一定要记得提醒我,我怕我见到龙队太激动,又给搞忘了。”

陈金一摊手,未置可否。

便在此时。

谢名扬提醒道:“快十一点了,还练不?”

“应该差不多了吧。”

张嘉豪道,“摆驾回宫,朕的后宫佳丽还在浏览器收藏夹里,等着朕回去翻牌子呢。”

此时,训练馆外,飘起了濛濛细雨,带着些许凉意。

路灯昏黄,映耀着三道并肩而行的少年身影。

“金哥,我记得福冈总决赛之后,紧接着就是混合团体世界杯,以你现在的成绩,应该参加这个。”

张嘉豪奇怪道,“教练组为什么派你参加世青赛呢?”

“万一没你压阵,他们又像亚锦赛一样,输了怎么办?”

陈金笑了笑:“这次混团世界杯,外协基本上都没派主力参加,如果这都能输的话,那可就完犊子了。”

“而且,我这年龄,参加世青赛,有什么问题吗?”

这次世青赛,他和谢名扬报名参赛的,乃是u19,而非u15。

“当然有问题,大有问题!”

张嘉豪一本正经道,“你现在是世界排名第三,参加世青赛,不是纯纯的炸鱼吗?”

要知道,如今的陈金,虽不满十六,却与一众世界顶尖选手争锋,未尝一败。

这般实力,毫无疑问,足以横扫世青赛的所有选手。

“你换个角度想想。”

陈金笑道,“如果世青赛上,有人打败了我,那岂不是一战成名?”

“打败你?”

张嘉豪呵呵一笑。

自出道以来,即便面对马泷、王褚钦这样的高手,尚且未曾一败。

区区一个世青赛,又有谁能是陈金的对手呢?

谢名扬突然开口道:“这次世青赛,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个机会。”

“不错。”

陈金点头。

“到时候,我不会手下留情。”

谢名扬沉声道。

“我更不会。”

陈金微笑。

“很好。”

“很好?”

“我终于有机会,能在真正的赛场上,跟你一较高下了。”

谢名扬扭头望着陈金。

眼眸深处,闪过一缕炽热。

自从选拔赛以后,两人再也不曾在赛场上交手。

这两个月来,谢名扬自觉实力提升了不少,无时无刻不想与陈金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场比赛。

“姓谢的,到时候别被我金哥打得跪地求饶,哭爹喊娘。”

张嘉豪撇了撇嘴,语带讥讽。

“那又怎样?”

谢名扬丝毫不以为忤,“大不了等下次,我在你身上虐回来就是了。”

“呸!”

张嘉豪往地上啐了一口,“姓谢的,告诉你,我现在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昔日的屈辱,我一定会加倍奉还!”

“我等你。”

谢名扬手插裤兜,神情淡漠。

……

翌晨,天还没亮。

陈金照常,早早起床。

刚打开房间。

嘎吱!

隔壁房门,几乎同时洞开。

谢名扬走了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轻手轻脚,便欲出门。

突然。

听得又是一道“嘎吱”声响。

两人愕然回头。

但见张嘉豪早已穿戴齐整,出现眼前。

“金哥,要出去跑步吗?”

张嘉豪手撑门框,穿着跑鞋,“怎么不叫我一起呢?”

透出些许惊诧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张嘉豪,陈金好像是在审视一个完全不熟的陌生人。

“你……也要跑步?”

陈金惊呆了。

与张嘉豪在s省队,同居一室,朝夕相处了两年多,何曾见过他起得这么早,跟自己一起晨跑?

今天的太阳,是要打西边出来了吗?

“当然。”

张嘉豪整理了一下衣角,“不去跑步,我穿这身衣服干嘛?”

“只是有点意外。”

陈金笑道。

“是因为今天要打比赛,紧张得睡不着吧。”

谢名扬淡淡地道。

“屁!”

张嘉豪昂头道,“你去魔都队打听打听,我张嘉豪哪天不是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出门跑步。”

“牛逼!”

陈金竖起了大拇指。

仿佛破天荒般,三人一起出门,迎着黎明的寒风,并肩慢跑。

彼此虽然都没说话,但步伐呼吸,却是出奇的一致。

七点钟,回到宿舍。

沐浴洗漱,更换衣服。

随后,挎着背包,前往食堂。

吃了早饭。

三人马不停蹄,立即转战训练馆。

此时,训练馆中人不多。

放下东西,拉抻热身。

直到八点半。

人逐渐多了起来。

王褚钦、林施栋、向鹏、袁励岑、梁靖琨、林高源、黄友政、温瑞博等人,先后来到训练馆。

“哟?都这么早吗?”

九点时,李榫、王浩、马林和李谦等一众教练,姗姗来迟。

将男女众人召集一起。

“通知两个事。”

身为国乒总教练,李榫站在众人面前,扫视一圈,“第一,福冈总决赛的种子位,是按照今天刚发布的世排名次。”

“男队有五人入选,一号种子王褚钦,二号种子林施栋,三号种子陈金,四号种子梁靖琨,十号种子林高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