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皇帝老子提四十米大刀,揍儿子!
御书房。
隆庆帝正在跟一堆大臣,商议朝政。
最近,边关异动频繁,尤其是南召国边境,自从新帝篡权登基以来,皇帝沈隶就在边境不断屯兵,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进犯大乾边境。
朝中大臣们都一致认为,南召国新帝沈隶之所以做出此番举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南召国太子在大乾逗留的缘故。
“皇上,微臣以为,南召国太子不宜在继续留在京城,只要沈太子离京,南召皇帝沈隶自然会撤掉边境的屯兵。”
兵部侍郎徐准的话音刚落下,立刻引来朝臣们地纷纷响应:“皇上,臣附议。”
书房里,大臣们顿时乌泱泱跪了一地。
大有逼着隆庆帝,把南召国流亡太子沈陌白赶出驿馆,驱逐出京的架势。
隆庆帝微微有些浮肿的灯泡眼里,矍铄的精光,不停闪烁着。
他挺着大肚腩,四平八稳地端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
良久,他都没有开口说话。
跪地的大臣们,眼看着皇上对南召国太子去留的问题,似乎没有要明确表态的意思。
一群人低着头,不由彼此交换起了眼神,仿佛在彼此询问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这时候,方才带头说话的兵部侍郎徐准,再次扯了一嗓门。
“皇上,我大乾乃礼仪之邦,臣以为,眼下临近除夕,除夕乃是我大乾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
“若是这个时候让南召国太子离开,未免有失我大乾的体面。”
“不如,就让南召国太子参加完除夕夜宴,等过完年,再送沈太子出京也不迟。”
这兵部侍郎徐准,说了一大堆废话,唯独最后一句话里的“送”字,格外引人深思。
什么叫送?
说明一点,就是把人家南召国太子沈陌白客客气气地给撵出去。
隆庆帝皱巴巴的老脸上,表情微不可查地变了变。
沉吟了片刻,隆庆帝威严扬声:“诸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知晓。”
“关于沈太子除夕过后,是去是留,这事儿,不归朕管。”
听到这话,众大臣皆是一愣,皇上这话,是何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什么事情,是皇上管不了的?
就在众大臣心中疑惑不已的同时,隆庆帝沉着声,不疾不徐地丢出一句话。
“接洽南召国太子一事,朕早已经全权交给大理寺卿九王爷负责,爱卿们有什么想法顾虑,找九王爷去,朕乏了,散了吧。”
隆庆帝一句话,直接把众大臣给干懵了。
皇上把涉及大乾边境安全,这么重要的决策权,简单明了地交到了九王爷手中。
这意味着什么?
或者换句话来说,皇上没有替九王爷做决策,而是对众大臣宣布决策权在九王爷手里。
这深层次的理解,可不可以理解为,皇上赋予了九王爷处理国事的权利。
顿时,众大臣心里不由升腾起一抹浓浓的隐忧。
今日前来御书房觐见的大臣,几乎都是太子党。
他们暗中都是支持太子裴琮将来登基为帝的。
可是隆庆帝对九王爷给予了至高无上的参政权利,甚至将关乎大乾未来一年边境是否太平的头等大事,交给九王爷来处理。
大臣们都是暗自替各自的家族,捏了把冷汗。
皇上是在变相敲打他们,让他们莫要一味拥趸太子,也是时候考虑一下,是否要改变立场,换个对象拥立?
浓浓疑惑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忍不住试探着恭敬扬声。
“皇上,九王爷最近忙着处置秦氏一族的案子,恐怕不得空理会南召国太子何时去留的问题,还请皇上下定
夺。”
“请皇上下定夺。”
一个人带头,一群人附议。
闻言,隆庆帝透着威严的皱巴巴老脸上,嘴角微不可查地抽抽了两下。
一帮老家伙,倚老卖老,合起伙来逼朕做决定,还真是胆大妄为之极。
说实话,隆庆帝对南召国太子沈陌白这个晚辈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
年纪轻轻,就遭遇了至亲离世,唯一亲叔叔背叛,颠沛流离,朝不保夕。
身子骨虽然孱弱,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一直跟病魔作斗争。
最近,太医院频频传来消息,说本来病重的沈太子,因为九王妃及时出手救治,已经起死回生,正在康复当中。
这个消息,对于隆庆帝来说,是相当欣慰的。
儿媳妇争气,一而再救下沈太子性命,这就是妥妥的旺夫啊。
将来,隆庆帝势必是要将江山重担,交到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手里。
所以,儿媳妇提前跟南召国未来皇帝打好关系,就等于是儿子提前跟南召国未来皇帝建立良好的邦交关系。
有这样一个局面,隆庆帝乐见其成。
眸光闪烁之际,隆庆帝威严的老脸上,脸色不由沉了下来,严肃地喝斥道。
“怎么,你们是在逼着朕做决定吗?”
“微臣不敢。”
“你们不敢?朕看,你们都挺敢的。”
“皇上息怒。”
众大臣心肝直颤,连连告饶。
就在御书房的气氛,将至冰点,一众大臣被皇上的雷霆怒火,弄得人心惶惶,如履薄冰之时。
书房外头,响起了一个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大内总管徐康安就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着急忙慌地禀报出声。
“皇上,九王爷进宫了!”
听到这话,隆庆帝浓眉一挑,当下,气不打一处来地吼了一声。
“九王爷进宫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徐康安你的差事当的是越发好了,没看到朕正跟大臣们议事的吗?”
徐康安被自家皇上臭骂了一顿,抓着拂尘的手,止不住地哆嗦了两下。
说实话,要不是火烧眉毛要命的大事,他是打死都不敢这个节骨眼闯进来的。
皇上明摆着对这帮大臣有气没处撒,他进来,不就是自己找抽嘛,哎……
徐康安垮着老脸,一脸无奈地颤颤巍巍回了一嘴:“皇上,九王爷眼下正命人砸开庆云殿的宫门呢!”
“什么?!”隆庆帝一听到自己儿子在砸自家爱妃的宫门,当下,臃肿的身体就跟弹簧一样,从龙椅上弹了起来。
二话不说,隆庆帝也懒得再去搭理乌泱泱跪了满地,跟他这个皇帝唱反调的大臣们。
挺着大腹便便,急匆匆地离开御书房。
“皇上……”
众大臣们看到隆庆帝议事到一半,就直接把他们这帮臣子给晾在一边,也没说让他们走,也没说让他们留。
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唤了一声。
“摆驾庆云殿!”
恰时,隆庆帝故意踩着时机,扯开嗓门,威严扬声。
话音落下,隆庆帝就在一众大臣们欲哭无泪的瞩目之下,带着一众侍卫,浩浩荡荡地杀向庆云殿。
“兔崽子,长大了,翅膀硬了,长本事了,连自己母妃的宫门都敢带人砸了,看朕怎么收拾他!”