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福冈总决赛和世青赛
“接下来,是冠军的专属时刻。”
“请亚军离场。”
在主持人的提醒下。
与陈金合完影的林施栋,拿着亚军奖杯,转身离开。
耳边响起满场的欢呼和掌声,尽数涌向陈金。
林施栋缓步而行,愈显孤寂。
三次交手,三次败北。
而且,一次更比一次输得惨。
更让林施栋懊恨的是,第三局时,自己明明开局领先。
可最终还是没能把握住机会,输掉了比赛。
竞技体育,胜者为王,败者食尘。
没人会记得亚军,除非你一直都是亚军。
譬如乒坛的王浩。
譬如羽坛的拿督。
但,对于一直拿亚军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痛苦。
“如果第三局赢了,或许结局就会大不一样。”
林施栋原以为,站在他前面的,便只有马泷、樊镇东和王褚钦这三座大山。
如今,半路杀出一个陈金。
比马泷等前辈更可怕。
林施栋只觉眼前一片苍茫,好像孤身走在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星光,也没有方向。
一股莫名而又沉重的疲倦感袭来,让他几欲倒地就睡。
拖着如灌铅般的身体,循着通道,走出赛场。
一抬头,望见一道人影。
“王指导?”
林施栋呆了呆。
随即,一抹苦涩,浮现嘴角,“是在等陈金出来么?”
强振精神,走上前去。
打了声招呼:“王指导。”
言讫,便欲离开。
“这次比赛,打得不错。”
王浩笑道。
都特么输成狗了,这还不错?
林施栋苦笑,心说这种言不由衷的安慰,大可不必。
似乎看出了林施栋的心思,王浩走到林施栋的面前,伸手轻轻拍了拍林施栋的肩膀。
“法尔克、杜达、松岛辉空、林昀儒,包括今天的陈金,哪个不是世界乒坛的一流高手?”
王浩正色道,“打败这么多高手,拿到亚军,难道还不好吗?”
“你还不知足,让输给你的那些选手,情何以堪?”
闻言。
林施栋愣了一下:“可是……”
话没说完,就被王浩打断。
“心态放平,你现在还年轻,下个奥运周期,才是你的巅峰。”
王浩看着林施栋,“到时候,该有的都会有。”
言下之意,再也明显不过。
林施栋身躯一震。
以他的聪慧,又岂会听不懂王浩这话的意思。
年仅十九岁的他,哪怕四年之后,也才二十三岁。
对运动员而言,这样的年纪,绝对是真正的黄金巅峰时期。
况且,到了那时,譬如樊镇东,或许已经退位。
而王褚钦也得让位。
如此一来,倘若林施栋能够保持现在的竞技水平,四年之后,下一个奥运周期,势必成为绝对主力。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学习。”
听得王浩续道,“向那些比你强大的对手学习。”
“跟陈金打了这几场比赛,你不觉得陈金反手,有点眼熟吗?”
“我之前跟陈金聊过,他在省队的时候,把你和小胖在新加坡大满贯赛的那场比赛,反复看了一百多遍。”
“甚至,有些地方,他还一帧一帧地分析总结,把你的反手技术,融会贯通,变成他的东西。”
“不仅是那场比赛,你几乎所有比赛的视频,包括你小时候参加的俱乐部比赛,他全都反复看过,分析你的比赛习惯、技术迭代……”
听到这。
林施栋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脸上流露出震惊的神色。
顶级运动员,都有研究对手的习惯。
然而,像陈金这般细致,林施栋还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说,陈金能有现在的实力和成绩,绝非偶然,也不只是天降紫微星那么简单。”
每当提及陈金,王浩的眼眸深处,不自觉便会露出一抹宠溺,仿佛是老父亲跟外人谈论自己优秀的好大儿,“天降紫微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比你更努力。”
林施栋默然。
低头看着手中的奖杯,忽然感觉,这个亚军奖杯的含金量,似乎沉甸甸的。
心中更是释然轻松了不少。
眼见林施栋脸上神情一松,王浩微微一笑,伸手搭着林施栋的肩膀:“永远把自己放在二号位,去跟对手学习,这样你才会进步。”
“明白。”
林施栋的目光顿时变得坚毅了几分,“谢谢王指导。”
“小石头。”
王浩郑重其事道,“你要明白,如果我不是看好你,我都懒得骂你,直接
放任你,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又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他这一席话,自然指的是蒙彼利埃冠军赛时,林施栋惨败给菲利克斯之后,被他一顿训斥。
“王指导,我……”
林施栋顿时哽咽住了。
不知为何,一股暖流,自腹部升腾而起,瞬间冲破了内心的郁结。
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好了。”
王浩温柔一笑,“我记得你已经两年多没回过家了吧。”
“嗯。”
林施栋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打完混团,抽个时间,回家去看看父母家人。”
王浩道,“后面,就要为明天的世乒赛备战,更没什么时间了。”
“是。”
心结一旦打开,林施栋整个人立马轻松了不少。
……
颁奖仪式结束后。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陈金捧着冠军奖杯,走出赛场。
体育馆,大门口。
一辆公务车,早已等候多时。
矮身上车。
“嗨。”
有人笑盈盈的,主动跟陈金打起了招呼。
陈金微怔,抬头看去:“曼玉姐?”
与他主动打招呼的人,赫然便是女队现役三大绝对主力之一的王曼玉。
自从加入国家队以来,陈金辗转各地,参加比赛,从未与女队一起进行集训。
整个女队,除了叶思佳、林馨予和李玲涵三人以外,都不太熟悉。
当然,以王曼玉的名气,他自然是听过的。
“又拿冠军了?”
看了看陈金手上的奖杯,王曼玉啧啧称赞,“没记错的话,你现在应该是五连冠了吧。”
“运气好。”
陈金谦逊道。
当即,挨着王曼玉身旁的位子,坐了下来。
“那你这运气也忒好了。”
王曼玉笑道。
虽然身在女队,但她也知道,男队最近出了个直板天才少年。
利马常规挑战赛、澳门冠军赛、北大满贯赛、蒙彼利埃冠军赛,再加上这次的法兰克福冠军赛,一路过关斩将,未尝一败。
如此年龄,如此战绩,放眼世界乒坛,史无前例。
别说男队了,就连女队最近的宿舍夜谈,陈金的长相、比赛和战绩,都成了聊不完的话题。
“我听小思佳说,你也是从之前的u16选拔赛打出来的?”
王曼玉问道。
“对。”
陈金点头。
听王曼玉提及叶思佳的语气,似乎对叶思佳很是欣赏。
“这届选拔赛厉害了。”
王曼玉感叹道,“男队出了一个你,女队出了小思佳,国乒的未来,迟早都是你们的。”
在此前的蒙彼利埃冠军赛,叶思佳拿下冠军,众人都以为,这里面颇有些运气的成分。
可这次比赛,叶思佳一路杀出重围,与王曼玉会师决赛。
不但如此,小小姑娘,在决赛时,以大比分2:0的开局,打得成名已久的王曼玉措手不及,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若非王曼玉经验老道,心态坚定,否则的话,或许叶思佳又将再次捧起冠军奖杯。
不过,这场比赛,王曼玉对叶思佳的印象极为深刻。
谈话间。
车子缓缓行驶,前往莱茵美茵国际机场,拍摄冠军城市宣传照。
拍摄结束后,回到酒店。
国乒早就准备好了庆功酒宴,为陈金和王曼玉庆贺。
酒过三巡。
刘国良、秦治戬、李榫和王浩等几位国乒大佬,将陈金团团围绕。
“福冈总决赛,好好表现。”
刘国良举着酒杯,伸手拍了拍陈金的肩膀,笑道,“这可是九大赛之一,含金量很高。”
按照wtt年度总决赛的规则,单打项目,参赛资格,以世排为准,排名前十六人,自动入围。
若有退赛,名额递补。
如今,陈金拿下法兰克福冠军赛的冠军,5400积分,足以让他跻身世界排名前三。
十五岁少年,短短两个月,世排第三,已然创下了乒坛历史的记录。
也因此,陈金顺理成章,成为福冈总决赛的三号种子。
排在他前面的,便只剩下王褚钦和林施栋两人。
当然,这是在马泷和樊镇东连续退赛、积分停滞的情况下。
而刘国良当众提及“九大赛”,显然是看好陈金,以为陈金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超级全满贯。
“是!”
陈金郑重点头,“不管是什么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
“当我决定踏上职业道路的那一刻起,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冠军!”
“在拿到冠军之前,我会击败所有站
在我面前的对手。”
言语神情,无不透着一股从内而外的自信。
这番话,倘若从别人口中说出,或许会被讥为大言不惭的自负。
可陈金现在的成绩,是足以支撑这些话的底气。
在众人听来,非但没有一丝不和谐,反而相视一笑,愈发欣赏。
“很好。”
刘国良笑道,“年轻小伙子,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和斗志。”
“最近赛程比较紧,各地连轴转,吃得消不?”
最近两个月,从利马到澳门,从澳门到bj,又从bj到蒙彼利埃,转而来到法兰克福。
马不停蹄,舟车劳顿。
再加上时差、饮食等问题,以及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对寻常选手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吃得消。”
陈金点点头,“没问题。”
“那就好。”
刘国良道,“福冈总决赛后,还有世青赛,你还得跑一趟瑞典。”
“世青赛?”
陈金愣了一下。
“对。”
刘国良微微一笑,“我原本打算让你参加混团世界杯,可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你参加世青赛。”
“像你这样的年纪,不拿一个世青赛冠军,职业生涯就不完美。”
世青赛,全称“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
自2003年伊始,每年一次,分为u15和u19。
譬如马泷、樊镇东等国手,都曾拿到过世青赛的单打冠军。
除了单打以外,还有团体和双打,正是年轻一辈选手练兵的好机会。
虽然陈金单打无敌,可团体赛和双打,同样是绝对主力的必修课。
“这次世青赛,你的任务繁重,需要考验你身兼三项的能力。”
刘国良续道,“尤其是男双和混双,等回去后,就把这事提上日程。”
众所周知,在国乒中,身兼三项,乃是绝对主力的权利。
刘国良之所以安排陈金参加世青赛,显然也是想看看陈金身兼三项的能力。
陈金想了想,问道:“除了我以外,还有谁参加世青赛?”
“u19共有四个参赛名额,你、谢名扬、黄友政,还有……”
刘国良的话还没说完。
陈金抢先道:“能不能让张嘉豪跟我配男双?”
“我和张嘉豪陪双打,无敌。”
此言一出。
刘国良眉头微皱:“张嘉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
“就是之前在澳门,跟刘丁铄打架互殴,退回省队的那个小伙子。”
王浩提醒道,“选拔赛的季军,左手横板,也是个好苗子。”
“哦。”
刘国良这才想起,“我差点忘了……他在省队现在怎么样了?”
“刚拿了全锦赛的单打冠军。”
陈金忙道。
“哦?”
刘国良笑道,“这小子挺不错啊。”
“而且,赢的还是黄友政。”
陈金立马补充了一句。
虽然他并未明说,可在场之人,是何等的聪慧,特别是刘国良,又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
“是吗?”
刘国良笑了笑,沉吟少许,“让他参加世青赛,也不是不行……”
“这样吧,让他来一趟总局,先试一下,如果你俩搭配效果好的话,就让他一起去瑞典。”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让陈金和黄友政尝试搭配男双。
两人一右一左,正好合适。
而如今,陈金推荐了张嘉豪,言语神情,很是自信。
双打这玩意,本就是选手之间的排列组合,从而找到最佳搭配。
尝试一下,倒也无妨。
况且,张嘉豪能拿下全锦赛的男单冠军,实力相当不俗。
就连他的手下败将黄友政,也能参加世青赛,倘若将他排除在外,难免引来外界非议。
眼见刘国良应允,陈金大喜:“感谢刘指导,我待会就联系张嘉豪。”
“我们明天下午两点过的飞机,落地应该是12号凌晨六点。”
刘国良微笑道,“让张嘉豪在13号之前,赶到体育总局,到时候给你们安排几场双打训练比赛。”
“是!”
陈金自然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